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骨架曲线 | 外文名 | The skeleton curve |
---|---|---|---|
属 性 | 曲线 | 特 点 | 确定恢复力模型特征点的重要依据 |
将同方向(拉或压)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中,超过前一次加载最大应力的区段平移相连后得到的曲线称为骨架曲线。也可表述为滞回曲线上同向(拉或压)各次加载的荷载极值点依次相连得到的包络曲线称为骨架曲线。骨架曲线是每次循环加载达到的水平力最大峰值的轨迹,反映了构件受力与变形的各个不同阶段及特性(强度、刚度、延性、耗能及抗倒塌能力等),也是确定恢复力模型中特征点的重要依据。2100433B
楼主478270995的回复 引用:2楼 tianshi1973cn 什么是平曲线和竖曲线?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7-6-12 13:16 公路线形设计中,什么是平曲线,什么是竖曲线...
平曲线可以理解为线路在水平面的投影,主要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竖曲线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竖直平面的投影,一般是圆曲线
平曲线就是水平方向线路发生转折,形成曲线;竖曲线就是线路在高程上起伏形成曲线。常见的有垣曲县和缓和曲线
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钢管混凝土柱构件采用3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钢梁采用双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分析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曲线,程序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研究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对骨架曲线的影响。
由于曲线地段路基骨架式防护位于三维空间曲面上 ,施工测量准确定位与结构尺寸的调整比较困难。结合胶新铁路拱型骨架和玉元高速公路窗孔肋式防护施工经验 ,总结了曲线地段路基骨架式防护结构施工控制技术。
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由于是先立墙筋(骨架)后再做面层,因而又称为立筋式隔墙(图1)。
常用的骨架有木骨架和轻钢骨架。近年来,为节约木材和钢材。出现了不少采用工业废料和地方材料及轻金属制成的骨架.如石棉水泥骨架、浇注石膏骨架、水泥刨花骨架、轻钢和铝合金骨架等。
木骨架隔墙
木骨架由上槛、下槛、墙筋、斜撑及横档组成,上、下槛及墙筋断面尺寸为(45~50)mm×(70~100)mm,斜撑与横档断面相同或略小些,墙筋间距常用400mm,横档间距可与墙筋相同.也可适当放大。
木骨架隔墙是指由规格木材制作的术骨架外部覆盖墙面板,并可在木骨架构件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及隔声材料而构成的非承重墙体,可以作为分户墙和房间隔墙。木骨架隔墙由于施工方便、取材简单、自重较轻,故运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木骨架强度较差、防火性能较差,故只能用于一般公共建筑和民居,且应对木材进行防虫、防腐和防火处理。
同一墙体木骨架的边框和立柱应采取截面尺寸相同的规格材料制作,立柱间距应根据面板规格确定,一般为400mm、450mm和600mm,余量放在墙体一侧。门洞和窗洞边均设立柱,当门窗洞口宽度大于1500mm时,应没双立柱以保持墙体的稳定。木骨架的结构形式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木骨架用在一般隔墙,双层术骨架用在对隔声有较高要求的房间隔墙。木骨架的构造组成见图2。
木骨架隔墙的保温隔热材料宜采用成型的岩棉、矿棉和玻璃棉,划定在木骨架上。不得采用松散的保温隔热材料来填充到骨架内。隔声吸音材料宜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纸面白膏板。
术骨架隔墙的墙面板一般采用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火型和防潮型三种,设计时应根据墙体的使用性质进行选择。隔墙的所有材料在选用时应满足《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
金属骨架
轻钢骨架是由各种形式的薄壁型钢制成,其主要优点是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整体性好、易于加工和大批量生产,还可根据需要拆卸和组装。常用的薄壁型钢有0.8~1mm厚槽钢和工字钢。图3为一种薄壁轻钢骨架的轻隔墙。其安装过程是先用螺钉将上槛、下槛(也称导向骨架)固定在楼板上,上下槛固定后安装钢龙骨(墙筋).间距为400~600 mm.龙骨上留有走线孔。
轻骨架隔墙的面层有很多种类型,如木质板材料(如胶合板)、石膏板类(如纸面石膏板)、无机纤维板类(如矿棉板)、金属板材类(如铝合金板)、塑料板材类(如PVC板)、玻璃板材类等,多为难燃或不燃材料。
常用的纸面石膏板规格有3000mm×1200mm×12.0mm,3000mm×1200mm x15.0mm,1800mm×900mm×18.0 mm,2100mm×90 mm×21.0 mm等;胶合板规格1860mm×915mm×4.0 mm(三合板),2165mm×915mm×7.0mm(五合板)等;纤维水泥加压板规格有(2440~2980)mm×1220mm×(4~15)mm。具体规格和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
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有两种:σ-Ν曲线和等寿命曲线 。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拉RGB曲线是改变亮度,拉CMYK曲线是改变油墨。
下面说得详细些,新手可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1)RGB曲线
它的横坐标是原来的亮度,纵坐标是调整后的亮度。在未作调整时,曲线是直线形的,而且是45°的,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等,这意味着调整前的亮度和调整后的亮度一样,当然也就是没有调整。
如果你把曲线上的一点往上拉,它的纵坐标就大于横坐标了,这就是说,调整后的亮度大于调整前的亮度,也就是说,亮度增加了。
“曲线”对话框还显示你所调整的点的“输入”、“输出”值,它们实际上就是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图“输入”(即横坐标,调整前的亮度)是127,“输出”(即纵坐标,调整后的亮度)是154,意味着把亮度由127提高到154。亮度的取值范围是0~255,由于曲线的连续性,不仅这个点升高了,它左边的点(原来亮度为0~127)和右边的点(原来亮度为127~255)也升高了,这就是说整个画面的亮度都提高了。
曲线下面有两个滑块,在你忘记曲线的明暗方向时提醒你。黑滑块在左边,白滑块在右边,表示左边暗,右边亮。
曲线的左端点代表黑场,假如你把这个点提高,头发、眼珠等黑颜色就会变亮;你把这个点向右拉(现在无法再把它降低),阴影会变得更黑,甚至发焦,但当画面黑场不足时,用这个办法可以加深黑场。
曲线的右端点代表白场,假如你把这个点降低,高光就会变暗,鼻尖、眉弓等处的反光就会变成灰色,这一般是不采用的;假如你把这个点向左拉(它已经无法再升高),接近高光的亮颜色就会变成高光,当画面亮调灰暗无力时,这是一个办法。
可以调节的是4条曲线:RGB(总亮度)、R(红)、G(绿)、B(蓝)。当调节总亮度不能如愿时,你就要调节三原色。要知道RGB图像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还要知道改变每种原色的亮度对总的颜色有什么影响。这很容易,随便打开一幅RGB图,随便调节三原色曲线,你就会明白它们的作用。在有了足够的调色经历后,你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反射:看到任何颜色,都能想象它的三原色组成,比如红润明亮的肤色是由很亮的红、较亮的绿和很暗的蓝组成的。
(2)CMYK曲线
它的横坐标是原来的油墨量,纵坐标是调整后的油墨量,取值范围是0~100。
“油墨量”是个笼统的说法,确切地说,它是网点面积覆盖率,是单位面积的纸被油墨覆盖的百分比。比如青的网点面积覆盖率是70%,意味着在1平方毫米的纸上,有0.7平方毫米被青墨覆盖。油墨覆盖得越多,颜色越深,因此70%的青墨比50%的青墨深,0%完全是白纸(印刷上叫“空白”),100%完全是墨(印刷上叫“实地”)。**墨也是这样。
通常的印刷使用4种油墨——青、洋红、黄和黑,前面3种是颜料三原色,画过画的人都知道它们可以组成丰富的色相,黑是用来增加明暗层次的。因此,在CMYK“曲线”对话框中有5种曲线可调节——CMYK(总墨量)、C(青墨量)、M(洋红墨量)、Y(黄墨量)和K(黑墨量)。
请打开任何一张CMYK图片,调节这些曲线,你立刻会明白每种油墨的增减对画面有什么影响。
对于CMYK要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看到任何颜色都能想象它的四色组成。比如明亮红润的肤色是由较多的洋红、较少的黄、很少或空白的青和黑组成的。照相制版时代的分色工比我们更强,他对CMYK值的想象能精确到5%。把这样一位老人从印刷厂退休职工麻将室拉出来,让他对我们的图1-2a说点什么,他会说亮调的黄居然上了20,太多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曲线往下拉。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