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标准中使用的一般要素
5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的基本要求
6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构成
7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的技术规定
7.1 封面
7.2 目次
7.3 前言
7.4 标准名称
7.5 范围
7.6 引用标准
7.7 术语和定义
7.8 方法原理
7.9 试剂和材料
7.9.1 通则
7.9.2 以市售方式使用的产品
7.9.3 基准试剂
7.9.4 水溶液
7.9.5 确定了浓度的溶液
7.9.6 指示剂
7.10 仪器、设备
7.11 样品
7.11.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7.11.2 试样的制备(或试样的预处理)
7.12 分析步骤(或测试步骤)
7.12.1 通则
7.12.2 试料
7.12.3 仪器的调试(或测试条件)
7.12.4 校准
7.12.5 空白试验
7.12.6 测定或测试
7.13 结果计算
7.14 精密度和准确度
7.15 不确定度
7.16 质量保证和控制
7.17 特殊情况
7.18 注意事项
7.19 废弃物的处理
7.20 附录
7.21 参考文献
8 方法验证
8.1 通则
8.2 方法的检出限与测定限
8.2.1 检出限
8.2.2 测定下限
8.2.3 测定上限
8.2.4 方法检出限与测定限的确定
8.3 方法的定量测定范围
8.4 方法的灵敏度
8.5 方法的精密度
8.6 方法的准确度
8.7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8.8 方法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
8.9 方法的稳健性(耐变性)试验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从实验室间测试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验证报告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测试报告的基本内容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编制说明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7.17 特殊情况
7.17.1 应包括分析的样品中是否因含有特殊成分而需对分析步骤做出的各种修改。这些修改均应在"范围"一章中提及。每种特殊情况应给出不同的小标题。
7.17.2 修改分析方法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修改后分析方法的原理,包括对于一般分析步骤原理的必要修改,或叙述新分析步骤的原理。--如果需要对一般采样方法进行修改,则应说明新的采样方法。--新分析步骤或修改的说明。如果只给出修改内容,则有必要指明每个修改在一般步骤中的具体位置。简便方法为:指明未修改的步骤的最后一段(必要时重复最后一句或部分句子),然后给出修改,最后指明紧跟在修改之后的第一个未修改的段落(必要时重复其第一句或部分句子)。--适用于修改后的或附加的分析步骤的计算方法。
7.17.3 上述修改内容即使很少,也不要在"分析步骤"一章中描述这些修改内容,为了清楚起见,仍要以"特殊情况"为标题单独列为一章。
7.18 注意事项
为方便方法的应用,对于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处理办法、使用该方法的特殊要求、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可以以"注"的形式置于有关条款或子条款的末尾,或者,当内容比较冗长时,可在本章中以"注解"专门列出。
7.19 废弃物的处理
如需要,给出对健康或环境有危险或有危害的所测试的样品、所用试剂或测试后产生的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方法。
示例:"废酸、废碱可用中和法处理或集中收集送往废物处置场。"
7.20 附录
如果标准的详细内容便于用附录的形式表述且能使文本主体更简洁,那么可以使用附录。应明确说明附录是"规范性附录",还是"资料性附录"。
7.21 参考文献
如果需要资料性引用文件,可以在文本的相应位置通过引用给出;或者,如果有多个资料性引用文件时,可以在文本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
8 方法验证
8.1 通则
8.1.1 对建立的标准分析方法、原标准方法做出改进、分析方法上升为标准分析方法时,都需经实验验证,以使方法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要求。实验验证也适用于非标准方法的采用和对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建立新方法。
8.1.2 在进行实验验证之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影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和数理统计学的要求,确定参加实验室的数目,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样品的类型、含量水平、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分析时间及重复测定次数。
8.1.3 实验中,对于测试所需的仪器、天平、吸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准。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互换性概述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第五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 光滑孔、轴尺寸的公差与配合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的...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为使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技术准则和依据,以确保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准确性、可比性,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分析步骤(或测试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和准确度、不确定度、质量保证和控制、特殊情况、注意事项、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做出了技术规定。
本导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起草。
本导则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导则为首次发布,于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标准制订,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对生产、技术和工程建设等方面作出统一技术要求和规定的活动。
通常只对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目制订标准成本,并以交成本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目制订标准成本,并以将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作为制订标准的基础。尽管这三大项目的具体性质各有不同,但其标准成本大都是通过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的乘积来表示的。大多数企业都以政党标准为基础,即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经营管理水平和正常价格规定的成本,既考虑过去较长时期的实际平均水平,又要消除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并估计到未来的生产发展趋势。在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中,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同这些材料在正常情况下的价格的乘积之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单位 品所需消耗的各种人工的标准工时数同其相应的标准小时工资率的乘积之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谁工时数与事先确定的标准分配率的乘积;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数与事先确定的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上述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是费用预算合计与标准总工时之商。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再加上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即可得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制订可采用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的形式进行。
制订国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考虑使用和维修的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对需要进行科学试验或测试验证的项目,应当纳入各级主管部门的科研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写出成果报告;
(3)纳入国家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或受委托单位鉴定,且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
(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经认真分析论证或测试验证,符合我国国情;
(5)国家标准条文规定应当严谨明确,文句简练,不得模棱两可,其内容深度、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当前后一致;
(6)必须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工作。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制订程序分为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