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山坡路边。
本变种主要以箨鞘背部无毛,被薄白粉并很快脱落,又仅箨鞘基部生有白色脱落性的短纤毛,叶舌高3-4毫米等特征与原变种不同。笋期5月。竿的分枝每节大都再分2枝乃至数枝。叶片披针形,先端尖至渐尖,基部近圆形至 楔形。内稃顶端常不开裂。
已知26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浙江省,衢县龙游溪口林场分布较多。
喜阴湿的观赏植物,每3-4天,换一次清水,可放入几块小木炭防腐. 换水改加水 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来水要先...
大多数箭竹生长在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9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000mm,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里,不需要大量水便可以很好的成长;没有一种竹子能忍受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但却是高山地区抗风沙的有...
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2、发笋力强。集约...
var.SubglabratusS.Y.CheninAct.Phytotax.Sin.21(4):413.1983.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以广玉兰林下的菲白竹、靓竹、黄条金刚竹、美丽箬竹和菲黄竹等5种地被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光照环境下测定了地被竹生长状况和光合能力.结果表明上层广玉兰的遮阴程度对地被竹的有明显的光照竞争,但竹子的生长状况变化不一,菲黄竹和靓竹受光照影响明显,生长指标差异性大,耐荫性弱;菲白竹、黄条金刚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差异性不明显,耐荫性较强.5种地被竹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光照强度越大,净光合速率越高,日进程峰值出现在光照强度最大时(11:00),之后有不同程度下降.
高舌苦竹形态特征
高舌苦竹(P.amarus(Keng)Keng f.)
秆高2-3m,径1-1.5cm,新秆无毛,具白粉,节间长达24cm,节明显。箨鞘宿存, 绿色,薄革质至纸质,无毛,边缘具纤毛;无箨耳及遂毛;箨舌高约3mm,具白粉;箨叶披针形,下垂,绿色,顶部边缘淡紫色。每小枝具2-3叶,无叶耳,叶舌高约3mm,叶片披针形;长12-14cm,宽1.4-1.9cm,下表面密被微柔毛。笋期4月。
竿高2-5米,径粗1.5厘米,基部竿壁厚,近于实心,上部竿壁较薄,髓呈横隔状,二年生竿青绿色,具厚白粉,光滑无毛;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通常长达24厘米左右,节间的大部分和节上方均被有白粉,尤以节处被粉特别厚;竿环高于鞘环;箨环上留有少量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具3-5枝,枝与主竿成30°-45°夹角。箨鞘薄革质或厚纸质,绿色,有淡绿色方格状脉纹,无毛,边缘生纤毛;箨耳无;箨舌先端笔架形,高达3毫米,被白粉,绿色,微带紫色;箨片披针形,外翻而下垂,边缘与先端紫红色。末级小枝具2-4叶;叶鞘宿存;无叶耳;叶舌高3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2-17厘米,宽1.4--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上表面浓绿色,下表面淡绿色,被短小毛,基部和主脉被长毛,次脉5-7对。花枝未见。笋期4月下旬。
苦竹品种分类
大明竹、川竹、宜兴苦竹、硬头苦竹、高舌苦竹、衢县苦竹、垂枝苦竹、长叶苦竹、 斑苦竹、秋竹、短穗竹、大黄苦竹、小黄苦竹、肿节竹、黄条金刚竹、烂头苦竹、螺节竹。
本变种的新竿密披倒生白色糙毛及紫色细点,且呈紫绿色,节间长28-32(38)厘米,箨鞘绿带紫色,有光泽,无粉,无箨耳,箨片线状披针形等特征与原变种有别。笋期4月底至5月。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