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引流法
灌注引流疗法;灌注引流术;灌洗引流疗法
骨科/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手术处理/慢性骨髓炎手术处理
77.1001
其作用是在伤口闭合条件下,将骨腔中的炎性渗出物、积血持续引流出来,并可连续注入抗生素,提高局部灭菌药物浓度,以控制治疗骨髓炎,使伤口一期愈合。
灌注引流法适用于:
1.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残留死腔。
2.病灶清除后肌瓣充填,尚残留部分死腔。
3.病灶清除肌瓣充填后。
4.急性骨髓炎钻孔引流或开窗引流后。
1.于病灶清除或肌瓣充填后,取2根硅胶管或塑料管。入管直径不能小于2mm,以免被血凝块堵塞,出管口径不少于5mm。2管伸入骨腔内部分侧壁上各剪3~6个侧孔以减少堵塞机会。将2管的一端并排平行置骨腔处,入管及出管的另一端,则分别由骨槽的近远端引出体外,并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以防灌注引流管脱出。皮肤切口应逐层严密缝合,以防漏液,或将深浅层组织一齐缝合。
2.缝合皮肤后,即从进管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出管液体流出之速度及量,应当进入与流出量相等,如有皮肤切口漏液或流出不畅,则应探查该管是否有扭曲或折弯,给以调整,至注入及流出均通畅为止,将进、出管外端无菌夹闭包裹,切口用敷料包扎,打石膏托,回至病房。进管连接于冲洗吊瓶,出管连接无菌瓶或负压吸引管。
3.灌洗治疗 自术后即开始灌洗治疗。
(1)用药:选用术前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常用青霉素80万U,氯霉素、卡那霉素0.5g,庆大霉霉素8万U,可任选一种溶于1000ml生理盐水中。
(2)灌洗液量:将以上抗生素生理盐水置入吊瓶由进入管滴注,24h总冲洗量为2000~3000ml。视流出液混浊情况而定。早期冲出液较混浊时、冲洗液宜多些,后期炎症控制,渗出液很少,冲洗液清亮,则冲洗量减少。
(3)灌洗方法:24h维持滴注,为防止引流管堵塞,可每隔3h,将滴注速度加快冲洗1次,以冲出积血块或蛋白凝块。
(4)灌洗时间:灌洗治疗维持至少2~3d以上,2周以上炎症被控制的表现有: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冲洗液清亮,冲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以及血沉下降。此时可以先拔除进入管,观察出管1~2d,如无多少液体流出,则拔除出管。2100433B
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密闭性装置排出胸膜腔内积液积气,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是治疗急性脓胸、胸外伤、张力性气胸及胸外科大手术后用于引流的常见治疗手段[1]。胸瓶密闭性是否良好是关系到急性脓胸、胸外伤、张力性气胸及胸
<正>2013年以来,我科普外组采用自制肛管引流管应用于PPH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PPH手术患者220例,男122例,女98例,年龄18~70例。其中病程2~35年,平均8年,住院时间4~10d,平均5d,均采用PPH术治疗Ⅲ、Ⅳ度痔,治愈率98%。制作材料:28#一次性吸引管1根,7#丝线1根,医用凡士林
技术应用
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被誉为当前治疗创伤的革命性技术,是创伤护理领域新的里程碑。
创伤负压引流套装,采用高分子医用海绵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膜封闭,在负压吸引机作用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负压治疗时,负压能将创面的渗出物及时的吸引掉,且可以3—10天换一次药,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抗菌药物使用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能使急性创伤的愈合时间加快60%以上,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时间加快2—3倍,减少医药费用38%。
加压灌注是在孔口管上部安装密封装置,或在钻杆上加钻孔封隔器以封堵漏失层上部,在灌注时孔内造成高压,迫使水泥浆进入地层的孔踪或裂缝中,形成足够的渗流半径,固结后可有效地加固孔壁岩石。
水泵灌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钻杆用水泵将水泥浆压人孔内漏失或坍塌的岩层中,以达到护壁堵漏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灌浆量大的钻孔,而且孔深不限制,施工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专门工具,同时可实现加压灌注,但水泥浆的流动性较好,易于泵送。2100433B
自从有了外科,就有了外科引流,也就有了无休止的争议,特别是在腹部外科。外科引流曾经挽救了无数的危重病人的生命;然而不恰当的引流,亦带来了不少并发症。引流并不能代替良好的手术,但正确的引流,会使手术更趋完美。所以,引流术是外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只是能真正去研究和解此问题的人太少,有关的专著也很少。这本专论介绍了由德国的W.Fleischmann医师原创,裘华德教授引进并经他和他的同事们发展、改良了的新型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这种新型引流技术的设计思维独特、合理,实用性强,是对传统外科引流方法和引流物的重大改进。七年来的千余例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