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树姿优美,既可用作庭院、公园绿地的美化,也可用来盆栽观赏。紫荆性喜阳光,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涝。
紫荆管理较粗放,在夏季生长期间,可剪去根叶及过细过密枝条,冬季需将1年生或2年生的长枝适当短截(留枝长10cm),去除病虫枝、过密枝。秋季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或适当施氮、磷、钾复合肥料。苗期需及时剪除萌蘖和主干1.5m以下的分枝,第一年冬、春可出圃定植,定植后第二年可开花。
紫荆的繁殖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等均可,但以播种为主。
9-10月收集成熟荚果,取出种子,埋于干沙中置阴凉处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这样才做到苗齐苗壮。用60℃温水浸泡种子,水凉后继续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换凉水一次,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15℃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浇1次至2次,待露白后播于苗床,2周可齐苗,出苗后适当间苗。4片真叶时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为便于管理,栽植实行宽窄行,宽行60cm,窄行40cm,株距30cm-40cm。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护越冬。
紫荆根部易产生根蘖。秋季10月份或春季发芽前用利刀断叶苗和母株连接的侧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应假植保护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开花。
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以春季3-4月较好。空中压条法可选1-2年生枝条,用利刀刻伤并环剥树皮1.5cm左右,露出木质部,将生根粉液(按说明稀释)涂在刻伤部位上方3cm左右,待干后用筒状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装满疏松园土,浇水后两头扎紧即可。一月后检查,如土过干可补水保湿,生根后剪下另植。灌丛型树可选外围较细软、1-2年生枝条将基部刻伤,涂以生根粉液,急弯后埋入土中,上压砖石固定,顶梢可用棍支撑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条当年不生根,可继续埋压,第二年可生根。
产于中国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
土肥水巨紫荆成活后,科学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对其生长开花影响明显。巨紫荆发芽后枝条速生期正值春末夏初干旱期,此期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地面蒸发量大,缺水会明显影响植株生长。此期应根据土壤含水状况及时补充水分...
移植宜在早春2-3月进行。小苗需多带宿土,大苗要带土球。温室盆栽,春、夏水分宜充足,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避免阳光直晒。秋、冬应稍干燥。生长期施液肥1-2次。此花在亚热带、长江流域盆栽,冬季应入温室越...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生于海拔600-1900m的山谷、溪边疏林或密林中。
乔木,高6-27m,胸径约20cm;树皮灰色;当年生小枝红色,干后呈褐红色,有多而密的小皮孔。
叶纸质,菱状卵形,长5-9cm,宽3-5cm,先端长渐尖,基部钝三角形,两侧不对称,两面常被白粉,尤以上面较多,下面基部脉腋间常有少数短柔毛;叶柄细小,长约1cm或过之,两端稍膨大。
总状花序长3-5cm,有花数至十余朵;花梗纤细,长约1cm。花未见。
荚果紫红色,干后呈红褐色,狭长圆形,极压扁,长6-9cm,宽1.3-1.7cm,两端略尖,先端具2-3mm长的细尖喙;翅较狭,宽不及1mm;果颈长约5mm;果梗长1-1.5cm;种子2-5颗,阔卵圆形,长约6mm,宽约5mm,压扁,黑褐色,表面光滑。果期9-11月。
。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适宜生于疏松、肥沃土壤繁殖播种繁殖等。
宜在庭院、公园、景区作观赏树,可孤植于草坪、林缘、门前,亦可与阔叶树混植作景观林。
安徽农学通报, 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24) 105 珍稀乡土树种巨紫荆及其栽培技术 潘建利 吴银芳 (歙县北岸镇林业工作站, 安徽歙县 245200) 摘 要:巨紫荆又名满条红、 罗钱树、天目紫荆,为我国特产。 因其叶形似桑, 树皮黑褐色, 故在黄山、大别山等地也 称乌桑。它不仅树体高大, 树形美观,观赏性佳, 其材质优良, 坚重致密,抗腐性好, 且树皮、花、枝、根、木材均可入 药,经济价值较高。 分析了巨紫荆的主要形态特性与生长习性, 介绍了巨紫荆的栽培管理技术, 主要包括:苗木繁 殖、造林与管护、 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巨紫荆;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 (2012)24-105-002 巨紫荆为我国特有树种, 其材质坚硬, 边材白色, 心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