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管制、监管 | 外文名 | regulatory |
---|---|---|---|
分 类 | 政府内管制、政府外管制 | 类 型 | 社会性监管、经济性监管 |
三要素 | 政策、机构、工具 | 代 表 | OECD国家 |
两类管制:
1.经济管制:对价格、市场进入和推出条件、服务标准等进行的控制。例如公用设施管制,电话、天然气、水。
2.社会管制:这类管制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其有关规定可以用以矫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种派生后果和外部性问题。例如:净化空气水源、确保核安全。
综合中外学者对管制概念的讨论,尽管人们对管制所下定义不同,但不难归纳出管制至少具有这样几个构成要素:1,管制的主体(管制者)是政府行政机关(简称政府),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管制者被授予管制权;2,管制的客体(被管制者)是各种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3,管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法规(或制度),明确规定限制被管制者的什么决策,如何限制,以及被管制者违反法规将受到的制裁等等。根据这三个基本要素,可将管制定义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在经济发达国家,许多学者对管制或规制也有不同的定义。例如,维斯卡西(Viscusi)等学者认为,管制是政府以强制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丹尼尔·F·史普博(DanielF.Spulber)则认为,管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日本学者植草益对规制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则认为,管制是政府以命令的方法改变或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而颁布的规章或法律,以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或生产决策。中国学者对管制的定义与上述定义大同小异,有的学者习惯使用“管制”,而有的学者使用“规制”。使用“管制”还是“规制”往往取决于学者们的不同偏好与理解,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区别。
所谓几管制,就是根据外机的冷媒接口数量来定义的。平常最常见的就是二管制空调,也就是外机上是一个液管、一个气管接口,构成一组冷媒循环。四管制则就是外机上有两组四个铜管接口,第一种情况就是一拖二,也就是有...
从国际范围看,目前并不是REITs的合适发行时机,但国内市场发展REITs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几乎是20...
管道支架在任何有管道敷设的地方都会用到,又被称作管道支座、管部等。它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根据管道的运转性能和布置要求,管架分成固定和活动两种。设置固定点的地方成为固定支架,这种管架与管道支架不能发生相...
管制制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理解还都存在一定的分歧,其中,对作为学科名称的管制、规制与监管的分歧就是典型一例。英文Regula-tion在学术界通常被译成“管制”或者“规制”。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Regulation就被译为“管制”;也有一些学者更多地使用“规制”;而在实际部门,习惯使用“监管”,如金融监管、电力监管、公用事业监管等等。
管制制度的研究对象比较广泛,但可以归纳为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和反垄断管制这三大领域。经济性管制的领域主要包括那些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产业领域。与经济性管制相比较,社会性管制是一种较新的政府管制,它不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而是围绕如何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实行跨产业、全方位的管制。反垄断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竞争性领域中具有市场垄断的垄断企业及其行为,特别是由市场集中形成的经济性垄断行为。
中国对管制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介绍到中国的管制经济著作是施蒂格勒著的《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在这部论文集中,其中有4篇是关于政府管制方面的论文。随后,出版了日本学者植草益著的《微观管制经济学》(朱绍文、胡欣欣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介绍到中国的第一本专门讨论管制经济的专著,有很大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管制经济学论著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出版了许多论著。这为管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就总体上而言,中国对管制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深入研究。
严格地说,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存在现代管制经济学所讲的管制问题。我们不能把计划理解为管制,计划经济体制理解为传统管制体制。因为市场是对计划的替代,而管制是对市场失灵的校正和补充。管制是由法律授权的,管制主体依据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对象所实施的特殊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管制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更不同于计划。否则就没有必要讨论管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没有必要讨论通过改革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管制体制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就垄断性产业而言,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与此相适应,这些国家较早在垄断性产业建立现代管制体制。而英国、日本和多数欧洲国家对垄断性产业曾长期实行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体制,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垄断性产业实行以促进竞争和民营化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现代管制体制。
管制制度是以经济学原理研究政府管制科学性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其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政府制定与实施管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材料,其研究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显示出应用性学科的性质。同时,管制经济学涉及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又决定了管制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国家,政府管制是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断加强的一个政府职能。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公用事业等基础产业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主张直接由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在实践中,长期以来中国对这些基础产业实行政府直接经营的管理体制。但新的经济理论与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必然导致低效率,并强调在这些产业发挥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对这些产业逐步实行两大改革,一是引进并强化竞争机制,实行有效竞争;二是积极推行民营化,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成为这些产业的经营主体,在这些产业形成混合所有制的经营主体,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样,政府就不能用过去管理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方式去管理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或民营企业,而必须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新的政府管制体制,对这些产业实行有效管制。同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日益强调对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和工作场所安全等方面的管制。这些都使政府管制职能具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为此,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首次把市场监管(政府管制)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职能。
在政府职能中,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传统职能。经济调节就是政府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就是政府提供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市场监管(政府管制)则是适应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政府职能。
就现实需要看,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航空运输、电信、电力、城市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市政公用事业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体制改革,而且,这种改革还需要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在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高效率的管制体制,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改革效果,实现有效管制。
同时,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强调对以环境污染、卫生健康、工作场所安全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性管制,要求加强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与实施相关管制政策提供政策思路与实证资料。这些都为中国学者学习、研究管制经济理论提供了对象和丰富的资料,必将激起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情。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中国在管制经济学领域将有较大的发展。2100433B
方案选项 二管制 系统介绍 两管制的空调箱中只是一组盘管,一 进一回,夏天通冷水,冬天通热水。 这样的系统使得整个区域在同一时刻 只能供冷或供热。与四管制相比,它 省下了一套水系统,所以它的标准相 对较低,成本也低。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指出:“全年运行 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 供冷与供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水 系统”。 实际情况 风机盘管的二管制与四 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旅馆建筑大量建 四管制 四管制空调指空调箱同时装有冷盘管和热盘管,每 组盘管一进一回,共四根,所以叫四管制。两组水 管分别接入冷水和热水,也就是一年四季不管什么 时候,制冷制热都可以随时切换,可以实现一些房 间供热的同时,另一些房间供冷。所以它的标准 高,成本也高。 四管制系统的优点是,①各末端设备可随时自由选 择供热或供冷的运行模式,相互没有干
SPC管制图是极具有功效的管制工具之一,用以侦测品质变异的原因,然后采取对策以消除其原因,使生产过程恢复正常。
SPC管制图是由三条管制界限,即中心线,上管制界限及下管制界限组成的图形,并将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统计量绘入图中,以判定其为管制中抑管制外,如果其状况是属于管制中时,显示生产过程的变异行为掌握在我们的预知中,继续生产.但若其状况是属于管制外,则显示其变异情况已超出我们的控制外,必须控讨其发生的原因,采取对策以矫正之。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
控制图和一般的统计图不同,因其不仅能将数值以曲线表示出来,以观其变异之趋势,且能显示变异属于偶然性或非偶然性,以指示某种现象是否正常,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般控制图纵轴均设定为产品的质量特性,而以过程变化的数据为刻度;横轴则为检测产品的群体代码或编号或年月日等,以时间别或制造先后别,依顺序点绘在图上。
在管制图上有三条笔直的横线,中间的一条为中心线(Central Line,CL),一般用蓝色的实线绘制;在上方的一条称为控制上限(Upper Control Limit,UCL);在下方的称为控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LCL)。对上、下控制界限的绘制,则一般均用红色的虚线表现,以表示可接受的变异范围;至于实际产品质量特性的点连线条则大都用黑色实线绘制。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其计量值的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质量数据出现在平均值的正负三个标准偏差(X3)之外的概率仅为0.27%。这是一个很小的概率,根据概率论 “视小概率事件为实际上不可能” 的原理,可以认为:出现在X3区间外的事件是异常波动,它的发生是由于异常原因使其总体的分布偏离了正常位置。
控制限的宽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定为3。
管制图也叫控制图,按照分布分为正态分布、用于计量值,二项分布、用于计件值,泊松分布、用于计点值。
表一,分为计量及计数两类,计量管制图可以显现制程上的异常问题,而计数管制图则用於管制整体品质状况好坏。除此之外,可以应用「直方图」了解资料分布情形,或「柏拉图」整理各类主要报废或缺点原因。
常用管制图类别管制图说明
计量值 X Bar – R Chart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X Bar– S Chart 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
X – Rm Chart 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
计数值 P Chart 不良率管制图
Pn Chart 不良数管制图
C Chart 缺点数管制图
U Chart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管制图」:是实施质量管理作业时,最有效最快速的工具之一,它是美国品管大师博士应用统计数学理论于年所设计的,
它不但能控制制程中质量,且能分析判定制程能力,更可作为新产品设计及制成品验收时的参考。简单说,在
生产过程中,从设计、制造到过程检验三个阶段,皆需用到它,企业如能有效运用此质量知识,便能确保其
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起飞管制管制移交
当机场管制塔台对离场航空器向提供进近管制服务的单位实施管制责任移交时,若双方制定有管制责任移交的协议时,按协议中规定的时间和移交点进行移交;若无此项协议时,通常情况下按下列规定实施移交:
选择下述两种情况中较早的时机进行移交:
a、在航空器飞离机场附近之前;
b、在航空器进入仪表气象条件之间;
a、航空器进入跑道起飞前立即移交;
b、如果根据当地程序在航空器升空之后移交较为适宜时,则在航空器升空后立即移交。
计量型控制图
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 Chart)
平均数与标准差控制图( Chart)
中位数与极差控制图( Chart)
个别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chart)
计数值控制图
不良率控制图(P chart)
不良数控制图(nP chart,又称np chart或d chart)
缺点数控制图(C chart)
单位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分析用控制图: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画出控制图,以便分析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于稳定状态。如果分析结果显示过程有异常波动时,首先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然后重新抽取样本、测定数据、重新计算控制图界限进行分析。
控制用控制图:经过上述分析证实过程稳定并能满足质量要求,此时的控制图可以用于现场对日常的过程质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