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海岸及近海工程 | 作 者 | 薛鸿超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5年05月 |
本书是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水利工程系列之一,全书分11章。内容包括浅海的环境、资源与开发及其动力学问题:海岸防护、围海、海港、河口治理、海洋能、人工岛和海上平台等工程;以及工程的波浪作用、研究方法等专题。本书作为《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一卷为读者提供新学科发展信息,也为学习与研究此专业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推荐
海岸及近海工程是一新学科与专业论著。全书分11章。内容包括浅海的环境、资源与开发及其动力学问题;海岸防护、围海、海港、河口治理、海洋能、人工岛和海上平台等工程,以及工程波浪作用、研究方法等专题。本书作为《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一卷为读者提供新学科发展信息,也为学习与研究此专业提供重要参考。
第一章 浅海的环境、资源与开发
第一节 浅海环境特征
第二节 重要浅海资源
第三节 海洋开发利用
第二章 海岸及近海动力学问题
第一节 浅海动力因素
第二节 海岸泥沙运动
第三节 河口海岸演变
第三章 海岸防护工程
第一节 海堤
第二节 护岸
第三节 保滩设施
第四章 围海工程
第一节 堵口截流
第二节 控制水闸
第五章 海港工程
第一节 总体布置
第二节 防波堤
第三节 码头
第四节 修造船建筑物
第六章 河口治理工程
第一节 疏浚挖槽
第二节 水道整治
第三节 筑闸挡潮
第七章 海洋能工程
第一节 潮汐发电站
第二节 波力发电装置
第三节 海水瘟差发电试验
第八章 人工岛工程
第一节 填海筑岛
第二节 环岛防护
第三节 岛陆交通
第九章 海上平台工程
第一节 固定式平台
第二节 浮式平台
第三节 油、气贮输设施
第十章 海工建筑物上波浪作用
第十一章 浅海海域内工程研究方法
展望
参考文献2100433B
ISBN:780163793版 次:1版
包 装:平装开 本:32开
页 数:465页字 数:390千
印 张:1次
所属分类:图书 > 工业技术 > 电力电工 > 理论基础 > (分类细分与勘误)
基本没有,倒是下面的市县如白沙,跌至1200元每平米。
一般船主都不愿意改装。
、主题,向祖国60周年献礼,感恩回馈,可以采用一些家电下乡的产品做促销二、主题,金秋十月 真情回馈,针对十月以后结婚的人比较多这一特点来做促销....................
沉箱计算书 一.结构安全等级 码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 自然条件 1. 设计水位(以 xx 港理论最低潮面为基础) 设计高水位: 2.64m 极端高水位: 3.64m 设计低水位: 0.20m 极端低水位:- 1.02m 2. 波浪要素 码头 50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的波要素 H1%=2.5m H 13%=1.7m T =9.0s 三.工艺荷载 38#泊位 1. 均载: 码头前沿 53m范围 30KN/m2,53m以后 60KN/m2; 2. 箱角荷载: 二层 20' 箱 120KN/角;二层 40' 箱 153KN/ 角; 四层 20' 箱 240KN/ 角;四层 40' 箱 305KN/ 角; 3. 机械荷载: 1) 集装箱装卸桥:轨距 26m,最大轮压 600KN; 2) 正面吊运机: 满载轴压 前轴 940KN;后轴 112KN; 空载轴压
重力式码头工程 毕业设计 1 第一章、码头设计资料 1.1 建筑物的种类和等级 1.1.1 建筑物的种类: 依据总平面布置和工艺要求, 本工程码头为 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码 头水工结构按停靠 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 本工程东端与客运码头毗邻。 为了形成码头陆域, 东端设有斜坡抛石 护岸;形成连续岸壁。 1.1.2 建筑物等级 码头:集装箱泊位工程属于一般港口的主要建筑物, 按“规范”规定,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护岸:本期工程建设时, 需在码头东端前沿线与现有陆域之间设置护 岸,按三级建筑物设计。 1.2 建筑物的主要尺度 码头共长 324m(包括工作船泊位后方 20m);码头面高程为 8.0m;码 头底高程为 -17.50m。 东护岸长 235m。 1.2.1 设计船型尺度 设计船型的主要尺度见表 1-1。 表1-1 船舶 类型 船舶吨级 DWT (t) 主 要 尺 度
一级学科:0815水利工程
二级学科: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以上含一级学科覆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
1、河口、浅海水动力学。
2、港航、海工结构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3、工程泥沙及航道治理。
4、海岸风暴灾害。
5、海岸、河口地貌。
6、海岸带综合开发与水运工程经济规划及管理。
7、水动力现代量测技术及信息处理。2100433B
学院具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市政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以及“水利工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其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际土木工程管理、国际水利水电工程管理6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其中“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为省级重点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有17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另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全日制成人教育以及其它职业培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多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
学院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港航实验研究中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有能进行二维流场测量的PIV测量系统,基于粒子测量技术的VDMS表面流场实时测量系统,能从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的先进计算机群,大型水工试验泵房及清水,浑水供应系统,能同时产生规则波和随机波以及双向水流的大型波浪水流槽,能产生规则波和随机波的波浪港池及大型实验水槽、变坡水槽等。正在规划建设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水利实验研究中心。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一批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获得多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