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技术指南 | 作 者 | 林本海,廖建三 等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2222292 |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地下空间、地下工程的涵义
1.1.2 地下空间开发的特点及意义
1.1.3 本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1.2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和技术
1.2.1 概述
1.2.2 岩土层与岩土分层
1.2.3 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因素
1.2.4 地下空间开发的T程地质问题
1.2.5 地下空间开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1.2.6 岩土地层中的地下空间开发技术
1.3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3.1 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分析
1.3.2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对策分析
1.3.3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趋势分析
1.3.4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第2章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地质条件
2.1.2 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1.3 岩体和土体处理
2.1.4 地下工程和支挡结构
2.2 符号
2.2.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2.2 水文地质参数
2.2.3 作用和作用效应
2.2.4 其他符号
第3章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1 概述
3.1.1 气象、水文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层与岩石特征
3.1.4 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3.2 工程地质条件
3.2.1 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特点
3.2.2 盖层~第四系地层
3.2.3 工程地质分区及各分区特点
3.3 水文地质
3.3.1 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状态
3.3.2 各类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3.3.4 地下水不良作用评价
第4章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4.1 概述
4.2 地下工程岩土环境分区
4.2.1 工程岩土分层及其基本特点
4.2.2 工程地质大剖面区的工程岩土条件
4.2.3 工程岩土环境分区
4.3 地基岩土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4.3.1 地基岩土评价的指标体系
4.3.2 地基岩土评价
4.4 岩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评价
4.4.1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4.4.2 岩土地基工程特性分区评价
第5章 地下工程结构计算方法
5.1 地下工程结构计算的特点与荷载要求
5.2 围护结构技术特点与选型
5.3 基坑支护计算
5.3.1 概述
5.3.2 不考虑桩(墙)和支撑变形的计算方法
5.3.3 考虑桩(墙)和支撑变形的计算方法
5.4 隧道与硐室工程的结构计算
5.4.1 明挖隧道的计算方法
5.4.2 盾构法隧道的计算方法
5.4.3 矿山法隧道的计算方法
5.4.4 沉管隧道的计算方法
5.5 顶管工程计算
5.5.1 考虑土拱效应的水平顶推力计算
5.5.2 不考虑土拱效应的水平顶推力计算
第6章 广州市地下工程的类型与建造技术
6.1 地下工程的类型
6.1.1 地铁工程
6.1.2 过江隧道与道路立交下穿隧道工程
6.1.3 人防工程
6.1.4 地下商业工程
6.1.5 公共基础设施空间
6.1.6 地下公用业务、娱乐工程
6.1.7 贮存、生产空间
6.2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分类
6.3 开放式(半开放式)施作结构
6.4 非开放式施作结构
6.4.1 非开放式工法的适用条件
6.4.2 盾构法隧道
6.4.3 矿山法暗挖隧道、洞室
6.4.4 矿山法暗挖超前支护
6.5 顶管技术
6.5.1 顶管工程工作原理
6.5.2 顶管工程分类
6.5.3 岩土层对顶管工程施工的影响
6.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与结构抗浮
6.6.1 地下工程防水
6.6.2 地下工程结构抗浮
6.7 托换技术
6.7.1 静压桩托换
6.7.2 灌注桩托换
第7章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7.1 环境岩土工程的类型与特征
7.1.1 岩溶与土洞的类型与特征
7.1.2 软土的类型与特征
7.1.3 断层破碎带的类型与特征
7.1.4 砂土液化与渗透变形的类型与特征
7.1.5 涌水的类型与特征
7.1.6 水土腐蚀性的类型与特征
7.2 岩溶与土洞的分析与处理
7.2.1 岩溶与土洞的分析
7.2.2 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7.3 软土的分析与处理
7.3.1 软土的性状
7.3.2 软土的工程问题
7.3.3 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参数
7.3.4 软土的处理方法
7.4 断层破碎带的分析与处理
7.4.1 断层破碎带分析
7.4.2 断层破碎带的处理方法
7.5 砂土液化与渗透变形的分析与处理
7.5.1 砂土液化的分析与处理
7.5.2 渗透变形的分析与处理
7.6 涌水的分析与处理
7.6.1 涌水分析
7.6.2 涌水的处理
7.7 水土腐蚀性的分析与处理
7.7.1 水土腐蚀性分析
7.7.2 水土腐蚀性的处理
第8章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适宜性评价
8.1 概述
8.2 地下交通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
8.2.1 地下交通工程施工工法
8.2.2 广州市地下交通工程地质特征
8.2.3 地下交通工程的地质适应性评价
8.3 地下工程建筑的地质适宜性研究
8.3.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8.3.2 地质适宜性分区及评价
8.4 地下管线工程的地质适宜性评价
8.4.1 地下管线或管廊敷设所需的基本条件
8.4.2 地下管线和管廊的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
8.5 人防工程的地质适宜性评价
8.5.1 人防工程的基本概念
8.5.2 武器对人防工程的破坏
8.5.3 人防工程的类型及其地质适宜性
8.6 广州地下工程的几个典型实例介绍
8.6.1 广州市地铁
8.6.2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
8.6.3 花同城市广场
8.6.4 金沙洲地下垃圾物流系统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作为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的第一部指南,将前人对广州市区域地质、构造地址的特征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适宜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地下工程结构的设计计算与建造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对新技术应用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对地下空间开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详细介绍了地下空间开发需要考虑的问题与应注意的事项,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解决思路和方案指引。
这个技术是可以肯定的,毕业后从事工程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技术含量,企业里面需求这样的顶尖人才,出来很好就结业,我同学以前就是学那个专业的,在一家大集团里,现在月薪八九千,我选的是导游,没他混的好。他以...
简介:北京土博士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4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技术咨询、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等。法定代表人:黄运飞成立时间:1999-04-07注册资本:50万工商注...
我就是中南大学这个专业的,我们班男女比例2比1,女生还是比较多的,中南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最早开设的,应该是最好的。考研可以考土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岩土工程问题,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过程中,解决岩土工程问题也是地下空间工程的技术关键。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岩土工程条件的制约,地下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对岩土工程条件有高度的依赖性。以郑州地区遇到的情况为例,讨论了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地下水、地震地质作用、土的工程性质等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性的影响,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的研究,对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地质灾害的减轻和预防有一定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
1.1 国外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
1.1.1 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1
1.1.2 金属非金属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3
1.1.3 盐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7
1.2 我国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9
1.2.1 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9
1.2.2 金属非金属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15
1.2.3 盐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18
1.3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趋势分析 19
1.3.1 利用规模分析 19
1.3.2 利用方式及功能定位分析 19
参考文献 21
第2章 特殊地下空间可利用判识分析与估算 23
2.1 特殊地下空间可利用判识分析 23
2.1.1 特殊地下空间类型及特征 23
2.1.2 特殊地下空间可利用判识分析 36
2.2 煤矿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40
2.2.1 煤矿井巷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40
2.2.2 煤矿采空区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67
2.3 其他矿山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76
2.3.1 金属非金属矿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76
2.3.2 盐矿可利用地下空间估算 79
参考文献 81
第3章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构想 82
3.1 特殊地下空间岩石特性分析与开发利用 82
3.2 特殊地下高新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实训基地 89
3.3 特殊地下空间工业博物馆 91
3.4 特殊地下空间地下疗养院 94
3.5 特殊地下空间战略能源与资源储备 97
3.6 地下矿井水库抽水蓄能发电系统 103
3.6.1 地下矿井水库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建设意义 103
3.6.2 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06
3.6.3 地下及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发电现状 110
3.6.4 竖井式蓄能电站 113
3.6.5 建设地下矿井水库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关键问题 116
3.7 地下数据分析与控制中心 118
3.8 特殊地下空间生活与工业废料的安全封存 124
3.8.1 特殊地下空间废料的安全封存方法 125
3.8.2 特殊地下空间废料的安全封存技术 127
3.9 井下智能停车库系统 130
参考文献 133
第4章 特殊地下空间利用原则与设计理念 136
4.1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136
4.1.1 地面资源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利用原则 137
4.1.2 工业遗产保护与空间创新利用和开发协调发展原则 137
4.1.3 特殊地下空间同步构建自循环生态圈原则 137
4.1.4 特殊地下空间系统化立体开发原则 138
4.1.5 特殊地下空间服务于国家战略安全原则 138
4.1.6 特殊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原则 138
4.2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理念 139
4.2.1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本质安全的设计理念 139
4.2.2 以人为本的和谐、文明的设计理念 140
4.2.3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弹性化的设计理念 140
4.2.4 资源开发与特殊地下空间利用协同的设计理念 141
第5章 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143
5.1 特殊地下空间建设关键技术 143
5.1.1 特殊地下空间内外部环境安全性检测关键技术 143
5.1.2 特殊地下空间多途径再利用建设关键技术 144
5.1.3 地下空间综合环境要素控制技术 148
5.2 特殊地下空间利用运行管理技术 148
5.2.1 建立特殊地下空间基础地质大数据 148
5.2.2 供电管理技术 149
5.2.3 通风管理技术 150
5.2.4 运输管理技术 150
5.2.5 排水管理技术 150
5.2.6 通信管理技术 150
5.2.7 环境保护管理技术 150
5.3 特殊地下空间利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151
5.3.1 特殊地下空间灾害事故分类 151
5.3.2 特殊地下空间灾变及稳定性动态监测预警平台 152
5.3.3 特殊地下空间安全屋建设 154
5.3.4 特殊地下空间抗震 156
5.3.5 特殊地下空间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预警管理机制 160
参考文献 162
第6章 特殊地下空间前沿科学探索构想 164
6.1 地下资源利用探索构想 164
6.1.1 矿产资源再利用探索构想 164
6.1.2 水资源再利用探索构想 166
6.1.3 可再生能源储存探索构想 167
6.1.4 地热资源利用探索构想 167
6.2 太空科学模拟探索构想 168
6.2.1 星体环境模拟探索构想 168
6.2.2 宇航员心理试验探索构想 169
6.2.3 太空自生存环境构建探索构想 169
6.3 大科学实验系统探索构想 171
6.3.1 微重力科学实验探索构想 171
6.3.2 现代提升科学试验探索构想 172
6.3.3 弹射火箭发射试验探索构想 176
6.3.4 深地物质科学研究探索构想 176
6.3.5 现代化地下数据储存探索构想 177
6.3.6 现代破岩技术实验探索构想 178
6.3.7 风洞科学试验探索构想 179
6.3.8 现代生物科学实验探索构想 179
6.3.9 深地空间科学观测探索构想 180
6.4 特殊地下空间医学科学探索构想 181
6.4.1 地下医学科学实验探索构想 181
6.4.2 地下医学的研究方向 182
6.5 特殊地下空间心理学科学探索构想 184
6.5.1 光环境与行为心理健康科学探索构想 184
6.5.2 声环境与行为心理健康科学探索构想 184
6.5.3 热环境与行为心理健康科学探索构想 185
6.5.4 空气环境与行为心理健康科学探索构想 186
6.5.5 心理环境与行为心理健康科学探索构想 186
6.5.6 其他科学探索构想 187
6.6 特殊地下空间农业发展探索构想 187
6.6.1 特殊地下空间农业利用现状 187
6.6.2 地下农业生产要素评价 188
6.6.3 地下种植、养殖关键技术探索构想 189
6.6.4 地下智慧农业生产系统探索构想 190
6.6.5 地下农业生态系统共性科学问题探究 190
6.7 特殊地下空间生态城市探索构想 191
6.7.1 地下生态城市示范区 192
6.7.2 地下生态景观 193
6.7.3 地下井筒式停车库 194
6.7.4 矿井抽水蓄能发电设施 195
6.7.5 地下医学和地下疗养院 196
6.7.6 地下农业种植区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7章 特殊地下空间立体多元协同开发利用构想 200
7.1 地面地下一体化空间开发利用构想 200
7.1.1 地面地下一体化科学开发思路 200
7.1.2 地下空间利用与地面建筑一体化构想 202
7.1.3 地下智能停车场(库)与地面空间一体化构想 202
7.1.4 地下空间利用和绿地生态一体化构想 202
7.1.5 地下空间利用与交通一体化构想 202
7.1.6 地下空间利用与商业街区一体化构想 203
7.2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空间综合利用构想 203
7.2.1 空间功能利用构想 203
7.2.2 资源利用构想 204
7.3 矿区特色小镇发展建设构想 205
参考文献 208
第8章 京西关停矿井开发利用规划案例 209
8.1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地面地下空间基本情况 209
8.1.1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现状和可利用空间 211
8.1.2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开发利用内外部优势条件 216
8.2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开发利用规划 224
8.2.1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开发利用总体目标 224
8.2.2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开发利用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 226
8.2.3 京西矿区关停矿井开发利用工程 229
8.3 《国家灾害预控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实训基地(Ⅰ期)建设方案》 242
8.3.1 研发实训基地(Ⅰ期)功能定位 242
8.3.2 研发实训基地(Ⅰ期)建设内容与布局 243
8.3.3 典型灾害预控与应急处置技术科研平台建设 245
8.3.4 应急管理与安全监管干部实训系统建设 265
8.3.5 应急管理与安全监管实习实践体系建设 270
8.3.6 工程进展 276
参考文献 279 2100433B
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本书依托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咨询研究项目,由谢和平院士领衔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核心研究团队,对我国地下空间,特别是我国特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5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我国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原创成果。
本书的特殊地下空间特指资源和矿物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尤指煤矿、金属矿等固体矿物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以及水溶法开采盐岩后形成的地下空间。全书以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提升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目标,首次提出了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功能定位。在广泛调研我国特殊地下空间容量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地下空间判识与估算方法,首次绘制了全国生产煤矿井下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图、距地级市50km以内煤矿井巷可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分布图、全国煤矿有序退出井巷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图;系统提出了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六大基本原则及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四大设计理念,创新提出了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向、方式及科学利用的战略构想;首次提出了特殊地下空间多元协同开发理念,阐述了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并结合京西关停矿井实践情况,给出了京西关停矿井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构想。
作 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编委会编
丛 书 名: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078868
出版时间:2006-01-01
版 次:1
页 数:387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