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为莎草目,莎草科。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安徽、江苏和广西等地均有发生。一年生草本。5月份出苗,花期6~8月份,果期8~10月份。种子繁殖。除危害水稻外,在低洼潮湿地生长的棉花、豆类及薄荷等作物田中也有发生。
中文名称 | 褐穗莎草 | 拉丁学名 | Cyperus fuscus L.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属 | 莎草属 |
分布区域 | 东北、华北、西北,安徽、江苏和广西等 |
生长于稻田中, 干旱田中, 河滩, 湖边, 浅水中, 丘陵水边, 渠边, 沙地, 山谷, 山谷湿草甸, 山谷沼泽, 山脚平原 , 湿地, 水边, 溪边草丛中, 沼泽草甸, 沼泽地。
褐穗莎草综合治理策略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 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1.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 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 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 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 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 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 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 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2.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 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 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结合农事活动, 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 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 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间除 草劳动。 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 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褐穗莎草形态特征
成株秆丛生,直立,三棱形,较细弱,高15~30厘米。叶较秆长或短,宽2~4毫米,边缘稍粗糙。叶鞘带紫红色。花和子实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有l~6个长短不等的辐射枝,小穗常多个聚集成头状。小穗线形。鳞片宽卵形,顶端钝,中央黄绿色,两侧红褐色。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有3棱,淡黄色,有细小的网孔。
国外:北非; 北美洲; 地中海地区; 欧洲; 欧洲中部南部; 喜马拉雅地区; 小亚细亚地区;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安格-萨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 前苏联高加索; 前苏联欧洲部分; 前苏联中亚地区; 伊朗
国内: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新疆自治区, 云南省,
通过对垂穗披碱草+杂类草型草场围栏封育禁牧的效果调查分析,围栏可明显提高垂穗披碱草型草场的产草量和植被高度、盖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同时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群自然更新,随着围栏期限的延长,改善效果越加明显,整个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良性循环。
异型莎草
一年生草本,根为须根。秆丛生,稍粗或细弱,高2-65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叶短于秆,宽2-6毫米,平张或折合;叶鞘稍长,褐色。
褐穗莎草
一年生草本,具须根。秆丛生,细弱,高6-30厘米,扁锐三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