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哈尔滨理工大学主校区西区的电气大厦是全国第二大教学楼。它的的宏伟与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新教学主楼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东端,惊压此校区一条边线,毗邻长寿路,它是集教学、科研、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建筑。 大楼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总高度近100米。内部分A、B、C、D、E、F、G、H、J9个区域,设有大中教室202间,各类实验室316间,办公室343间,可供2万名学生上课、实验和1600名教职工办公及进行科研工作。为方便出入及安全着想,此楼设有楼梯通道20条,电梯8部。
教学主楼总概算2.16亿元,其中:主塔楼8600万元,两侧附楼分别为6600万元和6400万元
机械学院,电气学院,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学院的学生入住电气大厦。2100433B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和哈尔滨校本部一样,排名一样,其中电气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10,电缆专业全国第二
综合实力当然是昆明理工了,老学校了,全国排能在100名内. 青岛理工和成都理工都是最近几年才改的名字.原来叫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综合排名好象是成都理工比青岛理工靠前 青岛理工是建筑类,土木...
首先从排名看,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前的排行榜看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在2001年合校前的成都理工学院多次全国排名在百名之内,一直在其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靠前。如1995年位列第67名,1996年位...
1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从工程造价的角度论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 寻求工程利润最大化 中文摘要 面对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结合大经济环境下的实际情况,中石 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加强工程款回收的同时,应采取措施着重强化成本管理,有 效控制力求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不败之地, 实现近期稳增产,远期谋发展的目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 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由于体制结构的不完善、人才的缺失,无法将成本控制 工作落实到实处,致使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低下,削弱了企业竞争力,无 法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施工企业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成本控制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工程的施工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同 时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 一、关于报考学校 首先呢,说下报考学校吧,我今年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电气,录取到高电压系。 今年的考研从初试到复试,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但是毕竟付出了那么多, 实力还是很关键的。 很多学弟学妹关于这个报考院校感到疑惑, 不知道报哪些学校。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经验, 咱 们电气专业有四虎,清华,浙大,西交,北理。清华,浙大很不好考,真是拼的是硬实力, 西交很简单,但是水涨船高,每年分都很高, 400+才有希望,今年我们专业有一考西交的 学硕 400,被调剂到专硕, 还是很不错的。 其他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学校了。 考研不是高考, 不考好学校,还不如不考。不管你是报的好学校,一般的学校,到最后你会发现考哪学校都 是一样难,考好的学校,你的努力程度会高一点,考一般的学校,潜意识里面你的努力程度 自然会少一点。而且电气的院校少,考哪人都多,还不如努力拼一把。总之,奉劝各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行政。
结构如《机构图》所示: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任领导 |
|
职务 |
姓名 |
书记 |
吉育峰 |
院长 |
韩肖清 |
副书记 |
郭春耀 |
副院长 |
王淑红 |
副院长 |
窦银科 |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是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立的。现设有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电工基础教学部和教学实验中心等两系、一部、一中心。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并有热能工程硕士点;“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85人,博士研究生13人,工学硕士研究生200人,工程硕士研究生113余人。
电机工程系是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与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于1998年7月合并而成。1997年两校合并以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到了发展壮大,2004年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被评为山西省一级学科,1999年“电机与电器”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电机与电器” 学科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及多年的办学历史沉淀,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术队伍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矿用智能电器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电机优化设计及电磁场分析、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新能源利用与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电气工程学科现有本科生882人,博士研究生13人,工学硕士研究生176人,工程硕士研究生105余人。
重点学科批准时间 |
2008年 |
重点学科依托单位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学科研究方向 |
1、智能电器及其控制技术 2、特种电机电磁场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3、特种电机控制及故障诊断技术 4、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应用 5、交流传动控制技术及应用 |
学科带头人 |
宋建成 教授 |
学术梯队和人才培养 |
教授17人 副教授14人 讲师12人 已毕业博士6人 在读博士13人 硕士176人 |
相关的二级学科 |
电机与电器 (博士点 硕士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点)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硕士点)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硕士点)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硕士点) |
近五年研究成果 |
论文300余篇 国家发明专利9项 获奖:国家级1项 省部级8项 承担科研项目62项 经费4200余万元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机与电器”学科博士点于2009年7月13日经过国家博士后管委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最终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具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矿用智能电器技术、特种电机电磁场分析、交流传动技术、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其中,在矿用智能组合电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1-2008.12间该学科共承担总横向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其中,以该学科为牵头单位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煤矿全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项目总经费10890万元,国拨经费3192万元。近几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在国内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5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目前该学科在研科研项目共33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能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和生活条件。
学科动态学科动
通过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学院以宋建成为带头人的创新研究群体于2009年5月13日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矿山安全技术,包括三个研究方向:(1)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技术;(2)矿用智能电器技术及大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3)矿山火灾防治技术等。通过3-5年的建设,使太原理工大学矿山安全技术学科成为具有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强势学科,跻身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形成具有竞争国家级创新团队的实力,为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团队目前正承担着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和地方政府的重大攻关、工业项目等省级课题20余项。
宋建成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通过验收及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