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岸带水文过程模拟及河道蓄水补源的生态水文效应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陈喜 | 依托单位 | 河海大学 |
河岸带是指受河流洪水期高水位与枯水期低水位变动的影响地带。河岸带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主要载体,河岸带植被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流发挥廊道、过滤和屏障作用。申请人拟以河南省南阳市白河橡胶坝蓄水补源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水文学和植被耗水机理,以河流动力学、土壤水及地下水动力学数值模型为基础,建立河岸带水文、土壤与植被耦合模型,并以此模拟考虑河岸非饱和带及植被作用的河岸带水文过程,进而分析河道蓄水工程抬升地下水位引发的水文生态效应。该研究理论和方法,不仅对我国广大地区雨洪资源利用、河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缺水地区地下水漏斗以及生态与环境效应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2100433B
批准号 |
50679025 |
项目名称 |
河岸带水文过程模拟及河道蓄水补源的生态水文效应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901 |
项目负责人 |
陈喜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河海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28(万元) |
当然有用了……
中国水利建设基础局,事业单位,工作环境好,福利也不错的。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
河流健康与生态水文研究的挑战——河流健康与生态水文研究的挑战
新疆克孜河流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卡拉贝利山区水库对流域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调蓄作用,同时由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影响,克孜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异显著。研究发现,克孜河流域卡拉贝利山区水库建成前后径流的时空变异特性是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的重要依据,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对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的径流变动态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卡拉贝利山区水库调蓄对流域卡拉贝利水文站、牙师水文站和卡浪沟吕克水文站水文变化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受水库工程调蓄的影响,流域径流变化态势趋于平坦,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洪水风险以及恶劣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不利影响。
生态河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它是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是两者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课题针对实际生产的需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河岸带的边缘特征分析出发,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阐明生态河岸带的水动力边缘效应、生态边缘效应、削污效应等边缘效应机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生态河岸带适宜宽度数学模型,并利用VC 和MapObjects,研制生态河岸带宽度仿真GIS系统,结合南京市溧水县白马河的具体情况,计算该河道生态河岸带适宜宽度大小,并通过专题地图,直观给出各河段河岸带的适宜区域。本课题研究可以为保护河岸结构稳定、维护生态健康、控制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为河岸带设计中确定生态河岸带适宜宽度提供定量计算依据,为河道管理中河岸线的划定提供理论依据。 2100433B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生态河岸带的概念与功能
2.1 生态河岸带的概念
2.2 生态河岸带的功能
2.3 生态河岸带的功能区划
第3章 生态河岸带的边缘效应
3.1 水动力边缘效应
3.2 生态边缘效应
3.3 文化与经济边缘效应
第4章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内容及特点
4.2 生态河岸带的影响因素
4.3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指标值的获取方法
第5章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
5.1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体系结构
5.3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
5.4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的等级划分
5.5 评价指标标准及隶属度模型
第6章 河岸带生态修复接木
6.1 传统河岸带建设方式的负面影响
6.2 河岸带生态修复模式
6.3 河岸带生态修复材料的选择
6.4 河岸带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第7章 生态河岸带的管理与规划
7.1 生态河岸带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7.2 生态河岸带的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
7.3 生态河岸带的规划
第8章 基子GIS的生态河岸带建设与管理
8.1 GIS的概述
8.2 GIS在生态河岸带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8.3 生态河岸带的数据类型及特征
8.4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与GIS的耦合
8.5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GIS的设计与实现
第9章 淮河入江水道河岸带生态综合评价与治理
9.1 淮河入江水道的概况
9.2 淮河入江水道河岸带生态综合评价
9.3 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
第10章 结语
10.1 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2100433B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理论与修复技术》 以生态河岸带为独立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到基本建设,再到管理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河岸带的有关理论和修复技术。全书共10章,重点论述生态河岸带的内涵、边缘效应、综合评价理论、修复技术及GIS技术在生态河岸带中的应用。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理论与修复技术》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既适合从事水利、生态、环境等专业的科研与教学人员阅读和参考,又适合从事河道管理与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