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以太网指利用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LAN数据包接入SP网络或在SP网络中进行接入。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ps、100Mbps、1Gbps或10Gbps,但在此情况下,这些连接必须以全双工速度(例如双向10Mbps)运行。光纤以太网业务能够应用交换机的速率限制功能,以非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光纤以太网中使用的光纤链路可以是光纤全带宽(即所谓的"暗光纤")、一个SONET连接或者是DWDM。光纤以太网可以在交换式LAN的基础上运行,尽管它们可以互联共享的LAN。
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光传输网络--光纤直接传输、SDH以及DWDM网络传输。目前,光纤以太网可以实现10Mbps,100Mbps以及1Gbps等标准以太网速度,而达到10Gbps后它更将成为各种业务的亮点
迄今为止,基本接入端口速度为10M/100Mbps,而最终用户以1 Mbps或10 Mbps为单位来使用网络。光纤以太网业务与其它宽带接入(例如DS3)相比更为经济高效,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使用只限于办公大楼或楼群内己铺设光纤的地方。使用以太网的这种新方法的战略价值不仅仅限于廉价的接入。它既可用于接入网,也可用于服务供应商网络中的本地骨干网。它可以只用在第2层,也可以作为实现第3层业务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支持IP、IPX以及其它传统协议。此外,由于在本质上它仍属于LAN,因此可用来帮助服务供应商管理企业LAN及企业LAN和其它网之间的互连。
LAN交换机和服务供应商网络在广域光纤传输网络中运行的以太网数据包为基础提供城域网(MANS)业务。在铺设有光纤的楼宇中,光纤以太网连接方式的费用远远低于基于DS3或高速ATM业务的电路连接。
网络运营商将光纤以太网视为一种低成本技术,可以用于连接其各个汇接点。规划中的光纤以太网MAN业务将与现有的ATM、帧中继或SMDS网络产生激烈的竞争。
目前及规划中的光纤以太网设备是以第2层LAN交换机、第3层LAN交换机,SONET设备和DWDM为基础。一些公司正计划推出专为网络运营商设计的光纤以太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具有多种特性,可以尽量确保服务质量(如实现数据包分类和拥塞管理等)。
密集波分复用是光纤以太网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光纤到户工程的不断开展,波分技术是不可忽视的。
所有未来产品均可能要求下列关键技术和性能:高可靠性、高端口密度、服务质量保证等功能。
光纤以太网指利用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LAN数据包接入SP网络或在SP网络中进行接入。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ps、100Mbps、1Gbps或10Gbps,但在此情况下,这些连接必须以全双工速度(例如双向10Mbps)运行。光纤以太网业务能够应用交换机的速率限制功能,以非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光纤以太网中使用的光纤链路可以是光纤全带宽(即所谓的"暗光纤")、一个SONET连接或者是DWDM。光纤以太网可以在交换式LAN的基础上运行,尽管它们可以互联共享的LAN。
光纤接口泛指所有连接光纤的接口,它可以使用不同的接口连接,支持很多不同的封装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外网环境;光纤以太网口表示只支持以太网封装技术的网络接口,目前广泛应用在园区网及城域网中;以太网口是连接双绞...
大家常说的光纤网卡指的就是光纤通道网络里的HBA卡。因传输协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太网卡,二是FC网卡,三是iSCSI网卡。以太网卡:学名Ethernet Adapter,传输协议为IP协议,一般...
一以太网(Ethernet)是最广泛安装的局域网技术。正如现在在IEEE 802.3标准中指出的,以太网原来由Xerox开发,后来由Xerox, DEC和Intel共同开发的。二以太网一般使用同轴电缆...
基于以太网的光纤以太网城域网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标准的、众所周知的10/100M bps或1Gbps以太网接口,与目前使用方便的连接办公室网络的接口相同。基于光纤以太网的城域骨干网不再使用SONET环路,它将基于目前正由IEEE 802.3ac工作组完成的10Gbps以太网标准,其优势为:以太网的费用只有目前使用的SONET技术的十分之一;以太网是一种简单并得到广泛普及的技术;以太网最适于传送IP传输流,因为以太网和IP是一起发展起来的。
光学技术使以太网网络可以扩展到超越园区以太网之外的更长的距离上。运行在单模光纤之上的光纤以太网使网络链路在采用1310nm波长技术的情况下,距离达到3英里到6英里以上,在采用1550 nm波长技术的情况下距离可达到43.4英里。
在802.1qVLAN标准的基础上可望开发出光纤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功能。关于此项标准的议案经重新讨论可以增加VLAN扇区的数量,由此,VPN的数量将从数千个增加到几十万个。光纤以太网VPN很可能会归入范围广泛的MAN领域。
光纤以太网还可以提交保证的时延、抖动和带宽水平。光纤以太网网络利用IETF差别服务(Diff-Serv)项目中开发的技术来提交用户规定的时延和抖动水平。当数据包进入网络时,数据包中的信息被用于将数据包分配到特定的服务类中。用户的合同还可以规定带宽,网络运营商通过将保证服务的数量限制在网络容量范围内来保证带宽。然后,输入传输流的速率与合同进行比较。超出合同的传输流只有在不拥塞保质传输流所需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传送。
利用上述技术,光纤以太网可以容易地处理数据和电路交换应用的需要。电路传输流只需要不多的带宽,但对时延和抖动水平要求相当苛刻。光纤以太网通过将10Gbps骨干网络的高速度与Diff-Serv服务质量结合在一起,很容易达到语音质量要求的时延和抖动水平。
光纤以太网络相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相机应用模式之一。设计了基于NIOSⅡ的光纤以太网相机系统,利用FPGA的NIOSⅡ内核对网卡芯片W3150A进行配置及驱动,实现图像采集模块与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实现网络传输数据。该相机系统能在1s之内完成一幅2MByte图像数据的网络传输,在速度上能满足系统的技术要求。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方案。
一种万兆光纤以太网的实现方法 【摘要】文中介绍了 IEEE802.3ae规范中万兆以太网物 理层和媒质接入层的有关知识,提出了一种万兆光纤以太网 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对于解决新型雷达海 量数据传输带宽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万兆以太网; FPGA;UDP; IP 0 引言 由于相控阵雷达及多波束数字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 速发展,雷达系统对于数据的吞吐能力及数据的传输带宽的 需求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满足相控阵雷达对多波束数 据的实时快速处理,需要建立各分系统间数据的高速通道, 实现对阵列雷达前端数据的实时传输。 传统的雷达对前端数据一般采用百兆或千兆铜介质以 太网与雷达信号处理机进行对接,这种实现方式已经无法满 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而且对雷达信号处理机的实时性能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万 兆以太网因其卓越的带宽优势,使得雷达系统间高速
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是一款高性能的管理型的二层光纤以太网接入交换机。用户可以选择全光端口配置或光电端口混合配置,接入光纤媒质可选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该交换机可同时支持网络远程管理和本地管理以实现对端口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交换机的设置。
光纤端口特别适合于信息点接入距离超出五类线接入距离、需要抗电磁干扰以及需要通信保密等场合适用的领域包括:住宅小区FTTH宽带接入网络;企业高速光纤局域网;高可靠工业集散控制系统(DCS);光纤数字视频监控网络;医院高速光纤局域网;校园网络。
无阻塞存储-转发交换模式,具有8.8Gbps的交换能力,所有端口可同时全线速工作在全双工状态
支持6K 个MAC地址,具备自动的MAC地址学习、更新功能
支持端口聚合,提供7组聚合宽带干路
支持优先级队列,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支持802.1d生成树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
支持802.1x基于端口接入认证
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量控制/半双工背压式流量控制
支持基于标记的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可提供255 个VLAN组,多达4K个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
具有端口隔离功能
具有包头阻塞(HOL)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包丢失
支持端口与MAC地址绑定,MAC地址过滤
支持端口镜像
具有SNIFF 网络监听功能
具有端口带宽控制功能
支持IGMP侦听组播控制
支持广播风暴控制
网络管理:
远程集中网管:支持SNMP,基于Web的管理,Telnet;基于指定端口或802.1Q VLAN,以增加安全性。
本地独立网管:通过标准的RS-232接口实现
网络标准和协议:
IEEE:
802.3, 802.3u, 802.3z, 802.3ab, 802.1d, 802.1p, 802.1q, 802.1v, 802.3ad, 802.3x, 802.1x
IEFT:
RFC1157 SNMP, RFC 1112/2236 IGMP, RFC854 Telnet, RFC 1123/1493/1643 MIB
光纤以太网交换机的选购主要需要考虑光口模块的配置
百兆端口
单纤单模,双波长1550nm/1310nm,20/40km
双纤单模,单波长1310nm或1550nm,20/40/60km
双纤多模,单波长1310nm,2km
千兆端口
双纤50/125μm多模,波长 850nm,550m;
双纤62.5/125μm多模,波长850nm,275m;
双纤单模,波长1310nm或1550nm,10/20/40/60km
无阻塞存储-转发交换模式,具有5.2Gbps的交换能力,所有端口可同时全线速工作在全双工状态
支持6K 个MAC地址,具备自动的MAC地址学习、更新功能
支持端口聚合,提供7组聚合宽带干路
支持优先级队列,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支持802.1d生成树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
支持802.1x基于端口接入认证
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量控制/半双工背压式流量控制
支持基于标记的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可提供255 个VLAN组,多达4K个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
具有端口隔离功能
支持端口与MAC地址绑定,MAC地址过滤
具有包头阻塞(HOL)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包丢失
具有SNIFF 网络监听功能
支持端口镜像
具有端口带宽控制功能
支持IGMP侦听组播控制
支持广播风暴控制
网络管理:
远程集中网管:支持SNMP,基于Web的管理,Telnet;基于指定端口或802.1Q VLAN,以增加安全性。
本地独立网管:通过标准的RS-232接口实现
网络标准和协议:
IEEE:
802.3, 802.3u, 802.1d, 802.1p, 802.1q, 802.1v, 802.3ad, 802.3x, 802.1x
IEFT:
RFC1157 SNMP, RFC 1112/2236 IGMP, RFC854 Telnet, RFC 1123/1493/1643 MIB
光纤端口工作波长及传输距离:
单纤单模,双波长1550nm/1310nm,20/40km
双纤单模,单波长1310nm或1550nm,20/40/60km
双纤多模,单波长1310nm,2km
电源:
交流176-264V/1.2A,50/60Hz
直流18-36V/2A
直流36-72V/1.5A
功率消耗:35W
物理和环境参数:
标准19英寸机架的安装宽度,1U高
重量4公斤
工作温度:0℃-50℃
储藏温度:-25℃-55℃度
相对湿度:5%-95%无凝结
光纤以太网交换机简介
用户可以选择全光端口配置或光电端口混合配置,接入光纤媒质可选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该交换机可同时支持网络远程管理和本地管理以实现对端口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交换机的设置。
光纤端口特别适合于信息点接入距离超出五类线接入距离、需要抗电磁干扰以及需要通信保密等场合适用的领域包括:住宅小区FTTH宽带接入网络;企业高速光纤局域网;高可靠工业集散控制系统(DCS);光纤数字视频监控网络;医院高速光纤局域网;校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