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规划生态学 | 作 者 | 朱鹏飞,卿贵华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 出版时间 | 2009年12月1日 |
页 数 | 263 页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2113521 |
绪论
第1章 规划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规划与个体生态学(生命与环境)
第二节 规划与生态系统
第三节 规划与自然资源
第四节 规划与社会生态学
第五节 规划与生态文明
第2章 规划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规划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3章 规划要素的生态学属性分析
第一节 城市和村镇生态系统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三节 区域生态系统2100433B
内容简介 规划生态学是规划学和生态学交叉的一门新的学科。全书共分16章,首先介绍了规划生态学的基础,即规划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规划要素的生态学属性分析,规划的生态指标体系,规划的生态学评价和规划的生态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规划生态学的应用,尤其在生态规划、环境规划、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村镇生态系统规划、自然保护区系统规划、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规划、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规划、矿山废弃地规划等中的应用。
一、基本条件 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2、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
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 IE) 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Robert Frosch 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时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 N.Ga...
对水有微害,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我国随着技术变革和人口膨胀,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的秩序也被破坏,生态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生态”一词随处可见,然而违背生态原则、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却仍时有发生,有的破坏甚至是打着“生态”的旗号。这种现象在园林界也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生态设计应该成为园林设计的核心。
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景观生态学在林业规划中实践与探索》凸显规划设计主题,实践“生态—景观—文化”交融,拓宽了规划设计的领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应用性。适合从事林业规划、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植物学、自然保护、人文等专业的生产与科研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发展
一、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二、景观生态学发展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特点和应用
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二、景观生态学学科地位和特点
三、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
第二章 景观结构及要素的生态作用
第一节 景观结构及形成因素
一、景观的组成要素
二、景观结构
三、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作用
一、斑块及其生态功能
二、廊道及其功能
三、基质
四、孔隙度和网络
第三节 景观总体结构
一、景观格局构型
二、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
三、景观的连接度
四、景观的网络结构
五、景观的对比度和粒度
第三章 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第一节 系统及其等级理论
一、系统及特点
二、系统的基本性质和等级组织
第二节 尺度及相关概念
一、尺度研究发展以及重要性
二、尺度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三、尺度对生态学格局和过程的影响
四、尺度的选择
第三节 尺度推绎
一、尺度推绎的必要性
二、尺度推绎的复杂性
三、尺度推绎的途径
第四章 景观格局定量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景观格局定量化
一、景观格局定量化方法以及问题
二、空间数据类型
三、空间分析
第二节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一、景观组成
二、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节 空间统计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半方差分析
第五章 景观生态模型
第一节 模型以及分类
一、模型及模拟
二、生态学模型分类
第二节 生态学模型一般过程
一、建立生态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二、模型普遍性、真实性和准确度
三、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模型
第三节 生态学模型案例——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模型
一、系统分析和建立概念模型
二、模型的发展和过程定量化
三、模型的检验
第六章 干扰和景观动态
第一节 干扰的类型、特征
一、干扰及其类型
二、干扰体系、干扰的特征
第二节 干扰与景观格局和过程
一、景观对干扰格局的影响
二、干扰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三、干扰与景观过程
第三节 景观动态平衡
一、平衡范式、多平衡和非平衡范式
二、景观动态以及测度
三、干扰和景观平衡
四、人类活动与景观动态
第七章 土地/景观动态过程及模型
第一节 土地/旦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一、人类活动对土地/景观变化的影响
二、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
三、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四、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第二节 土地/旦观变化模型
一、空间马尔柯夫模型
二、细胞自动机模型
三、景观过程模型
四、空间直观模型
第三节 景观格局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一、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结论和讨论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一、数据与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研究方法
二、CLUE—sⅡ在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的应用
三、海淀区土地利用模拟结果
第八章 景观与生态过程
第一节 景观功能一生态过程(流)
一、生态过程
二、景观功能和流
三、景观要素间流的产生机制和驱动力
第二节 景观要素间物质流
一、空气流
二、水流和土壤侵蚀
第三节 水滨生态学
一、水滨及其结构
二、河岸的生态功能
三、滨水区景观设计原则
第九章 景观中的生物过程
第一节 景观与生物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说
二、复合种群生物学
三、源和汇
第二节 景观格局与生物
一、生物在景观中运动
二、景观格局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景观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
二、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三、生物多样性的景观规划途径
四、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生境模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 土地/景观生态分类
一、景观生态分类概念和主要分类体系
二、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和步骤
第二节 景观评价
一、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价
二、景观生态系统健康
三、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三节 景观文化和美学评价
一、景观的文化功能
二、景观的美学价值
第十一章 景观生态规划
第一节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一、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发展
二、几种相关规划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和方法
一、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二、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
一、曲周县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二、土地利用系统和技术策略的确定
三、县域土地持续利用情景
第四节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一、参与式方法概念和原则
二、参与式规划
三、参与式规划的步骤及方法
四、参与式工具(方法)——参与式学习与行动(PLA)
五、参与式乡村景观规划——情景可视化
第五节 景观生态规划“预案”研究方法与实例
一、辽河三角洲区域概况
二、区域农业开发与湿地保护的景观规划‘‘预案”设计
第十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景观规划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二、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与农村景观建设
一、农村景观研究的历史
二、农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恢复
一、生态系统恢复的发展历史
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第五节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景观管理
一、森林景观管理的研究历史
二、森林管理的景观生态原理、原则
三、景观生态原理在森林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2100433B
莫景林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在林业规划中实践与探索》在森林文化的发掘上,以文化为魂,自然为衣,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实践,解释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全书共分四篇15章,主要介绍了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调查、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景观生态规划、流域生态修复景观生态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景观生态规划、湿地公园建设景观生态规划、新农村建设景观生态规划、现代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景观生态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对森林公园景观影响评价等。这些内容既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的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是生态景观质量提升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