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与技术 | 作 者 | 姚孝友等著 |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年11月1日 |
页 数 | 191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08491431 |
前言
1 引言
1.1 背景
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技术路线
2 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
2.1 自然环境特征
2.2 社会经济特征
3 土地利用\/覆被与土壤侵蚀
3.1 土地利用格局与动态
3.2 植被覆盖格局与动态
3.3 土壤侵蚀格局与动态
3.4 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关系
3.5 小结
4 人为干扰过程中植被滨替2100433B
本专著以水土流失严重的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沂蒙山区和伏牛山区为对象,在简要介绍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淮河流域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机理与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引言;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土地利用/覆被与土壤侵蚀;人为干扰过程中植被演替;生态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限制因子;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生态修复模式与措施体系。
本专著可为其他流域(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同时可供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和管理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水土保持和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师生参阅。
先要实地考察淮河的水质和水量现状,停止破坏淮河生态系统和导致淮河生态恶化的一系列人为活动;再选取适当的修复技术,实施修复计划,逐渐恢复淮河各方面的生态功能,恢复淮河的自然生态系统。1、河道补水与生态防...
从五里湖谈太湖水污染防治 口 朱喜 摘 要 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一个湖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生活、工业污水入湖,湖水被严重污染。近年来,无锡市为治理五里湖水污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生...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与实践——摘要: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一个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办法,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科学有效实施,必须以人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不断认识为前提,需要对有关生态修复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研究。本文...
治淮实践逐步加深了人们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深刻内涵、洪涝旱和非点源污染等灾害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及水土保持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典型示范,综合防治,规模治理;坚持水土保持与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紧密结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举;狠抓预防监督;加强科研和应用先进技术同步。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与发展》总结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实施的长江流域9省市10县(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生态退化的原因和生态修复所面临的问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植物群落演替规律、植被恢复机理、效益监测指标与方法、评价标准,生态恢复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技术体系与模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适宜条件及配套措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政策保障、管理手段和投入机制;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的经验、做法与成效;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借鉴价值。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与发展》可供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科研人员、管理干部参考,也可供农、林、水利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的相关性评估研究
一、概述
(一)淮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二)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三)淮河流域环境污染情况
二、方法学简介
(一)淮河流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分析
(二)淮河流域肿瘤死亡分布及对比分析
三、主要结果
(一)1982-2009年淮河流域水环境变化
(二)淮河流域人群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
四、结论
附录
附表1干流监测断面水质等级变化
附表2 一级支流监测断面水质等级变化级)
附表3 二级支流监测断面水质等级变化化
附表4 京杭运河监测断面水质等级变化化
附表5 沂沭泗水系监测断面水质等级变化级
图例
第一部分 序图
淮河流域地势
淮河流域水系及水质监测断面
淮河流域地下水水质
淮河流域行政区域概况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2004年)
淮河流域人均GDP分布(2005年)
淮河流域分区及健康监测县区
第二部分 干流水环境变化
1986-1995年水质等级
1986、1995年水质等级对比
1986-1995年BOD浓度等级
1986-1995年COD浓度等级
1986-1995年氨氮浓度等级
1995-2005年水质等级
1995、2005年水质等级对比
1995-2005年BOD浓度等级
1995-2005年COD浓度等级
1995-2005年氨氮浓度等级
2005-2009年水质等级
2005、2009年水质等级对比
2005-2009年B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C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氨氮浓度等级
1986-2009年不同等级水质构成
1982-2009年不同等级BOD浓度构成
1982-2009年不同等级COD浓度构成
1982-2009年不同等级氨氮浓度构成
第三部分 支流水环境变化
1997-2005年一级支流水质等级
1997、2005年一级支流水质等级对比
1997-2005年一级支流B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一级支流C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一级支流氨氮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一级支流水质等级
2005、2009年一级支流水质等级对比
2005-2009年一级支流B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一级支流C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一级支流氨氮浓度等级
1997-2009年一级支流不同等级水质构成
1997-2009年一级支流不同等级B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一级支流不同等级C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一级支流不同等级氨氮浓度构成
1997-2005年二级支流水质等级
1997-2005年二级支流B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二级支流C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二级支流氨氮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二级支流水质等级
2005-2009年二级支流B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二级支流C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二级支流氨氮浓度等级
1997-2009年二级支流不同等级水质构成
1997-2009年二级支流不同等级B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二级支流不同等级C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二级支流不同等级氨氮浓度构成
1997-2005年京杭运河水质等级
1997-2005年京杭运河B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京杭运河C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京杭运河氨氮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京杭运河水质等级
2005-2009年京杭运河B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京杭运河C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京杭运河氨氮浓度等级
1997-2009年京杭运河不同等级水质构成
1997-2009年京杭运河不同等级B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京杭运河不同等级C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京杭运河不同等级氨氮浓度构成
1997-2005年沂沭泗水系水质等级
1997、2005年其他支流水质等级对比
1997-2005年沂沭泗水系B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沂沭泗水系COD浓度等级
1997-2005年沂沭泗水系氨氮浓度等级
2005-2009年沂沭泗水系水质等级
2005、2009年其他支流水质等级对比
2005-2009年沂沭泗水系B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沂沭泗水系COD浓度等级
2005-2009年沂沭泗水系氨氮浓度等级
1997-2009年沂沭泗水系不同等级水质构成
1997-2009年沂沭泗水系不同等级B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沂沭泗水系不同等级COD浓度构成
1997-2009年沂沭泗水系不同等级氨氮浓度构成
第四部分 湖泊水环境变化
1983-2009年水质等级
第五部分 水环境污染频度时空变化
1997-2009年分区水质
1997-2009年水质污染频度
2001-2009年水质污染频度
2005-2009年水质污染频度
1997-2009年BOD污染频度
2005-2009年BOD污染频度
1997-2009年COD污染频度
2005-2009年COD污染频度
1997-2009年氨氮污染频度
2005-2009年氨氮污染频度
1973-1975年男性肿瘤标化死亡率
1973-1975年女性肿瘤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肿瘤标化死亡率
1973-2006年肿瘤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
1973-1975年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
1973-1975年女性肝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女性肝癌标化死亡率
1973-2006年肝癌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
第六部分 人群消化道肿瘤
1973-1975年男性胃癌标化死亡率
1973-1975年女性胃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男性胃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女性胃癌标化死亡率
1973-2006年胃癌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
1973-1975年男性食道癌标化死亡率
1973-1975年女性食道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男性食道癌标化死亡率
2004-2006年女性食道癌标化死亡率
1973-2006年食道癌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
索引
名词解释
索引
地下水品质遭受破坏而产生的异味、着色都使人难以忍受,甚至影响工业生产和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是水质工程界一个长期的科研课题。本书总结了作者20年来关于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从生物固锰除锰理论的确立,直至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水厂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成套技术的提出,展现了地下水除铁除锰的现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