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社团地址 | 贵州 |
---|---|---|---|
依托单位 | 贵州民族大学 |
工程中心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主持中心全面工作;副主任2名,负责中心日常工作、技术发展和对外联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勘测及技术应用三个研究室。中心领导成员应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熟悉相关行业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及社会活动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贵州地区特有的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有:
方向一:常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以贵州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出发,紧密结合贵州地区防灾减灾需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贵州地区浅表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分布状况、评价与预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工作重点为:泥石流、滑坡、塌方、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的监测与防控机制。
方向二: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针对贵州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贵州地区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防控新技术在城市建设、水库大坝、矿山开发、高速公路、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方向三:少数民族居住地环境影响评价
在贵州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优势上,通过对贵州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形成机理的深入了解,从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居住地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保护、恢复以及重建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居住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100433B
没有国标,只有重庆市的一个标准。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
论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防治工程技术目前主要采用支撑体系、改良体系、锚固体系、排水体系、减载与反压体系和复合体系。探讨了每种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列举了部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不当,使工程失效或失败的例子并分析了原因。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简介
贵州省教育厅地质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于科技实力雄厚的贵州民族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队伍,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于2013年9月通过贵州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建立。
“工程中心”根据贵州环境地质灾害特点,整合本校优势资源,拟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智能监控系统及其预测预警技术、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3个方面进行攻关研发、系统集成、技术配套及工程化应用。同时,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将“工程中心”建成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科技创新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教服务中心。
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内容
环境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预报及防治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领域,“工程中心”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特有地质地貌为追踪目标,协调“人-地-生”关系,从地质灾害防治、智能监控系统和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三个方面作为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发
① 通过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地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野外调查等手段,对工程建筑、水库大坝、矿山开发、交通建设导致的地质体变形、位移进行定点观察。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为全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动态跟踪、实时监控、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② 综合考虑,全面规划,遵循标本兼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在不同的季节选择重点区域、重点地段进行地质灾害预测、防治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有效治理。
2.智能监控系统及其预测预警研究与应用
地质灾害预测的基础是充分掌握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活动规律,运用科学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①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预测
基于GIS的统计分析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并借助相关统计分析软件,解决危险性评价中因子的选择、异质数据合并和各数据层叠加的权重问题,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精度和效率。采用地质灾害确定性系数的方法,开展研究区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建立逻辑统计分析预测模型,采用均质网格划分,实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空间定量评价。
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利用3G技术、自动化监测结合软件处理技术,开展预报预警大型地质灾害的研究,即“传感网”研究。应用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地质灾害系统监测点,主要由各监测参数设置的一体化监测站设备、现地通信设备、用户自建的监控中心配合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的监测与数据汇集平台、多种多样的用户终端信息设备及应用软件等主要部分组成。
3.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开发滑坡、不稳定斜坡与泥石流等环境工程治理技术,如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新型高效湿地工程技术、矿山治理技术等,为地质环境评价、保护、恢复以及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三、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运行机制
“工程中心”根据发展目标与职能要求,设立技术委员会和常设机构,实行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2100433B
2020年7月8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贵阳对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的贵州省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验收.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质询等方式,一致认为,“工程中心”按建设任务要求,开展了中心基础建设、人才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出、经济效益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设,较好完成了任务书的指标;围绕贵州山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生态治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丰富的科技成果,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在贵州省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警、山地地质灾害生态治理等方面成果突出、特色明显、转化应用效果显著,为贵州省的减灾防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