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
红背桂花以6-7月扦插最好。剪取成熟枝条12-15cm,保留先端2片叶,去除下部叶片,待切口的乳汁晾干后插入沙床,保持室温20-25℃。30-40天后生根,50天后即可盆栽。
水插繁殖
一般于6-7月间,剪取当年生带踵嫩枝,长约10cm,保留上部1-2个小叶片和顶芽,插穗基部切成斜面,插入玻璃瓶内,插穗入水深度3-5cm。插后放置在散射光处,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清水,经40天左右即可长出细嫩的新根,此时从水中取出移栽到盆中即可。
红背桂花原产于中印半岛,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栽培面积较广,在亚洲东南部各国也有分布。
红背桂花原产于热带雨林中,喜温暖环境,又怕阳光曝晒,耐半阴。冬季室温应保持16℃以上,低于10℃就开始落叶,低于7℃嫩枝会受冻抽干,也怕暑热,当夏季气温超过32℃时生长停止,叶片也会发黄,春、秋两季生长最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忌涝,极不耐碱,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
一、地面压条法 1、母树年龄不应超过20年。凡树齿大、肥培管理条件差以及病虫枝和无叶枝,均不得选作母树。 2、母树应在头年9~10月间沿树冠线翻土、开沟和施入基肥。 3、压条全年均可进行...
你好,方法如下:n桂花树一般是扦插繁殖的。nn扦插要选择适宜的时间。桂花春梢,4月底停止发展,到6月底已经成为半老不嫩的壮枝。这种壮枝生命力最强,用以扦插比较容易成活。桂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28...
桂花播种繁殖的方法:压枝繁殖3月底4月初,在母本的四周,视可压枝条数量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压4至5个枝条),沿着枝条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条深、宽各20厘米的小沟,然后将枝条顺势压入沟中,并用肥土将...
常绿灌木,高达1m;枝无毛,具多数皮孔。
叶对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轮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4cm,宽1.2-4cm,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细齿,齿间距3-10mm,两面均无毛,腹面绿色,背面紫红或血红色;中脉于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曲上升,离缘弯拱连接,网脉不明显;叶柄长3-10mm,无腺体;托叶卵形,顶端尖,长约1mm。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顶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长1-2cm,雌花序由3-5朵花组成,略短于雄花序。雄花:花梗长约1.5mm;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7mm,顶端凸尖而具细齿,基部于腹面两侧各具1腺体,每一苞片仅有1朵花;小苞片2,线形,长约1.5mm,顶端尖,上部具撕裂状细齿,基部两侧亦各具1腺体;萼片3,披针形,长约1.2mm,顶端有细齿;雄蕊长伸出于萼片之外,花药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花:花梗粗壮,长1.5-2mm,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的相同;萼片3,基部稍连合,卵形,长1.8mm,宽近1.2mm;子房球形,无毛,花柱3,分离或基部多少合生,长约2.2mm。
蒴果球形,直径约8mm,基部截平,顶端凹陷;种子近球形,直径约2. 5mm。花期几乎全年。
栽培:在室内宜置于空气流通处,避免强光直射,否则叶易焦枯。虽喜半阴环境,但过阴则生长不良。
土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土可用腐叶土和园土等量混合,再加10%-20%的河沙或珍珠岩。
浇水:发新梢前要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为提高空气湿度,盛夏季节还应早晚向叶面喷水。
施肥:生长期可每月施1次肥水,夏、秋季要加施少量的磷、钾肥或淡饼肥水,也可将家禽粪晒干后磨成粉状,随浇水施入盆内。同时,为保持盆土的微酸陛,适时浇些淡矾肥水。冬天不施肥。
修剪:可适当进行造型修剪,同时应及时剪除枯叶和病虫枝。
红背桂花常见炭疽病、叶枯病和根结线虫为害。炭疽病、叶枯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酒。
观赏价值
红背桂花株型优美,枝叶茂密,清新秀丽,极具观赏价值,常用于庭院、公园、居住小区、校园、办公区、草坪、林缘等处绿化。
药用价值
红背桂花全树入药。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和腰肌劳损等。
幌伞枫(罗伞树)Heteropanax fragrans(Roxb.)Seem.常绿乔木,高8~30 m。树皮暗灰色,纵裂,具圆形明显凸起皮孔,内皮淡紫红色;枝条短粗,茎枝嫩时具"V"形叶柄痕迹。树冠圆伞形。叶大,互生,多在茎枝顶部聚生,通常三至四回羽状复叶,羽片和小叶均对生;小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卵形,长6~15 cm,宽3~7 cm,先端尾尖或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
红背桂的病虫害鉴定与防治方法 以下图片的红背桂生长于楼栋北面树阴下, 种植以来生长良好, 没出现过病虫害, 但最 近一片出现了死苗现象,叶子卷曲萎缩,植株死亡较快。植株上未发现害虫,根系正常。 特求助高人指点!
红背桂花 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绿背桂花 Excoecaria formosana (Hayata) Hayata
鸡尾木 Excoecaria venenata S. K. Lee & F. N. Wei
海漆 Excoecaria agallocha L.
兰屿土沉香 Excoecaria kawakamii Hayata
云南土沉香 Excoecaria acerifolia Didr
乌桕族下级分类
属 | 种 |
---|---|
海漆属Excoecaria | 云南土沉香E. acerifolia 海漆E. agallocha 红背桂花E. cochinchinensis 绿背桂花E. formosana 兰屿土沉香E. kawakamii 鸡尾木E. venenata |
澳杨属Homalanthus | 高山澳杨H. alpinus 圆叶澳杨H. fastuosus |
响盒子属Hura | 响盒子H. crepitans |
乌桕属Sapium | 斑子乌桕S. atrobadiomaculatum 浆果乌桕S. baccatum 桂林乌桕S. chihsinianum 山乌桕S. discolor 异序乌桕S. insigne 白木乌桕S. japonicum 多果乌桕S. pleiocarpum 圆叶乌桕S. rotundifolium 乌桕S. sebiferum |
地杨桃属Sebastiania | 地杨桃S. chamael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