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登记号 |
20110059 |
项目名称 |
淮河流域(江苏段)环境地质调查 |
第一完成单位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 |
陆徐荣、黄敬军、陆华、杨磊、徐玉琳、王茂亭、周爱国、营兆端、单玉香、理继红、鄂建、吴夏懿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3-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8-08-01 |
主题词 |
环境地质;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污染 |
任务来源 |
部门计划; |
项目从淮河240万年来第四纪含水系统形成分布埋藏规律、淮河三角洲形成演化过程,揭示淮河三角洲地质沉积历史。开展地下水质量及污染评价,通过叠加运算评价了地下水防污性能,采用综合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两种方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进行水质单要素背景分区,计算背景值,对比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现状。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分浅层、深层进行了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建立了开发利用规划模型,并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建议。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内灾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对地质灾害的危害进行评价、预测等工作,并提出建议。 2100433B
先要实地考察淮河的水质和水量现状,停止破坏淮河生态系统和导致淮河生态恶化的一系列人为活动;再选取适当的修复技术,实施修复计划,逐渐恢复淮河各方面的生态功能,恢复淮河的自然生态系统。1、河道补水与生态防...
从五里湖谈太湖水污染防治 口 朱喜 摘 要 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一个湖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生活、工业污水入湖,湖水被严重污染。近年来,无锡市为治理五里湖水污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生...
1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2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3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4青...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准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km2和8万km2,有大运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水土保持和水库构成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由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洪水控制工程、分洪河道、洪泽湖和入江水道、入海水道组成;沂沭泗水系为东调南下工程。淮河流域防洪体系还包括防洪非工程体系。针对淮河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需加快19项治淮工程建设进度和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调整行蓄洪区,研究论证淮河和洪泽湖河湖分家方案,入海水道远期实施问题,部分河道和河口淤积问题,控制围湖造田等。
获奖序号 |
20110036 |
项目名称 |
淮河流域(山东段)环境地质调查 |
主要完成单位 |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徐建国,朱恒华,李壮,庞绪贵,徐华,卫政润,韩晔,杨丽芝,张卓,张涛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11-2-26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
1.立项背景 建国初期,淮河流域水资源丰沛,地表水体发育,水质总体良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小城镇建设和拓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增大,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日趋严重,给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 工作区此前未开展以南四湖、沂沭河流域为单元的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整个淮河流域的组成部分,以此为单元的基础性调查成果偏少。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以全省或地市为单元开展了几轮调查工作,但所采用水文地质参数在准确性、适用性上有所欠缺,需要补充近几年在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勘探中形成的水文地质参数值;以往在深层地下水资源计算方面只计算了深层含水层的弹性释水量,并未考虑在深层地下水资源组成中占较大比例的粘性土层压密释水量,这必将造成计算得出的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偏小。工作区未开展以地下水质为主要调查目的的调查工作,在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方面的成果资料欠缺或精度较低。 鉴于此,为查明流域水资源现状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对该区地下水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并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部署了“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 “淮河流域(山东段)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实施项目中的工作项目。 2.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查明淮河流域(山东段)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与地下水开发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开采潜力,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为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工作任务: (1)开展淮河流域(山东段)地下水水质现状、污染特征调查; (2)系统收集已有资料,开展淮河流域(山东段)内第四系含水层结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进行区域地下水水位统测; (3)评价地下水开采潜力,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 (4)建立淮河流域(山东段)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 3.应用情况 项目成果先后被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及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地勘单位利用,特别在2011年抗旱打井工作中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对抗旱打井井位确定起到指导作用,其社会效益显著。 4.应用推广情况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布局中的重要区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标排放现象严重,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增大,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日趋严重,给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威胁。本项目查明了淮河流域山东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与地下水开发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开采潜力,为该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调查是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资源开发与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调查的具体任务是: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危害;分析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编制环境地质图系,开展环境地质区划:研究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