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兰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好,排水通畅,pH值在5~7之间的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为好。地块应选择在晚霜不易发生,避风向阳的南坡,平缓北坡地,开阔的谷地及平地,切不可选择坡度过大和冷空气易沉积的地块种植。
在开春3月份或9~10月份进行移植,移植前对移植地深耕细耙,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按株行距3.3m,667m2栽60株进行挖穴定植。定植前,每穴撒入磷肥0.1~0.15kg或腐熟的有机肥2~2.5kg,盖上细土。将黄桷兰嫁接苗带土移植于穴中,用细土逐层盖至嫁接口下并踏实,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上覆一层细土防湿土干裂,并覆膜或盖一层湿稻草。此后常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干时要及时浇水。
黄桷兰开花早,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春肥、夏肥以施氮磷钾复合肥,秋肥施磷钾肥为主,由于黄桷兰不耐低温,夏季过后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采用沟施,或者结合下雨撒施,施于树冠滴水之外。施肥用量视树龄、树干大小而不同,幼年树每株每次0.1~0.5kg,成年树每株每次1~1.5kg。
黄桷兰虫害主要有白粉蚧,红蜡蚧,蚜虫。白粉蚧在4~5月份发生,红蜡蚧在8~9份发生,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蚜虫主要在春夏季为害嫩叶,可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桷兰病害少,偶见有根腐病,一般为积水所致,要求低田高栽,排沟疏水,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5~7天连续灌根2~3次。
整形修枝分两种情况,一是以采花为主的庭院孤植树和田间生产树,则要求分枝低,幼苗时确立一主枝,侧枝均匀分部于主枝四周;二是用在绿化工程上的行道树,则要求分枝高度基本大致。在幼苗时确立一主枝,待主枝长到1.5m留分枝,侧枝要求均匀分部主枝四周,以培养伞形树冠。大树在春季适当剪除病枝、弱枝和枯枝。
黄桷兰不耐低温,在冬季,小苗可用塑料薄膜搭简易保温棚,大树可搭遮阴棚,或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树冠防冻。
黄桷兰的繁殖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嫁接法为切接和腹接。一般以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切接和腹接,易操作并可批量生产。
第3年2月下旬选直径1cm左右健壮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前1周适度对砧木苗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去除砧木近地面10cm左右分枝。接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开花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选取生长期为1~2年的黄桷兰外围发育枝枝条作接穗。接穗长度为7~10cm,带上1~3个饱满嫩芽。
进行腹接的,先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8cm的短削面,然后用切接刀在砧木近地面8~10cm处倾斜向下切一长约4cm左右的接口,将砧木接口轻轻推开,迅速插入接穗,长削面紧靠里面,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将接穗和砧木包紧包严。
进行切接的,在距离地面8cm左右截去砧木,截口应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首先用切接刀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5cm的短削面。然后在砧木切面偏低的一边,用切接刀切开一长3cm左右的切口。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不能两边对齐,则要一边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包紧包严。
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在温室越冬。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栌兰生命力极强,适应性广,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露天栽培2—5月为最佳播种期,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小,又极易存活故被称为飞来参。初夏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可以移栽或上盆。...
上盆(或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瓦盆(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
黄桷兰喜阳光充足,暖热多湿气候,以及通风环境,不耐低温,根肉质,怕积水,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及壤土能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
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 ,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常作为盆栽,冬季室内观叶,夏季赏花闻香,选择树龄较大的可露地栽培美化庭园。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