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引流法适用于:
1.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残留死腔。
2.病灶清除后肌瓣充填,尚残留部分死腔。
3.病灶清除肌瓣充填后。
4.急性骨髓炎钻孔引流或开窗引流后。
其作用是在伤口闭合条件下,将骨腔中的炎性渗出物、积血持续引流出来,并可连续注入抗生素,提高局部灭菌药物浓度,以控制治疗骨髓炎,使伤口一期愈合。
77.1001
【榄香烯(注射液、口服液)】癌性胸、腹水和实体瘤新药榄香烯 国家级二类抗肿瘤新药可通过血脑屏障榄香烯 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榄香烯 用于癌性腹水、胸腔积液、脑性水肿等榄香烯 可改变和增强...
无创呼吸机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机 (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3) 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机(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3) 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 。 (4)小儿心胸外科的术中术后通气支持。 (5)呼吸功能不...
骨科/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手术处理/慢性骨髓炎手术处理
灌注引流疗法;灌注引流术;灌洗引流疗法
灌注引流法
1.于病灶清除或肌瓣充填后,取2根硅胶管或塑料管。入管直径不能小于2mm,以免被血凝块堵塞,出管口径不少于5mm。2管伸入骨腔内部分侧壁上各剪3~6个侧孔以减少堵塞机会。将2管的一端并排平行置骨腔处,入管及出管的另一端,则分别由骨槽的近远端引出体外,并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以防灌注引流管脱出。皮肤切口应逐层严密缝合,以防漏液,或将深浅层组织一齐缝合。
2.缝合皮肤后,即从进管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出管液体流出之速度及量,应当进入与流出量相等,如有皮肤切口漏液或流出不畅,则应探查该管是否有扭曲或折弯,给以调整,至注入及流出均通畅为止,将进、出管外端无菌夹闭包裹,切口用敷料包扎,打石膏托,回至病房。进管连接于冲洗吊瓶,出管连接无菌瓶或负压吸引管。
3.灌洗治疗 自术后即开始灌洗治疗。
(1)用药:选用术前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常用青霉素80万U,氯霉素、卡那霉素0.5g,庆大霉霉素8万U,可任选一种溶于1000ml生理盐水中。
(2)灌洗液量:将以上抗生素生理盐水置入吊瓶由进入管滴注,24h总冲洗量为2000~3000ml。视流出液混浊情况而定。早期冲出液较混浊时、冲洗液宜多些,后期炎症控制,渗出液很少,冲洗液清亮,则冲洗量减少。
(3)灌洗方法:24h维持滴注,为防止引流管堵塞,可每隔3h,将滴注速度加快冲洗1次,以冲出积血块或蛋白凝块。
(4)灌洗时间:灌洗治疗维持至少2~3d以上,2周以上炎症被控制的表现有: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冲洗液清亮,冲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以及血沉下降。此时可以先拔除进入管,观察出管1~2d,如无多少液体流出,则拔除出管。2100433B
禁忌症: 1、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全身性出血性疾病。 2、新发脑血管疾病、心律不齐、心衰。 3、妊娠状态。 4、合并尿路感染者,应先控制尿路感染,急性期未控制感染或慢性期未抗生素应 用后不应行 ESWL 术。 5、结石所在部位以下尿路梗阻或狭窄。 6、非结石梗阻所致的肾功能不全 ESWL 治疗: 1、结石 >2cm 不易一次性击碎,并且容易形成石阶不易排出。 2、肾盂结石击碎后容易散开,输尿管结石常由于输尿管紧密包绕结石而不容 易击碎,或者击碎后难以迅速散开,影响结石排出。故输尿管结石宜加大 冲击波能量以提高疗效。 3、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由于骶髂骨相重,仰卧位有骨骼阻挡,改为俯卧位冲击 波由腹部进入人体可以很好解决能量抵消问题,提高疗效。膀胱结石亦以 俯卧位治疗为佳。 4、肾盏结石虽容易击碎,但如存在颈部狭窄则不易排出,合并肾盏憩室更是 如此,故无症状肾结石可不行 ESWL 术治疗。 5、易击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应症和副作用 文章来源: 2008-6-13 问题: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应症和副作用 答案: 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 理论上来说 , 除无法纠正的出血性疾病及结石远端的腔道梗阻为体外碎石的绝对禁忌症外 , 其它情况均可在 控制范围内进后体外冲击波碎石 .但临床操作治疗过程中 , 下列情况则需特殊对待 . 1.孕妇结石患者一般来说是不宜进行碎石的 ,特别是下段输尿管结石更是不宜行 ESWL治疗 ,以避免冲击波 及射线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可在分娩后再行碎石 . 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则可在严密控制 下进行 ESWL治疗 ,国内外就有许多报道了对孕妇进行 ESWL治疗的研究报告 , 还未发现 ESWL治疗对婴儿的影 响. 2.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 , 如病情未控制 , 也不适宜碎石 ,以免碎石后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感染 . 3.感染严重或急性感染者 , 碎石前应慎重
技术应用
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被誉为当前治疗创伤的革命性技术,是创伤护理领域新的里程碑。
创伤负压引流套装,采用高分子医用海绵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膜封闭,在负压吸引机作用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负压治疗时,负压能将创面的渗出物及时的吸引掉,且可以3—10天换一次药,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抗菌药物使用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能使急性创伤的愈合时间加快60%以上,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时间加快2—3倍,减少医药费用38%。
加压灌注是在孔口管上部安装密封装置,或在钻杆上加钻孔封隔器以封堵漏失层上部,在灌注时孔内造成高压,迫使水泥浆进入地层的孔踪或裂缝中,形成足够的渗流半径,固结后可有效地加固孔壁岩石。
水泵灌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钻杆用水泵将水泥浆压人孔内漏失或坍塌的岩层中,以达到护壁堵漏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灌浆量大的钻孔,而且孔深不限制,施工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专门工具,同时可实现加压灌注,但水泥浆的流动性较好,易于泵送。2100433B
自从有了外科,就有了外科引流,也就有了无休止的争议,特别是在腹部外科。外科引流曾经挽救了无数的危重病人的生命;然而不恰当的引流,亦带来了不少并发症。引流并不能代替良好的手术,但正确的引流,会使手术更趋完美。所以,引流术是外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只是能真正去研究和解此问题的人太少,有关的专著也很少。这本专论介绍了由德国的W.Fleischmann医师原创,裘华德教授引进并经他和他的同事们发展、改良了的新型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这种新型引流技术的设计思维独特、合理,实用性强,是对传统外科引流方法和引流物的重大改进。七年来的千余例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