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坚持服务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服务于国家重点工程和战略高技术,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充分体现“竞争、开放、共享和流动”的原则。实验室要建立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的联合机制,扩大社会化、国际化的合作研究,形成国际性合作研究计划、领域性合作研究机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项目合作研究小组等各种层次的结构体系,并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实行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实验室研究人员流动的核准体系,促进人员流动,保持活力。努力使本实验室成为我国高性能复杂制造的创新研究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核心技术,并承担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有关高性能复杂制造的重大科技任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需求。 2100433B
实验室实行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研究机制,鼓励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利用实验室的经费和平台开展科研。同时也鼓励和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自带项目和经费,利用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开展研究。
实验室设立的开放合作基金将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合作研究课题指南,以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学术地位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逐步建立国际合作新模式,使实验室成为在国际同行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
实验室的大、中型仪器设备由实验室统一管理,从机构上保证实验室资源开放和共享机制的落实。实验室内外的研究人员只要经过一定程序和手续,都可利用这些共享的仪器设备(包括大型专用软件)进行科研。
实验室运行机制充分体现竞争、开放、共享和流动原则,营造宽松学术研究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人为本,从国际层面上汇聚高水平人才,鼓励学术争鸣,实现学科交叉渗透,努力营造有利于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和有利于杰出人才成长的科学文化氛围。实现“科研设施开放”,“科学数据共享”、“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运行机制,努力创建一流研究环境,努力使本实验室成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培养一流科学家、产生重大标志性成果、国际一流的国家创新基地。通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做学术报告、开展博导系列讲座、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形成了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
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南大学,涵盖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本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的硬件设施及工作环境。下设工程装备与特种机器人实验室、飞机起落架实验室、盾构实验室、锻压装备与成形实验室、金属凝固与成形实验室、高强铝合金厚板及构件应力分析实验室、金属固态焊接实验室、复杂曲面零件高性能制造实验室、微电子封装实验室、光电子器件制造实验室、激光与光器件制造实验室、高速点胶实验室、微注射成形实验室等十余个实验室。
实验室有20000㎡的实验用房,2000余台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30余台。建有图书资料室,订有各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核心期刊100余种,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陈列室等,具备现代化会议条件。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本部,女生不多。但这个专业是中南的王牌,就业极好,随便挑单位,毕业后工资也高,上升很快的。
近五年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
近五年为国家培养博士生200多名、硕士生千余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帅词俊:“光纤器件流变制造的基本规律与关键技术” 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7篇
团队建设
实验室现有固定和客座研究人员70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60人。实验室通过人才引进、优秀研究生留校、国内外进修培训、以及项目牵引等措施,促进了年轻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构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强有力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学者1人、芙蓉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7个。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实验室主要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室形成了以钟掘院士为学术带头人和众多的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研究队伍,平均年龄44岁。科研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4%,队伍结构合理,具备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能力及水平。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近五年取得的科研成果
近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出版专著8本,发明专利授权55项,论文15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400余篇。
近五年取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
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铝及铝合金现代化热连轧技术与工艺开发(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铝合金构件制备重大装备智能控制与应用(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巨型精密模锻水压机高技术化与功能升级(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速列车气动特性、撞击安全试验系统及应用(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应用(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铜冶炼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验室定位:
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战略需求,以材料/构件-工艺-装备多科学原理协同制造为基本学术思想,开展高性能构件复杂制造及其制造装备集成科学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围绕“高性能复杂制造”主题,设置如下四个研究方向:
1、高服役性能装备的集成制造
——基于功能强化的装备耦合集成制造
2、高性能构件的复杂制造
——以机械服役性能增强为目标的大规格构件形性协同制造
3、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功能制造
——以能量与运动传递功能增强为目标的复杂曲面成形制造
4、光电传输功能微结构的高性能制造
——以光电信息传输功能增强为目标的微结构制造
本实验室通过研究内容的高端定位,研究路线的多学科新知识运用,对前沿探索的不畏风险,对成果实效的不懈追求,在努力实现实验室研究目标的同时,成长一批年轻骨干力量,造就一支科学知识深广、科学思维敏捷、科学探索勇敢、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科研队伍。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 《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文件),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此次全国共有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
高性能复杂制造是国家当前发展的急需,也是支撑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基础,是制造领域高难度前沿方向的概称。
实验室主任段吉安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熊有伦院士。
单位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讯 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共建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两年来,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实验室研究团队,瞄准杂交水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着力从水稻杂种优势机理、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挖掘、超级杂交稻育种、杂交水稻繁育与种子学、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6个方面。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三个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底进行的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中,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同时,实验室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学科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
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这三个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且所在的一级学科也都于2007年被确认为一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建立了比较紧密的交叉合作关系。实验室现任主任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李涤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
建设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和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新成果,发展制造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研究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制造理论和技术,形成一个制造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基地。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也为跟踪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为企业培训适用人才做出贡献。近年来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和调整研究领域,在先进制造及相关的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李涤尘,赵玉龙、高峰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副主任为高金吉、管晓宏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1月3日,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5号),批准建设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