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关于控制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 发布单位 | 上海市政府 |
---|---|---|---|
发布时间 | 1987年1月7日 | 性 质 | 行政规定 |
(1987年1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国务院已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下简称《方案》),按《方案》要求,到二○○○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千三百万人左右,中心城人口控制在每平方公里二万人左右。自一九八一年以来,本市人口机械变动进入了持续增长的阶段。到一九八五年底,全市人口已达一千二百十六万七千人,其中市区为六百九十八万三千人。据预测:“七五”期间,全市人口机械变动将出现新的增长高峰,如不采取措施,本市人口规模将难以控制在《方案》中提出的要求指标之内。为此,提出如下试行规定:
一、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指导思想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本市人口必将有一定数量的机械增长。根据上海城市人口的实际情况,人口的迁移必须做到既有利于上海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搞活服务,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又要防止本市人口的盲目膨胀。要贯彻宽严有别、有进有出、突出重点、分层控制的原则,凡本市紧缺的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迁入应该从宽,对一般人员的迁入应该从严;对迁入卫星城和郊县城镇的从宽,迁入中心城(二百六十一平方公里,下同)的从严,尤其是人口稠密的老市区更应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市外各类人员(包括地方离休退休干部、军队干部复员转业、随军家属等)迁入上海,特别是迁入市区的标准,凡不符合标准的,不准入户。
二、建立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联席会议制度
目前,有权审批人口迁入上海的机构多达十六个部门,审批权限过于分散,掌握标准宽严不一,缺乏综合控制和平衡协调。为改变这种不利于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状况,决定今后集中由市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民政局、高教局等五个单位审批,并在市政府领导下,由一位副市长主持,市规划委和市公安局负责人协助主持,建立有市规划委、市计委、市编委、市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民政局、高教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工作挂靠在市公安局。它的任务主要是:统筹规划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指标和布局安排,并分解到各部门;研究人口迁移中的有关政策;协调各部门在审批中的有关问题;监督各部门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
三、将人口机械增长控制指标纳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近年来,本市人口机械增长过猛与缺乏计划控制有关。为了保证《方案》提出的二○○○年人口控制规模的实施,应该有年度的控制指标。为此,要把联席会议决定的年度人口机械增长的计划指标列入全市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城市人口机械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年度计划指标执行,不得任意突破。
市公安局每年度要按人口特别稠密的八十一平方公里、老市区一百四十九平方公里、中心城二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卫星城和郊县城镇四个层次统计人口密度变化情况送市统计局,正式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项目的序列加以反映,并报联席会议,以考核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执行的效果,并据以制订下一年度的计划指标。
四、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几项具体规定
(一)成建制单位一般不予迁入本市,凡必须来上海的,对十人以上的单位由市公安局审查,市规划委的办事机构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十人以下的单位由市公安局审批,报市规划委备案。经批准同意后,应安排在卫星城和郊县城镇,如有特殊情况非迁入中心城不可的,应安排在新划市区的范围内。
对批准进入上海的成建制单位的各类人员,及经费渠道不属于本市的单位从外地新调入上海的各类人员,应由有关单位向财政部门按人缴纳城市建设费,进入郊县城镇的缴纳一万元,进入新划市区的缴纳二万元,进入老市区的缴纳四万元,具体缴纳办法另订。
(二)军队干休所原则上不要设在上海,凡今后必须在本市新建的,应由驻沪部队报请市规划委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经批准后的军队干休所应建在郊县。在原来由部队使用的市区范围内的场地上新建和扩建军队干休所的,应按有关规定征收城市建设费,如属老市区范围的加倍收费。
对进入军队干休所的离休干部、随迁家属和子女应分别通过市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三)军队家属随军要严格按规定随进随出,随军家属迁入本市必须同时符合总政治部规定的十五年军龄以上、营职以上两条标准。
军队干部转业迁入本市的,必须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和“京、津、沪三市从严控制”精神,严格按照市军转办提出的六项规定执行。
(四)人才引进要严格掌握条件,凡本市紧缺的,尤其是新建、扩建的重点企业、重点工程、新兴尖端科学及文教、卫生等部门所需的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迁入,可以适当放宽,对一般专业技术人员迁入应该从严。
(五)今后高校、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等统一分配人员,以及社会招工,经考试录取后,应尽量多安排一部分到卫星城或郊县的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工作。
(六)刑满释放人员,在服刑前系在外地的上海市属单位的职工,或家居市区工作在郊县的市属、县属单位的职工,在刑满释放后,原户口所在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在指定地区给予入户,符合就业条件的应由原单位适当安排;对安置确有困难的则由原单位所在地区安排。
(七)严禁在中心城新建大中型的工业项目和其他生产性项目。
1、图形中排风道在哪里画呢?如果在表格输,应该在哪项中输呢 在表格输入中不管在哪里输入都是一样的,只要工程量输入正确就可以,为了便于识别可以在名称中添加识别性文字。 2、图形中门窗必须要精确布置吗,会...
按照设计走,图上画的板底受力筋伸到了支座外边线也按设计
础梁顶标高与筏板基础一平,就套满堂基础(无梁式)。若基础梁顶标高高于筏板基础,就要套有梁式满堂基础。
上海市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在建 工程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安全,根据国家和本 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 5 米的基坑或深 度虽未超过 5 米,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基底加固、降水、土方 开挖等内容。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深基坑工程前期准备、勘 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设交通委)是 本市深基坑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 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 (以下简 称市建管办)负责本市深基坑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 负责所辖区域内深基 坑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级建设工程安全、 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
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 .txt 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 而是在一起 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你在看别人的同时, 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要走好明天的路, 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 2010 年 02月 20日 16 时 09 分 57 主题分类 : 建设建筑 “电网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的通知 沪府发 [2010]3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快本市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等法律法规,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重府发[1994]51号
【发布日期】1994-03-22
【生效日期】1994-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
(重府发〔1994〕51号1994年3月22日)
为了保证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减轻人口机械增长过快给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增加的负担,使人口机械增长速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现就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事宜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范围。凡从市外或市属县(市)及万盛区、双桥区调(迁)入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以下简称市区)的常住户口人口均纳入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范围。包括:
(一)招收和调入的国家干部、工人(含农场职工、军队无军籍人员)及随调(迁)家属;
(二)迁入的职工居民家属(含配偶、父母、子女、亲友、抱养小孩和弃婴);
(三)大中专院校和技工校招收和入校新生;
(四)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
(五)迁入的科技、普教、劳改劳教场所的干部、家属及煤矿井下工人家属;
(六)城镇职工退休后按政策照顾招收的农村子女;
(七)异地安置的军队(含无军籍人员)离退休干部及随调(迁)家属;
(八)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迁)家属;接收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及志原兵;
(九)随军家属;
(十)成建制单位迁入人员;
(十一)驻渝办事机构人员;
(十二)农村或农场的农业户口迁入人员;
(十三)落实政策回市区人员;
(十四)侨汇购房和华侨投资照顾亲属入户;
(十五)归国定居华侨。
二、人口机械增长实行统一管理,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发展计划。全市的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由市计委下达并组织实施。市委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会同公安、人事、劳动、粮食生平部门编制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的中、长期计划和分区、分部门的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到各区和有关部门执行。调(迁)人员的审批程序仍按原渠道办理。各审批部门必须严格按国家政策和市下达的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进行审批,不得突破。
三、实行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卡制度。《重庆市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卡》由市计委统一印制,公安、粮食部门凭指标卡办理户口、粮食关系,无指标卡的不予办理。
四、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管理目的是控制人口机械增长总量,提高迁入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的结构。从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各审批部门应优先审批调入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高级技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的工人。对中专以下(不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一般干部,普通工种工人和中级以处(不含中级)技工原则上不予批准进入市区(按现行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接收和需要照顾的人员除外)。
五、经市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区外调(迁)入市区的下列人员,应缴纳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
(一)调入市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随调(迁)家属。
(二)调入驻市区部队单位和无军籍人员及随迁子女。
(三)调入市区农场的职工和随调配偶及随调(迁)家属。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市区范围外招收需转户粮关系的干部、工人。
(五)配偶或家庭不在渝的外地来渝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
(六)分配计划下达后,接收入学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技工学校毕业生。
(七)国家分配计划下达后,增加接收的入学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生。
(八)接收录、聘用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大中专学校自费毕业生和委托培养毕业生及定向生。
(九)成建制迁入人员及随迁家属。
(十)迁入市区农村或农场的农业户口人员(退“农迁农”)。
(十一)科技干部家属、劳动劳教场所干部家属、煤矿井下工人家属迁入的“农转非”人员。
(十二)侨汇购房和华侨投资照顾亲属入户人员。
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凡符合下列条件调(迁)入市区的人员,免收城市机械增长增容费:
(一)经有关部门审批的解决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分居达十年以上)职工及其随迁的符合计划生育的未成提子女,落实政策、家居农村的老工人退休后照顾招收的子女调(迁)入市区的人员。
(二)经批准来市安置、家庭基础(指父母、配偶和子女)在市的离、退休人员(含部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人员)以及符合随调(迁)条件的配偶;市区离退休人员以及孤寡老人身边确实没有子女,按规定允许一个子女来身边照顾的;在外地无人照顾来市投靠直系亲属的老人。
(三)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迁)家属;驻市区部队符合随军条件的家属;市区参军回市区的复退军人;回市区原籍安置的转业志愿兵;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
(四)符合政策经批准调(迁)回市区,现家庭基础仍在市区的支边内调、离退休、退学、境外就业人员,寄养在外地的未成年儿童以及劳改释放、解除劳教、少管人员。
(五)按国家计划统一录取、分配的普通大中专及技工学校的新生和毕业生;出国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六)经批准调进市任现职副局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按国家规定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含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及其符合政策随调(迁)的配偶子女,以及已在市区工作的上述人员因夫妻分居被批准调、迁(转)入市区的配偶和会合计划生育未成年子女。
(七)海外华侨、港澳台胞在市区投资办企业,按有关政策办理入户的人员;经批准回市区定居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
(八)有特殊情况经批准需减免增容费的人员。
七、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收费标准为市中区每人1.5万元,其余六个区每人1万元,随迁家属减半征收。
八、城市人口机械产长的增容费,由市计委代收。收取的增容费全部存入“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基金”专户,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不切块,不分成,重点用于我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民政等方面社会事业的建设。人口机械增长管理所需正常经费按所收经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增容费的使用,由市计委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项目按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管理。
九、有关实施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管理和征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市计委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十、为了加强对机械人口增长计划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市计委、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人口机械增长联系会制度,协调有关政策,及时解决本通知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十一、本通知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过去有关规定如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
十二、本通知由市计委负责解释。
【发布单位】813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厦门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暂行规定
(1990年11月12日厦府〔1990〕综210号)
【发布单位】81905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5-06-10
【生效日期】1985-07-01
【失效日期】
【】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试行办法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日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为严格控制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使人口增长计划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根据国务院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成立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调查研究,草拟有关政策或规章,制订全市人口机械增长中、长期规划,提出每年机械净增计划指标分配方案,并督促检查实施,积极反映和报告执行的情况。
第三条凡属迁入广州市的干部、职工,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离休退休干部,部队随军家属或无军籍人员及其随迁家属,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及其他居民(简称迁入广州市的人员),均应按本试行办法管理。
第四条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既要实行统一管理,又要发挥组织、人事、劳动、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政策上要做到宽严有别,对城市四化建设急需的和中央、省、市有明确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人员要放宽,对非急需的人员一般应从严控制。
第五条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拟定人口机械净增控制计划指标时,必须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每年人口机械增长的指导性计划指标和国家每年按政策规定下达给各职能部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考虑省(含中央驻省单位)和广州市组织、人事、劳动、民政、公安和部队等系统的需要,提出具体方案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核平衡后,正式下达各有关单位实施。
省、市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分配指标(含随迁家属人数,下同),制订控制办法,具体组织实施。控制指标应留有余地,如需调整时,省、市各有关部门可提出书面意见,由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统筹调整。
第六条严格控制成建制迁入广州市区的单位和人员:
一、凡非属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内的和四化建设特殊需要的、以及有可能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单位,一律不得迁入广州市区,原已迁出广州市、现在其他地方已有基础设施的单位,原则上不再迁入广州市区。
二、凡申请成建制迁入广州市的单位,应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中央驻省单位还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国家计委批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审批工作,防止多头审批。
三、成建制迁入单位应负责缴纳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按迁入的干部、职工及其随迁家属人数计算,每人缴费人民币一万元。
四、经批准成建制迁入的单位,一般安排到广州市郊区。
五、对现已迁入的单位,要进行一次清理。凡未经批准的,不准入户;符合迁入条件但手续不完备的,可予补办。
第七条严格控制成批调动迁入广州市的人员。凡成批调入广州市人数在二十人以下的,按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和广州市劳动局或人事局审批,二十一人以上的,报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凡成批调入广州市的职工,其随迁家属亦同时计入控制指标,报有关部门审批时,应同时抄送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处级以上干部和中、高级科技专业人员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其他专业人员调进广州市不受指标控制,其配偶及子女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准予随迁。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随迁家属符合进广州条件的,可不受控制指标限制。
第九条严格控制一般干部、职工调入广州市。除按现行政策规定随军、随干调动工作者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家属和特殊用工外,一般不向外省、外地调干、调工。具体办法:
一、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及广州市属各单位招干、招工,一般应在广州市招收。
二、解决干部、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应坚持大城市就中小城市,平原地区就边远地区,一、二线就三线,单身就全家的原则。如家庭基础在广州市区,分居时间较长,确有实际的困难的,应逐步给予解决。家庭基础在外地,本人是生(工作)骨干因工作特殊需要不能调出且分居时间较长的,也可逐步解决。但随迁子女一般不超过二人并占控制指标。
三、家庭基础在广州市、无子女照顾的年老体弱者,可调入一名子女或子女中的一对夫妇。
四、凡超编单位,除特殊需要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外,原则上不从外地调进人员。如属同一系统工作需要调换人员的,应先出后进,保持平衡。
五、凡属照顾性对调的,应坚持先出后进、进出平衡的原则。进多于出的,要受指标限制。
第十条接收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转业志愿兵应坚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则,凡不符合规定的,均不予安置落户。具体办法:
一、凡从广州市区参军或异地参军因家庭情况改变而符合条件进广州市的复退军人,均由广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出具证明,经广州市公安部门复核办理入户手续。
因特殊情况需要从异地参军的复退军人中招工的,应分别经省劳动局、省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或市劳动局、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和广州市公安局共同审批后,由省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或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出具证明到广州市公安、粮食部门办理户粮手续。
二、军队转业干部及其家属进广州市区,应按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有关规定办理。广州市各公安派出所可根据省和广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出具的入户证明办理入户手续。
三、申请迁入广州市区的随军家属,应按中央军委规定的条件和总政治部关于“教育年纪较轻的干部,把家属留在原籍参加生产劳动,不要急于随军”的指示精神办理。驻穗陆、海、空军部队随军家属需迁入广州市区的,分别由驻穗的陆、海、空军师以上(含师)单位的政治机关按中央军委规定条件审核批准后,向广州市有关部门申报,按规定办理入户。
随军家属是干部、工人的,由人事、劳动部门按干部、工人调动的规定办理;属“农转非”或城镇居民的,应向广州市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入户手续。
四、有关部队和地方单位要按有进有出的原则,动员转业复员和调离本市的干部、职工的家属随迁。如不随迁者,调出的干部、职工和军队转业干部不能以照顾夫妻分居为由,再次入广州市。
驻外地部队干部的随军家属不准调进广州市区。
五、无军籍干部,要求调进广州市的地方单位工作,应参照196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纳入转业干部分配计划,由地方分配工作,并办理入户手续。
六、凡调入驻穗的陆、海、空军系统工作的无军籍干部,分别由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海军广州基地政治部、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参照从外地调入干部条件审批,经广州市公安部门复核后办理入户手续。无军籍职工,则由所在部队报省劳动部门批准后办理调工手续。
第十一条地方和军队退休离休干部及其随迁家属进广州市区,应严格按照国务院1980年颁发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年颁发的《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1983年转发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商业部、国家计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离休干部跨省安置的补充规定》和民政部、总政治部1983年《关于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以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1984年《关于外省、市、区离休干部来我省安置的具体办法》等规定办理。符合规定随迁的配偶、子女,如没有工作的可随迁,在职的应分别报经人事、劳动部门按有关规定审批。陆、海、空军在广州市的干休所保留军籍的干部的随军家属,有工作的按干部、职工调动办理,没有工作又符合随迁条件的凭陆、海、空军军以上(含军)单位的政治部证明到干休所驻地的派出所申请入户。
外地退休的干部和职工,本人非独身在外地工作,家庭基础(指配偶和子女)不在广州市区者,不得迁入。
第十二条严格控制外省、外地驻穗机构,未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设立。经批准设立的,应按规定配备人员,不得超编。在编人员均申报集体常住户口,不得迁入或转为家庭户口。其所需的一般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不得从外地调进。在广州市内招聘的,可不受编制人数限制。如调换人员,应先出后进。驻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广州市内招聘的除外)不得以照顾夫妻关系为由,把配偶调入广州市,也不得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随迁来广州市。外省、外地来广州市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等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一律申报暂住户口。
对现已设立的外省、外地驻穗机构,要进行一次清理。凡未经批准的,要补办申报审批手续;不必要设立的,应予撤销。
第十三条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投靠在广州市的亲属生活、农村人口与广州市人口结婚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农村和城镇公安派出所对未持有广州市公安部门发出的“准予迁入证明”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其户口迁往广州市或强行注销其原在当地的户口。
第十四条对广州市区征用土地后批准“农转非”人口,除有正当理由和居住条件,一般不得向市中心区内移居。
第十五条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有关规定,凡违反规定的,公安、粮食部门有权拒绝办理户粮关系,并责令其返回原迁出地。对弄虚作假、以谋私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本试行办法从1985年7月1日起施行,并授予广州市人民政府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