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赣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 颁布时间 | 2019年10月28日 |
---|---|---|---|
实施时间 | 2019年11月1日 | 发布单位 | 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章贡区房管局,赣州经开区房管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赣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19年10月28日印发
《赣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2019年10月25日经市政府同意,以市住建局名义印发,自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下面就《办法(试行)》出台的背景、依据和主要内容进行下简单的解读。
一、《办法(试行)》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2018年12月17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赋予赣州市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和先行先试项目的通知》(赣府发〔2018〕42号),其中赋予赣州市先行先试实施城市危险房屋安全管理工作。2019年1月28日,市政府办《关于做好省政府赋予我市的省级权限和先行先试项目承接落实工作的通知》(〔2019〕24号)中明确,“4.城市危险房屋安全管理工作试点,项目内容为赣州市依法出台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破坏房屋主体承重结构等危害房屋安全行为的执法力度,提升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水平”。另根据近年来各地排查过程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地破坏了房屋结构行为不断增加 ,致使安全事故隐患不断增多,亟待进一步完善城市房屋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办法(试行)》主要以国务院原建设部第129号令《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在对“城市房屋安全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赴广州市实地学习的基础上起草,向市司法局、自然资源局等15个相关部门(单位)征求了意见,并经请示市政府后最终形成正式稿印发。
二、《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
该实施办法分为“总则、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危险房屋治理、责任追究、附则”6个章节,共计33条。
办法在第一章中明确了房屋安全管理的适用范围(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合法建造并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的安全管理)、基本原则(遵循属地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安全的原则)和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
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中明确了房屋安全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房屋安全责任人的概念进行了明确(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管理单位是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清的,房屋实际使用人或者管理人是房屋安全责任人。)在这一章需要注意的是第十条,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房屋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教育、卫健委、文广新旅、体育、交通、市场监督管理、商务、民政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监督学校、医院、剧院、场馆、车站、宾馆、集贸市场、商场、福利机构等公共建筑的房屋安全责任人定期进行房屋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明确了城市房屋安全鉴定的管理实施机构、规范房屋安全鉴定的行为,对哪些情形需要做房屋安全鉴定进行了规定。
第四章明确了城市房屋行业管理部门和房屋安全责任人的危险房屋排查责任,规范了危险房屋的处置(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整体拆除四种危房处理办法)。
我们在办法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市、县两级住建部门的责任。市一级设立的房屋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市房屋安全鉴定的行业管理。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各自辖区内房屋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成立房屋安全管理机构,宣传房屋安全使用知识,加强对房屋使用安全的监督检查,按照法律规定查处危害房屋安全的行为。
《办法(试行)》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房屋安全使用和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和危险房屋治理工作。会后,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办法(试行)》的内容,在之后的工作中认真对照《办法(试行)》的规定开展工作,提升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水平。 2100433B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合法建造并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房屋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房屋结构使用安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危险房屋治理。
法律法规对房屋的消防安全、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房屋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房屋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属地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统筹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协调的房屋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危旧房整治资金投入,健全房屋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的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各自辖区内房屋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成立房屋安全管理机构,宣传房屋安全使用知识,加强对房屋使用安全的监督检查,按照法律规定查处危害房屋安全的行为。
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城管、文广新旅、体育、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将房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房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 房屋使用安全管理
第八条 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管理单位是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清的,房屋实际使用人或者管理人是房屋安全责任人。
第九条 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房屋使用安全履行下列义务:
(一)按照规划设计用途及房屋权属证明记载的房屋用途合理使用房屋;
(二)检查、维修房屋,及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
(三)房屋的装饰装修不得影响房屋共有部分的使用,不得危及房屋的使用安全和毗邻房屋的使用安全;
(四)按照规定委托房屋安全鉴定;
(五)按照规定治理危险房屋;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条 教育、卫健委、文广新旅、体育、交通、市场监督管理、商务、民政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监督学校、医院、剧院、场馆、车站、宾馆、集贸市场、商场、福利机构等公共建筑的房屋安全责任人定期进行房屋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 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积极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组织的房屋安全普查、房屋安全检查等活动。
第三章 房屋安全鉴定管理
第十二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立房屋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市房屋安全鉴定的行业管理。
第十三条 从事房屋安全鉴定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设备,并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房屋安全鉴定人员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备案及人员培训办法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另行制定。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应当客观、真实反映房屋安全状况。鉴定的程序、方法和鉴定报告,应当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其出具的鉴定报告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对鉴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行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信息包括鉴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和诚信经营的情况、受表彰或因违法被通报查处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及时委托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一)房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有明显下沉、裂缝、变形、腐蚀等现象的;
(二)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继续使用的;
(三)自然灾害以及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房屋主体结构损坏的;
(四)需要拆改房屋主体或者承重结构、改变房屋使用功能或者明显加大房屋荷载的;
(五)既有建筑幕墙自竣工验收交付每使用满十年,或者面板、连接构件或者局部墙面等出现异常变形、脱落、爆裂现象的;
(六)其他可能危害房屋安全需要鉴定的情形。
第十六条 进行地下设施、桩基、深基坑、爆破及降低地下水位等施工,可能对周边房屋造成损坏的,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前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施工影响鉴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及时将鉴定报告报送建设单位和房屋安全责任人,建设单位应当依据鉴定报告,结合实际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七条 房屋安全责任人、建设单位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时,应签订委托鉴定合同。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
第十八条 鉴定委托人对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可按照合同约定办理。
第四章 危险房屋治理
第十九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房屋安全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危险房屋、重要公共建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业内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房屋安全隐患,应当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及时治理,并书面通报房屋所在地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第二十条 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定期对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房屋出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并向房屋所在地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在对房屋进行安全巡查时,发现房屋出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告知房屋安全责任人,并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及时处置。在巡查中发现房屋安全责任人实施影响房屋安全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及时将鉴定报告送达房屋安全责任人,并报送房屋所在地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接到鉴定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房屋安全责任人发出《危险房屋治理通知书》,同时抄送房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治理危险房屋。
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及时对危险房屋采取治理措施,相邻权利人应当依法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条 对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进行处理:
(一)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
(二)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的房屋。
(三)停止使用。适用于已无修缮价值,暂时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
(四)整体拆除。适用于整幢危险且无修缮价值,需立即拆除的房屋。
第二十三条 对鉴定属于危险房屋不能继续使用的,不得居住、转让、出租或者用作生产经营场所。
对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设置明显的危险房屋标志并及时消除隐患;对暂不能排险解危的危险房屋,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 对已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成片房屋,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及时向房屋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具体处理方案。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危旧房屋相对集中的区域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旧房屋改造。暂时不能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的零散危旧房屋,应当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第二十五条 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建立危险房屋管理档案,对发现的危险房屋进行登记,掌握房屋安全责任人、房屋安全隐患的基本状况等相关信息,并对危险房屋修缮加固和排险的结果进行检查、记录。
第二十六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房屋安全应急抢险体系,编制房屋安全应急抢险预案,储备抢险救援物资和装备器材。
第二十七条 房屋出现突发性险情的,房屋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抢险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八条 房屋安全责任人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房屋安全管理相关义务,造成事故或者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鉴定机构存在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将其纳入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黑名单,两年内不再予以备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房屋安全鉴定人员,三年内不得在本市从事房屋安全鉴定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申请备案时提交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的;
(二)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
(三)未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出具鉴定报告的;
(四)将安全房屋鉴定为存在安全隐患房屋的;将存在安全隐患房屋鉴定为安全房屋,并在鉴定报告有效时限内发生事故的;
(五)未按照规定履行鉴定报告报送备案等义务的;
(六)存在其他严重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行为的。
第三十条 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房屋安全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9年11月1日起试行。
一、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贵阳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和《贵阳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自房屋租赁合同签...
第一条 为加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商品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当地的城乡规划网可以下载。
临沂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 2007 年 8 月 21 日以临政办发〔 2007〕 85 号印发《临沂市城市房屋安全 管理办法》 临沂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房屋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促进房屋的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
哈尔滨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 168 号 哈尔滨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已经 2007 年 8 月 22 日市人民政府 第 12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
第四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应当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监督管理;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负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市、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协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好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七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在政府批准年度城市建设计划时,采取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等多种方式将计划涉及的拆迁范围及有关事宜向社会公告。
第八条 拆迁房屋依法实施房屋拆迁许可证制度。
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房屋拆迁申请报告;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备案登记证明;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五)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六)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或财政部门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前款第五项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包括拆迁范围及范围内房屋基本情况、拆迁方式、拆除施工的安全责任及经济责任、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落实情况、拆迁期限、补偿方式及奖励办法、安置用房和周转用房的落实情况;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有关合法文书。
第九条 申请拆迁的单位用于拆迁补偿安置的存款金额与安置用房价值之和不得低于补偿安置资金总额。
经批准实施分期拆迁的,用于各期拆迁补偿安置的存款金额与安置用房价值之和不得低于该期补偿安置资金总额。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应当全部用于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制度,加强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
在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时,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及出具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存款证明的金融机构三方应当签订《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使用监管协议》,并严格按照协议拨付、使用和监管拆迁补偿安置资金。
第十一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拆迁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予以答复。
第十二条 拆迁人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委托具备法人资格并取得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实施拆迁。
拆迁人自行拆迁的,应具有与拆迁规模相适应的拆迁专业人员和组织实施能力。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受委托承担拆迁管理职能的单位不得作为拆迁人,不得接受拆迁委托。
第十三条 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并保证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实施。
第十四条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向被委托的拆迁单位出具委托书,并订立拆迁委托合同。拆迁人应当自拆迁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将拆迁委托合同报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备案。
被委托的拆迁单位不得转让拆迁业务。
第十五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应当将房屋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估价机构等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第十六条 拆迁范围公告后,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下列活动:
(一)新建、扩建、改建、装修房屋及其附属物;
(二)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建立新的房屋租赁关系;
(四)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房屋。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就前款所列事项,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办理的书面通知应当载明暂停期限;暂停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十七条 拆迁人应当在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房屋拆迁。
拆迁人需要延长拆迁期限的,应当在拆迁期限届满前15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拆迁申请,延长暂停期限不得超过1年;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拆迁申请之日起10日内给予答复,并于批准延期之日起5日内将延长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期限书面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八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应载明下列主要内容:
(一)拆迁当事人名称;
(二)拆迁补偿方式;
(三)被拆迁房屋的地址、建筑结构和面积、用途;
(四)实行产权调换的,应载明安置房屋的地址、建筑结构和面积、楼层和房号、交付期限、差价结算方式;
(五)拆迁补偿安置金额、支付方式和期限;
(六)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的搬迁期限和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
(七)违约责任;
(八)拆迁纠纷的解决方式;
(九)拆迁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照协议约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第二十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市、县人民政府裁决。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裁决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裁决申请书;
(二)两次以上拆迁当事人签名盖章或经当地有关部门、单位证明的拆迁协商记录;
(三)相关的权属证明和法律事实依据;
(四)裁决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 裁决机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裁决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予以受理的裁决机构应组织拆迁当事人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裁决机构应在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裁决。
裁决书内容包括:
(一)当事人名称和地址;
(二)提请裁决的事实;
(三)作出裁决结果的依据;
(四)裁决的结果;
(五)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权利;
(六)裁决机构的名称和裁决日期。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本办法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房、周转房的,行政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裁决的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因城市规划调整致使拆迁人不能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或者裁决规定向被拆迁人交付安置房的,拆迁人应在知道规划调整后30日内通知被拆迁人重新协商,并报告拆迁管理部门。
重新协商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当事人可向裁决机构提出申请,由裁决机构依据规定重新裁决。
第二十五条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经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的,应当提前3日通知拆迁当事人。
因强制拆迁发生的搬迁及租用临时安置房屋所需的费用,由拆迁人从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款中扣除。
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二十六条 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的建设项目转让的,应当经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同意,原拆迁补偿安置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受让人。项目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书面通知被拆迁人,并自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条 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应当将拆迁人或承担拆迁补偿安置义务的单位履行补偿安置义务的情况书面通知房产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时,应当审查上述单位履行补偿安置义务的情况。
第三章 拆迁补偿与安置
第二十八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被拆迁人应向拆迁人提供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权证等证明材料。
第二十九条 拆除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补偿,由拆迁人按残存价值参考剩余期限给予补偿。
第三十条 拆迁补偿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除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外,被拆迁人可以选择拆迁补偿方式。
鼓励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
第三十一条 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成新、楼层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被拆迁房屋的区位,依照本市商业、住宅、工业土地级别图和区片划分的结果进行划分。
房屋用途以房屋所有权证上标明的用途为准。房屋所有权证上未标明的,以产权档案记录的用途为准;产权档案未记录的,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用途为准。
房屋建筑面积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或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产权证明文书所注明的房屋建筑面积。
第三十二条 被拆迁房屋已作装修的,除可移动的装修部件、材料外,应当对装修部分进行评估后给予货币补偿。
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装修不予补偿。
第三十三条 被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格低于最低补偿单价的,拆迁人应按最低补偿单价补偿被拆迁人。
第三十四条 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评估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第三十五条 拆迁公益事业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予以重建,经规划部门确认不需重建的,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
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
第三十六条 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迁人应当与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第三十七条 直管公有住宅实行产权调换的房屋超出被拆迁房屋面积的,原承租人应当按成本租金标准支付新增加面积的房租。
直管公有住宅房屋承租人属孤老、孤儿、孤残的,拆迁人应实行产权调换补偿被拆迁人,并适当减免产权调换差价,承租人应就产权调换的房屋与被拆迁人重新签订租赁协议。
第三十八条 拆迁下列情况的房屋,被拆迁人他处无住房的,拆迁人应提供安置房实行产权调换,免收被拆迁人应得补偿面积部分的差价,并可适当减免超过应补偿面积部分的差价:
(一)被拆迁人在拆迁时享受民政部门核发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被拆迁人是孤老、孤儿、孤残。
第三十九条 拆迁人拆迁下列房屋前,应制作勘察笔录,并对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其补偿安置方案须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批准:
(一)产权纠纷尚未解决的房屋;
(二)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无人主张产权的房屋。
拆迁上述所列房屋的货币补偿款或产权调换的房屋,由拆迁人到公证机关办理提存公证。
第四十条 拆迁人用于补偿安置的房屋应当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第四十一条 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
被拆迁人不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约定,自行增加搬迁次数的,拆迁人不支付增加的搬迁费用。
被拆迁人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因房屋拆迁需要转学的,由市拆迁管理机构出具有关证明,教育部门根据被拆迁后的实际住址,按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拆迁人按规定将实际发生的费用直接支付给接收入学的学校,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入学。
第四十二条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因产权调换需要临时过渡的,在过渡期内,被拆迁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支付给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支付给房屋承租人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其余的临时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拆迁人。
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临时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实行货币补偿的,拆迁人一次性支付给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十三条 办公、工业用房拆迁实行货币补偿,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应当一次性支付6个月的停产停业补偿费;铺面、旅馆和其他用房拆迁实行货币补偿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应当一次性支付3个月的停产停业补偿费。
实行产权调换的,拆迁人支付停产停业补偿费的期限按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过渡期计。
第四十四条 被拆迁人在房屋拆迁公告公布前自行将住宅改作铺面,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具有在该房屋经营的工商营业手续和税务登记手续(属划拨用地的还应按规定交纳土地收益金),拆迁人可按铺面标准一次性支付三个月的停产停业补偿费。该房屋的拆迁补偿仍按住宅标准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对第四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和本条前款规定的费用归属,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支付给承租人。
第四十五条 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限,周转房的使用人应当按时腾退周转房。
因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对自行安排住处的,应当自逾期之月起6个月以内加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逾期6个月以上的,按三倍支付。
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应当自逾期之月起6个月以内的,由拆迁人支付给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逾期6个月以上的,加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十六条 被拆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搬迁的,拆迁人可以给予奖励。被拆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且选择货币补偿的,拆迁人可适当提高奖励。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拆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拆迁,并可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拆迁人擅自降低补偿安置标准或者缩小补偿安置范围的,按应补偿安置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处以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者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二)拆迁人在过渡期限内不按规定支付给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补偿费的,按应支付上述费用总额的3%处以罚款。
第四十八条 拆迁人未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金分期到位的时间提供补偿安置资金的,由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拆迁,限期提供资金证明,并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后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或者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外独立工矿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实行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有关房屋拆迁评估的具体办法、最低补偿单价、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停产停业补偿费的标准,按市人民政府另行公布的《南宁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管理规定(试行)》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1997年9月23日颁布实施的《南宁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本办法实施前已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不适用本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满足政府决策及公众环境知情权益的要求,推进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办法。
湖北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适用本办法。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管理工作。
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受不利气象、水文等条件影响可能引起的水环境质量异常变化,如三峡库区、丹江库区、清江库区、汉江干流及支流、长江支流以及其他湖泊、水库可能发生的“水华”现象。
(二)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可能引起的环境空气质量异常变化,如浮尘、灰霾以及其它极端天气可能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异常变化。
(四)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环境质量异常变化。
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
(一)“水华”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
在“水华”易发时期(汉江干流及支流、长江支流在每年的1—4月,三峡库区及其支流、丹江库区、清江库区以及其它湖泊、水库在每年的2—10月),不同水域根据各自警示值启动预警预报。
汉江干流(已建水质自动监测站)
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适时发布汉江“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汉江“水华”的预警预报警示值:
1、天气持续多云至晴天、阳光充足、且近期无冷空气影响,
2、水温≥8℃,
3、pH>8.0,
4、流速≤0.8米/秒,
5、流量<500立方米/秒;若以上因子连续2天处于警示值,且溶解氧(DO)>12毫克/升或溶解氧(DO)饱和百分率升高至95%以上,色度>15度,同时pH值较前一天同期升高了0.2以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升高了1.0毫克/升以上,未来天气依然为晴天至多云,应启动预警预报,发布汉江“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
三峡库区及其支流、丹江库区、清江库区以及其它湖泊、水库(未建水质自动监测站)
对于三峡库区及其支流未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水华”敏感水域,应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和气象条件,适时发布“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
在2—4、9、10月期间“水华”的预警预报警示值:
1、天气持续多云至晴天、阳光充足、且近期无冷空气影响,
2、水温≥8℃,
3、pH>8.0,
4、溶解氧(DO)>10毫克/升或溶解氧(DO)饱和百分率升高至95%以上;与上年同期正常水质时比较,pH值升高了0.2以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升高了1.0毫克/升以上,且未来天气依然为晴天至多云,应启动预警预报,发布“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
在5—8月期间“水华”的预警预报警示值:
1、天气持续多云至晴天、阳光充足、且近期无冷空气影响,
2、水温20—30℃,
3、pH>8.0,
4、溶解氧(DO)>10毫克/升或溶解氧(DO)饱和百分率升高至95%以上;与上年同期正常水质时比较,pH值升高了0.5以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升高了1.0毫克/升以上,且未来天气依然为晴天至多云,应启动预警预报,发布“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
汉江支流和其它长江支流(未建水质自动监测站)
对于汉江支流和其它长江支流未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水华”敏感水域,应结合实验室监测结果和水温、气象条件,适时发布“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水华”的预警预报警示值:
1、天气持续多云至晴天、阳光充足、且近期无冷空气影响,
2、水温≥8℃,
3、pH>8.0,
4、溶解氧(DO)>12毫克/升或溶解氧(DO)饱和百分率升高至95%以上;与上年同期正常水质时比较,pH值升高了0.2以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升高了1.0毫克/升以上,且未来天气依然为晴天至多云,则达到警示值,应发布“水华”的预警预报信息。
(二)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
1、连续两天空气污染指数在105至110之间,或当日空气污染指数大于110,并有上升趋势,后期以晴天至多云、静风天气为主,环境空气质量可能继续出现污染,应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
2、当日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小时均值浓度在某一时段出现突然上升的变化,在2小时内上升0.200毫克/立方米以上,同时天气预报报告上风向地区(我国北方城市)出现沙尘天气,则环境空气质量可能因浮尘天气影响出现污染,应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
3、春节及其它重大节假日期间由于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等会污染环境空气的活动,在2小时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浓度上升了100%,应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启动条件: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上游发生各类可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事件,水质发生一个类别以上的变化且超过水环境功能要求,立即启动预警预报工作。
(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接到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监测响应指令后,立即启动应急监测。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积极开展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可能发生的环境质量状况异常变化。当环境质量发生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开展预警预报工作,并将相关情况上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监测机构。
(一)在“水华”现象易发时期,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对辖区内重点流域开展预警监测,每周巡检一次,同时监测水温、pH、溶解氧(DO)和高锰酸盐指数。当监测结果达到预警预报警示值,应开展预警监测,每两天监测一次水温、pH、溶解氧(DO)和高锰酸盐指数,同时及时向上级环境监测部门报送监测结果。当发生“水华”现象时,按“水华”应急监测要求,对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悬浮物、电导率、流速、藻密度及优势种群共11个水华监测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每两天监测一次。
(二)按要求开展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受不利气象条件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引起环境空气质量异常变化时,应加大环境预警监测力度,及时报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当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启动后,各相关市、州环境监测机构在执行例行日报(13时)制度的同时,每天09时、17时各发布一次小时均值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当出现大范围空气质量异常波动,或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处于中度污染以上级别时,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相关市环境监测站联合开展污染现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分析,并结合相关区域气象信息进行短期预测,并在执行例行日报(13时)制度的同时,每天09时、17时各发布一次小时均值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三)按要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执行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制度。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上游发生各类可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事件时,及时开展水质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水文条件,预测水源地可能受到影响的程度和时间,及时提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报告。
(四)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环境监测机构应争取于1小时之内做好实施采样与监测的一切准备工作,快速赶赴现场,合理布设监测点位,开展应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事发地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和变化趋势,及时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提交环境质量预警报告。
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编制辖区内环境质量预警报告,上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汇总分析各地报告并编制全省环境质量预警报告,上报省环境保护厅。
环境质量预警报告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当环境质量恢复正常水平时,及时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当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天保持为优,同时未来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应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为优的预报信息(神农架林区除外)。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做好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的趋势分析,及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趋势分析报告。
预警预报信息以预警快报的形式发布,其内容包括:环境质量异常变化受影响的区域、时段、特征污染因子、污染情况评价、污染原因分析、趋势预判等,同时描述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方案。
各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区域、省辖城市环境质量预报系统,有条件的城市要率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日常预报工作。
各地应加快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和联网,建立环境质量实时发布系统。
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纳入环保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上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下级环保部门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指导。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海府〔2008〕9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经研究,现将《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口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