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 成立时间 | 1958年 |
---|---|---|---|
教职工 | 123人 |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教师93,实验室人员22名人。在教师中,教授31人(含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群)和三个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工产品可靠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河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党委于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先进党组织”,学院于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十余项。
学院目前设有学院机关、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河北省电器研究所六个部门;三个本科专业,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
顾名思义 工程学院偏向于理工科 商贸学院 偏重于文史科 从专业的侧重点上来看 当然不一样 这个难得有可比性 主要是看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但是据我了解的话 商贸学院处在雄楚大道 所以离市区相对较近 ...
据说700万 建成时为全国大学最贵大门
听说是小产权,只能卖给学校的职工吧包括家具家电的话估计能卖40到50万吧
00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学科代码、名称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按一级学科报名, 含 080401 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含光电信息 技术与仪器工程) 、080402 测试计 量技术及仪器两个二级学科) 105 ①101 政治②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或 203 日③301 数学(一)④ 826 电子技术基础 可选下列学科考题:光学工程、机械工 程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 ①101 政治②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或 203 日③301 数学(一)④ 826 电子技术基础 可选下列学科考题:光学工程、机械工 程 0808 电气工程 (按一级学科报名, 含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 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于1952年,专业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支撑,包括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新技术4个二级学科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原电气工程系),创办于1995年,1996年招收首届学生(专科)。2001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电气工程系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2002年,三江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首批本科专业之一,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2006年4月电气工程系更名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ASEA)培训中心、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ASEA)技能测试中心、电工培训中心、专业实验室、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九个部门。其中,电气工程系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科专业;自动化系设有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特色专业)、建筑电气工程(楼宇智能化系统方向)专科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专业中心实验室初建于1946年,于2002年由发电、电机、工业企业自动化实验室经过优化组合组建为现有的电气与自动化专业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位于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逸夫科教楼,现有实验教学场地8756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2500余万元。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光伏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IC网上设计研究中心;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个学科硕士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3个本科学科。电气与自动化专业中心实验室系为以上学科配套设立的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我院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海洋信息与控制工程为学校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学院在全校率先实施了《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全日制学生1674人,教师员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教授5人,副高职称17人;拥有博士学位(含在读)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
学院在低压电器检测技术、新能源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与信号处理技术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三年来,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目,市厅级项目2项,此外,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洋公益性项目1项;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常熟市瑞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产学研合作关系。近3年,学院教师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EI检索有17篇,ISTP有8篇,共取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2009年以来,依托学院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共获得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共计78项,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73项,获得苏州市级二、三等奖7 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学生2012年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在各类机器人竞赛项目中,共获得冠军11项,2011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 西门子实训中心的学生2012年获“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2013年获“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一等奖,2013年获“Omron杯”Sysmac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4年8月获“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考研,近年来学生考取的院校中有众多的诸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强,过渡期短,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