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 | 所属机构 | 河海大学 |
---|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主要致力于铁道、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和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在特殊土路基及边坡处治技术与理论、低碳安全的道路总体设计理论与技术、BIM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开发、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及运营监测仪器研发、高性能长寿命路面建设养护理论与技术、生态环保安全型路面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近五年科研经费约4000余万元,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包括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数十项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特殊路基工程处治技术与理论
研究特殊土地基上的路基工程及特殊形式的路基工程,为特殊对象的复杂科学问题,包括深厚软土路基、高填方路基、深开挖路堑、特殊土填筑路堤及浸水路基等工程的稳定和沉降控制技术与理论,是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诸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等工程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路基加固及填筑控制理论,开发深厚软土路基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加固方法和软基路堤长期变形的控制技术,建立膨胀土填筑路堤的处治技术和理论;路堤拼接变形控制技术,开发适用于路基拓宽工程的加固技术,建立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沉降控制标准。
2.边坡软基处理方案与监测分析
以公路边坡和水利工程边坡的复杂软基改造和加固为主要对象,开发了具有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的纤维聚合物筋锚杆结构加固边坡技术,替代传统钢筋锚杆解决锚固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开发具有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的纤维聚合物筋锚杆结构加固边坡技术,替代传统钢筋锚杆解决锚固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提出边坡软基处理稳定性的监控方案,实现了边坡软基处治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和动态评估。
3.低碳安全的道路总体设计理论与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道路的设计及相关研究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其中,环境约束和资源约束是主要的突出矛盾。道路设计和研究中需要体现以人本的要求,注重道路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安全是道路设计和研究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低碳节能的道路设计理念从道路几何线形、路基路面、立交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安全评价、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实现低碳安全道路的重点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道路几何线形综合设计指标的研究;基于道路运行速度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4. BIM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开发
针对公路工程“线长、面广、量大”以及“不规则体”、“基础设计原理”等方面差异性,研究公路工程BIM技术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在公路三维设计CAD的基础上,实现三维数字化设计,并采用专业CAD软件自动构建公路主体及各类构造物的BIM模型,根据相关BIM标准和编码规则,逐步实现由专业CAD软件对模型进行属性赋值和信息关联,以可视化的方式指导公路施工。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或移植其他如公路管理系统等应用平台。
5.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结构与材料研发
研究针对道路工程建设中节能减排、低碳施工,推动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战略。在路面设计中引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开展了透水路面、橡胶沥青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沥青路面和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人造沥青等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并对废弃材料再循环、低品位原材料高价值使用和环保生态型外加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的设计思路,研发出了多种环保型道路新材料。 2100433B
有两个专业,一是公路,一是铁路,不知你是哪条道的?呵呵 其实,先考一科再增项!建议考一级!
1、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属于研究生专业。2、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是研究铁道、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中基础理...
铁道工程比较好
道路与铁道工程认识实习指导书 道路与铁道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铁路选线、 铁路轨道、 公路路面等方面。 为便于学生 顺利完成自主实习任务, 对道路与铁道的类型、 结构形式及构筑方法进行指导性介绍, 要求 学生结合实习现场,在工程师指导下根据下述内容 (必要时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完成实习任 务,编写实习报告。 一、选线设计 包括铁路种类、线路种类、展线方式、线路交叉等方面的内容。 1. 铁路的分类 铁路根据管理和使用对象不同划分为国家铁路、 合资铁路、 地方铁路、 专用铁路和铁路 专用线等种类; 根据运输性质划分为客运专线、 货运专线和客货混运铁路; 根据正线数目划 分为单线铁路、 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根据牵引种类划分为电气化铁路、 内燃牵引铁路和蒸 汽牵引铁路;根据地形条件划分为越岭铁路、 河谷铁路、 平原丘陵地区铁路等。学习了解铁 路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铁路运量、铁路能力、运输组织方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在不断强化馆内现代化硬件、各类文献、电子资源等设施配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并突出自身特色。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长沙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特色馆藏的建设情况,可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
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兼跨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两个学科,与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本科方向(1个隧道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招收岩土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土木工程方向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
岩土复杂渗流特性与环境岩土工程;
岩土体渐进破坏机理及其本构理论;
3)隧道与地下工程水灾害防治;
4)隧道设计理论及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5)TBM法(包括土盾构、掘岩机等非开挖法)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6)地下工程数值仿真技术;
7)智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风险评价;
8)特殊土、深厚软基及隧道围岩等地下工程加固技术。
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9人,其中: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人,河海大学“大禹学者”计划(第四层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另拥有外聘美籍国际著名专家1人,兼职教授3名。在校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共60余人。
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研究内容涉及土木、水利、交通工程及矿产领域等的地下工程。近几年在岩土体渗流多尺度多场耦合理论与分析方法;复杂条件下城市地铁及水下隧道安全建造关键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下工程安全性评价与控制技术;岩石裂纹起裂机理及隧道渐进破坏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3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人才支持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9项、青年项目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3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9项,海外合作项目2项,完成其他重大工程科研项目50多项,近5年科研合同额超过1900万。
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主持了铁路、公路、水工隧道及城市地铁等相关课题的社会技术服务工作,典型相关工程如:南京长江隧道、杭州地铁越江隧道、南京地铁、无锡市地铁、苏州地铁、广州市地铁、厦门地铁、福州地铁,南水北调西线深埋超长隧洞、宜万线齐岳山隧道、浙江千岛湖引水工程、扬州瘦西湖隧道、小湾、龙滩、溪洛渡、锦屏二级水电站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2017年12月,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出版专著10部;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发表SCI论文104篇,EI论文184篇。 2100433B
河海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缆索支承桥梁维护关键技术、新型组合结构桥梁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理论研究、桥梁抗震、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等领域。
河海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研究方向立足于解决大型桥梁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的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桥梁工程实验室拥有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为科学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海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及江阴大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研究课题5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
河海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海大学“大禹学者计划”教师2人,博硕研究生30余人。
河海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钢桥疲劳、维护。研究内容包括:钢桥面板疲劳损伤机理研究及评价方法研究;钢桥疲劳裂 纹检测及维护技术研究;钢箱梁、缆索与吊杆疲劳、腐损伤评定及维护技术研究。
(2)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合梁结构形式的开发和设计方法研究;新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刚节点连接形式的开发和设计方法研究;钢管轻集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桥梁结构抗震和动力效应研究。主要包括桥梁与渡槽抗震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装置研发、桥梁与渡槽抗震工程项目专题研究;损伤后土木结构在车辆、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行为和性能变化,分析损伤对结构行为影响,评估在役桥梁的结构状态。
(4)桥梁结构车桥耦合和加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桥梁结构,关注长期荷载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加固结构的长期受力问题;公路和轨道桥梁的车-桥动力相互作用、超长索和短吊杆的索力动测法、计算流体等相关问题。
(5)桥梁结构节段预制桥梁快速化施工技术及计算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节段预制桥梁先进的施工方法、工艺,研究节段预制桥梁设计的新趋势和新方法,以及能够提高节段桥梁部件耐久性的新型材料,研究腐蚀作用下桥梁结构部件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6)桥梁结构设计和减隔振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桥梁、人行桥的设计构造,以及桥梁结构减振装置的选型,减振参数的确定和优化等内容。 2100433B
河海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9月,所长杨晨教授、博导,现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顾问、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和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研究所共已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硕士研究生构成的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