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规划后评估 | 外文名 | Assessmentafter the plan |
---|---|---|---|
应用学科 | 通信 |
通信运营商网络发展滚动规划后评估是规划闭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规划后评估,本着客观、科学的原则,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指导运营商下一规划期网络滚动发展规划为出发点,重点分析规划中的判断、策略及目标与实际的差异,发现网络滚动发展规划编制和管理中的问题,修正偏差,指导后期网络滚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后评估体系共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对象层、范围层、分析层、指标层和对策层。对象层主要指通信企业的滚动规划成果。范围层包括规划指标及重点网络规划方案、内容体系、规划各部分的关联性、各年规划的持续性、规划编制过程、规划计划衔接程度、规划与实际吻合程度等。针对以上评估范围,分析层主要从规划指标及重点网络规划方案差异性评估(即一致性评估)、体系结构评估、关联性评估、持续性评估、指导性评估、规划编制过程评估等维度展开深入分析。在指标的选择上,主要从重点指标差异性、网络规划方案差异性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偏差原因后,结合通信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规划后评估需要掌握的内容及未来的跟踪方向包括:掌握后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委托方当期规划后评估的目的,灵活开展后评估工作。
会建交通枢纽为确保乘M15号线的乘客到达顺义后继续享受全方位的交通服务,顺义区今年还将配套建设后沙峪交通枢纽。 顺义区相关部门介绍,后沙峪公交枢纽将用于承担地面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与M15...
要看资金是否到位,还有招商引资情况
请高人指点: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1. 概念性规划: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2. 总体规划: 是在一...
1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 实施评估研究 (2011—2030年) 专题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070411 单瑞琦 2011.11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2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 ......................................................................................................... 2 第三章 城市发展定位 ....................................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监理 LLJL-9 标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 LLJL-9 标段 监理创优规划 ( 里程: DK303+105~DK345+785.65 段 )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016 年 03 月 10 日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 2016年 03 月 第 2 页 共 99 页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5 1.1 线路概况 .............................................................................
第一,科学性原则。
要求评估人员对被评估的审计项目的评估资料及其相关情况等进行深入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掌握可靠和充足的审计项目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是指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必须使用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评估方法;遵循科学的评估程序是指审计项目后评估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便从过程控制上保障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科学性。
第二,公正性原则。
坚持公正性原则,就是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要求评估者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受权威或者利益的干扰。坚持公正性原则,必须做到:一是独立。要求从评估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履行职责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保证项目评估人员的精神独立和形式独立,减少危险、利诱和干扰,为后评估的公正提供组织保障。二是透明。透明就是要求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标准、过程及结果要透明。
第三,全面性原则。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坚持全面性原则,就是指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要对审计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最终给出该审计项目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效益性原则。
审计项目后评估第四个要坚持的原则是效益性原则。审计项目后评估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它更应该坚持效益性原则。坚持效益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审计项目的评估必须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既不能过分强调审计项目的成本而忽视该项目的效益,也不能突出审计项目的成果而忽视审计项目的成本。二是审计项目后评估本身也要贯彻效益原则。既要坚持科学性,又要讲求效益性。
第五,实用性原则。
审计项目后评估第五个要坚持的原则是实用性原则。审计项目后评估应少摆“花架子”,坚持实用性原则,才能切实、更好地发挥审计项目后评估的作用。主要是做到:项目后评估指标的设计、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评估程序的优化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适用的成熟做法;后评估报告问题应针对性强,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一)在审计项目计划决策中的应用
计划部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审计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从项目组织实施与项目结果和影响的一致性角度,推断和发现审计项目立项中存在的问题,从横向考虑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佳、有效。项目实施部门确定审计项目时也应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所选择的审计项目与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相关程度,从纵向分析审计资源的配置合理性。
(二)在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部门应通过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的研究,着重从整体上分析不同部门在审计质量方面的差距,总结不同审计项目及审计项目的不同方面、不同审计人员技术方法运用上的差异;分析现行审计项目管理及考核制度的可行性和客观性,为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提供参考。根据审计业务活动的准确性程度,分析审计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审计人员个人的业务水平,提出完善审计项目管理制度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项目实施部门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的运用则应从个体上关注项目本身完成的水平。包括:根据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目标偏离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根据审计方案落实程度,分析影响方案落实的因素及其对目标的影响,为减少执行与方案的偏差提供参考;根据审计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的正确性和恰当性,分析审计技术方法使用情况和效果,减少实际工作中的误用现象;根据审计日记要素的齐全性、逻辑的层次性、多名审计人员承担同一审计事项审计日记的一致性、多名审计人员承担不同审计事项审计日记的差异性程度,审计工作底稿要素的完整性、审计证据的充分、必要、相关和合法性程度,加强人员培训;根据审计程序执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程度,为完善相关程序提出建议。
(三)在审计成果管理中的应用
就单个审计项目而言,根据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寻找项目目标实际实现与预期目标产生偏离的原因,防止出现降低审计目标标准的倾向,提高预期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就审计总体而言,根据揭露违法违纪问题或违法犯罪案件线索评估结果,总结审计机关在不同部门、领域或行业揭露问题的特点, 研究自身优势和局限性,为探索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协作方式与途径提供借鉴。综合分析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不同部门、行业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规律性问题, 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轨迹,为政府加强管理、完善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审计结果采用情况及其社会影响的评估结果,研究审计工作组织和开展的模式,研究审计机关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为审计机关项目立项和组织系统化、整体化审计提出建议。根据对审计项目实施中创新情况的评估结果,研究审计创新的使用环境、效果及其普遍实用性,包括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和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
(四)在审计案例教学和审计业务培训中的应用
根据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综合部门可以通过对审计项目中采用的技术方法、组织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炼、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推广应用。人事教育部门根据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针对项目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项目实施部门通过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的研究, 总结所完成项目的优劣,形成典型案例,供审计人员借鉴。审计人员个人可以通过审计项目后评估结果,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履行审计职责的能力。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好审计项目后评估的制度建设。要制定相关的评估办法, 明确后评估工作在部门整体工作的地位,与其他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组织机构、工作原则、工作方式等。
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特点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包括需要吸取教训的项目,需要总结经验的项目,需要检验审计规章制度合理性或者审计技术方法有效性的项目,需要拓展审计业务范围的创新性项目等。
做好各项考核评比与审计项目后评估的衔接。审计项目后评估要素同时在综合管理部门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为特定的审计管理行为,包括审计项目质量考核、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审计质量检查等等。通过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和发现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又可以通过实验性的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得到反馈和验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有效的推广审计项目后评估成果。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实质是综合评定审计项目的效率和效果,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审计项目实施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大审计项目后评估成果的推广,使其他项目得到借鉴。
(一)审计项目目标的后评估
第一,对审计项目立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对审计项目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估就是对照审计项目在《审计计划安排情况表》中的立项背景及必要性、审计目标的论述和确定,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目标变更,评估项目立项和目标的合理性。一是要检查审计立项前是否广泛收集有关资料、信息,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对审计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风险、项目的难度和项目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切实保证项目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是看审计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科学。具体地说,就是审计目标的确定是否反映了当初审计项目立项的愿望,是否抓住了人们关心的问题,审计结果公布之后,是不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是不是真正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了效率和效果。
第二,对审计项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主要是分析和确认项目实际完成的各种目标与项目原定计划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具体地说就是目标确定的问题都回答了没有,预期目的达到了没有。审计项目后评估要对照原定审计项目目标去分析和检查实际完成的目标情况,检查项目目标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目标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项目目标发生变化的合理性。
(二)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后评估
对审计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就是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组织分工、风险防范和操作程序的健全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审计项目实施决策情况。要检查审计模式和具体审计方法、审计技术手段的选择、组织分工、时间安排等是否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估审计项目实施决策不正确的影响,分析审计项目实施决策不正确的原因。二是审计项目的进度控制、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风险控制情况。三是“冲突”的管理控制情况。检查是否对审计项目中审计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冲突进行了管理和控制、管理和控制是否有效,分析无效或低效的原因,分析十分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如“持续改善”的方法等。
(三)审计项目效益的后评估
审计项目效益的后评估主要是对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审计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评估。
审计项目的成本。审计项目从立项到结束所发生的与审计项目相关的费用之和,包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即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和外勤审计经费。
审计项目的绩效包括收缴的违纪资金、案件的移交及查处、直接经济损失的挽回、微观制度的规范和宏观管理的完善等,还包括审计项目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和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
审计项目创新包括:一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如新的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新的审计方法的采用。二是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如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整合,审计、纪检、监察联合办案方式的创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完善等。三是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如人员分工、权责制约、激励相容等的创新。
审计项目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估就是找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审计资源浪费和绩效不好的原因,使项目实施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以后同类项目的绩效。
(四)审计项目影响的后评估
审计项目影响包括经济和社会影响。经济影响主要是审计项目的收缴的违纪资金、直接经济损失的挽回、所审计项目的改进和宏观管理的完善等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主要是通过审计项目,审计机关移交案件线索、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大案要案、促进审计项目对象所在区域的制度完善和促进国家层次规范的修订与法律的完善等等,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宏观绩效。审计项目影响的后评估就是检查、评价审计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情况,总结审计项目产生较高经济、社会影响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影响审计项目产生较高经济、社会影响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促进审计项目的完善,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五)审计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估
审计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估就是检查该项目社会大众、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需要程度和欢迎程度、该审计项目的成功程度(或完成程度)、该项目的成本效益情况等等,评价这些审计项目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分析该类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以后对审计项目的类别和重点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国家审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