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熊源新 | 出版社 | 贵州科技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1年6月 | 页 数 | 362 页 |
定 价 | 218 元 | 装 帧 | 精装 |
ISBN | 9787806629307 |
内容介绍
http://www.planta.cn/forum/viewtopic.php"para" label-module="para">
2100433B
苔藓植物的主要部份是配子体,即能产生配子(性细胞)。配子体能形成雌雄生殖器官。雄生殖器成熟后释出精子,精子以水作为媒介游进雌生殖器内,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 孢子体具有孢蒴(孢子囊),内生...
你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地钱、光萼苔、片叶苔、塔叶苔、脚苔、泥炭藓、黑藓等
苔藓是植物界一类特殊的类群,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在园林上被多方面应用,可用作花卉苗木根部的包扎物、花卉栽培中的土壤添加物、盆景材料或建造苔藓公园等;在人工培育上,应从取材、栽植、条件控制等方面注意关键技术要点。
获奖序号 |
19890036 |
||
项目名称 |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及其地质图件 |
||
主要完成单位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
||
主要完成人 |
刘裕周、魏家庸、王砚耕、桑惕、谢俊邦 |
||
获奖证书编号 |
KJ-89-2-2 |
||
奖种 |
科技 |
||
等级 |
二等 |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由文字和图件组成,共分五篇,即地层篇、沉积篇、火成岩篇、构造篇及区域地质发展史篇。 地层篇:运用现代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对贵州各时代地层进行了清理和划分,并阐述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统一了贵州地层分类、地层类型和地层区划。对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型的建立,震旦系-寒武系界线次层型剖面的确定,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层的发现和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沉积篇:对贵州省主要沉积岩,特别是分布广、发育好的碳酸盐岩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对贵州颇有特色的生物成因岩石的生物标志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进行了论述,对深水重力流沉积作用及其产物的研究,有新见解,认为黔东南早震旦世冰成岩不属重力流沉积。 火成岩篇:将贵州的火成岩分为五个组合,并简要描述了它们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贵州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等。 构造篇:用板块构造观点划分了构造单元,叙述了各构造变形区的构造形迹,对贵州省构造的基本特征和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 区域地质发展史篇:综合贵州地史时期的各种地质事件,用板块构造学说,论述了各地史阶段地质发展的基本特征,重塑了原始构造环境,阐明了贵州地壳演化的基本规律。 2100433B
花酸苔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1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茎、叶分化,孢子散发在空中,对陆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
中国的苔藓植物十分丰富。全世界有苔藓植物23000种,中国有2200种,占全世界的9.1%。
中国苔藓植物的特点是: (1)特有类群丰富。根据近几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藓属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藓属共35个,占中国苔藓植物属数的7.09%。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总数的2.2%(表1)。这些特有属、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表2); (2)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属(Takakia)的两个种;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叶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 (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