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广西腾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成立时间 | 2018年08月31日 |
---|---|---|---|
总部地点 | 柳州市桂中大道84号东祥福苑B区20号 |
关于奖励及有关费用支出的规定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全体员工创收经济工作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全面完成预定经济目标,根据上级有关经济工作指示精神,我公司按照“三个 有利于”标准制定公司提成奖励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业务提成方面(局里工程及市重点工程除外) (一)提成奖励总额按业务量的 3-30%提取,提取比例参照该业务纯利 润进行。 1、纯利润在 15%(含 15%)以下不予提取; 2、纯利润在 15%-20%(含 20%)按业务量的 3-4%提取; 3、纯利润在 20%-30%(含 30%)按业务量的 5-6%提取; 4、纯利润在 30%—40%(含 40%)的按业务量的 7-8%提取; 5、纯利润在 40%—50%(含 50%)的按业务量的 9-12%提取; 6、纯利润在 50%—60%(含 60%)的按业务量的 13-17%提取; 7、纯利润在 60%—70%(含 70%)的按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规章制度 总则 1、 为规范公司和员工的行为,维护公司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 益,根据《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 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和普通员工;包括试用工和正式工;对特殊职位的员工 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 员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 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劳动权利,同时应当履行完成 劳动任务、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职业道德等劳动义务 第一章员工守则 第一条 工作时间 1、 每天上班时间为八点整,中午下班时间为十二点整,下 午上班时间是两点整,下班时间为六点整,工地下午下 班时间为五点半。 2、 上班 15分钟以后到达,视为迟到,下班 15分钟以前离 开,视为早退。以月为计算单位,第一次迟到早退扣款 元,第二次迟到早退扣款 元;第三次迟到早退
玉林文化广场新添枫树林
近日,玉林市园林局组织园林施工人员抢抓春季植树好时机,在玉林文化广场种植173株三角枫枫树,以此提升广场绿化景观效果,一片名副其实的“枫树林”呈现在了市民面前。 据了解,作为玉林城区居民休闲娱乐重要场所的玉林文化广场,原有的绿化景观采用的是乔灌木结合、地被植物与花卉结合的原生态式栽植方法,绿化植物错落有致,五彩缤纷。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广场管理所在广场内划出三大块场地添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空气净化作用明显,观赏效果突出的“三角枫”枫树,使其与原有绿化景观、广场雕塑及周边建筑物融为一体、形成具有观赏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广场,供市民休闲娱乐。
广西造福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施工、养护为一体的南宁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公司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东州路2号中海雍翠峰8栋703室。
企业秉承“艰苦奋斗、诚信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发创新,做到有园林绿化就有造福、用行动造福人民的感恩品牌。
广西造福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来承建了项目近百项,绿植花卉租摆一百多家。业务范围涵盖景观设计、绿化工程、绿植花卉出租、亮化照明工程、防腐木工程、园林水景喷泉工程、绿化养护管理、苗木销售等;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景观绿化项目方案。
广西造福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奋飞广场园林景观工程、御景湾园林景观工程、新悦园林景观工程、阳光新苑园林景观工程、南湖园林景观工程等。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南宁十佳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之一。证明材料来自官网。2100433B
三街镇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的一个镇,距桂林市区23公里。
镇南门
双层城门的內拱
镇南门顶沿的浮雕
拱北门
东胜门
残剩城墙
三街镇在1954年以前,是灵川县的县治所在地。灵川自唐代初期建县,至今已有1350多年。三街古城作为一座封闭式的城池,建有五个城门,这是有别于其他古城的。
三街四座城门的命名,据先生考证,为明成化五年(1469年)广西巡按监察御史袁凯督建灵川石城即将完工时,召集众乡绅议定:东门取“东胜”,是为纪念当年县医学训导陆汉率乡民东出奋勇杀贼,夺回被流寇掠走的众多人、畜,大胜后贼人不敢再犯;西门曰“西化”,为纪念明天顺七年(1463年)知县曾铎到任后,每月十五,便召集西边六峒各瑶寨的寨佬于西门外开导,恩威并施,数年间各峒瑶民向化,四境安居乐业;南门取“镇南”,为门对南面之尧山,巍然屹立,为一方巨镇;北门叫“拱北”,取尊君之意。而建于古城东南方向的小南门,一反建城“四向四门”的规制而修建了五个城门,缘由主要有二:1.县治迁来之前,三街东厢一带由于临近漓江大码头,早已形成闹市,南边的狮象、普贤、正义、双潭等地的百姓常到此谋生,是为交通要道;2.文庙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迁现址,大门正对贤路街的小南门,按风水学说,这是为文庙留出的通气之道。看来当年的灵川知县,还是比较爱民和尊孔的。
自三街开埠以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文人墨客、巨贾富商,一般多在东门的码头上下船并出入城;城内百姓娶亲,花轿抬着新娘也是从东门入。街上老人过世,城北的出南门,城南的出北门,要在城内周游一圈;明清及以前,灵川县衙处决罪犯,均为推出西门押送刑场斩首。是故,三街古城内百姓的风俗是:喜事东门进,白事南门、北门出,处决犯人出西门。
现尚存三座城门:镇南门、东胜门和拱北门。三座城门上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料石拱砌的城门洞。其中较完整的是镇南门:门洞为双层拱门,中间有天井,外拱高3.33米,通道宽3.33米,深3米;天井宽3.6米,深2.6米;内拱门高3米,通道宽3.6米,深2.6米;城门总深8.2米,通道中凿有安装栅栏门的孔槽。门内侧拱门沿上方浮雕鲤鱼两条;门外侧拱门沿上方浮雕两只壁虎,侧上方则浮雕鲤鱼两条及水波纹。壁虎有避祸的寓意,也与“必福” 谐音,且三街百姓自古以来称壁虎为“三步跳”,这壁虎与鲤鱼、水波纹和城门搭配,便是“鲤鱼跳龙门”。民国之前,南门外的文昌阁左右两侧还建有解元坊、进士坊;实为劝学之举。东胜门和拱北门的型制,原与镇南门一样为双拱,今仅存外拱,拱口外高3.33米,内高2.94米,宽深均为2.94米;拱北门也仅存外拱,内外门拱高均为2.94米,深2.6米,通道宽2.8米;现所存单拱保存原样,只是少了浮雕。
原三街古城五座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城门之间为无缝连接的城墙,墙高5.33米,厚
5米,周长达2.38公里,内外全部用料石包砌,上面还修建了全覆盖的串楼,气势雄伟,规
模宏大。西化门在1927年修建桂全公路时拆毁,小南门毁于20世纪40年代,原因不详;其
余三座城楼,日军于1944年11月占领灵川县城时,曾利用城楼改建成炮楼,1945年7月败退时烧毁城楼,并将拱北门和东胜门的內拱毁坏。现仅存城门三座,壕沟、城墙各百余米。1991年12月6日,由灵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建伟/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