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钢铁及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上) (平装)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00年1月1日 | 定 价 | 133.0 元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06628860 |
化学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化学检验工。1.2职业定义以抽样检查的方式,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试剂溶剂、日用化工品、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涂料染料颜料、煤炭焦化、水泥和...
常见的化学分析仪器,即滴定分析和重量用的常见的分析仪器:1、滴定管:包括25ml和50ml的酸式滴定管、25ml和50ml的碱式滴定管、微量滴定管(10ml);还有棕色滴定管;2、移液管:单标线移液管...
检测方法1)光电火花直读测试方法光电火花直读测试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高效。该方法可以直接固体进样,不用进行化学消解,可以减少消解过程以及定 容定容过程所带来的人为误差;其缺点是对样品的形状依赖性高...
1 / 9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制说明(送审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号)文件精神,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 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 心负责, 项目计 划编号为,完成时间为年。 年月日~月日,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有色金属标准 工作会议,会议对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 收光谱法》 进行任务落实, 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负责起草, 参与起草单位有北京有色 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理化中心、 昆明冶金研究院、 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 贵州省分 析测试研究所、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有色标委会年会上获悉: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负责组织、协调,制(修)订负责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检测中心和国内各大铜加工、冶炼厂以及科研院所等共同参加修订的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内容介绍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所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推荐性或强制性)已在目录中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2012年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包括标准正文中“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标准的属性),但其属性以本汇编目录中标明的为准,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请注意查对。《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收录的所有标准均为2005年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理整顿之后现行有效的标准。
2100433B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所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推荐性或强制性)已在目录中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目前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包括标准正文中“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标准的属性),但其属性以本汇编目录中标明的为准,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请注意查对。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收录的所有标准均为2005年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理整顿之后现行有效的标准。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可供冶金行业、下游企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质量监督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采购、管理、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人员使用。
自本汇编第2版于2009年4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几近售罄。3年多的时间里,标准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我们决定对2版进行修订。除新增了6个新制定的标准外,主要变化为细化了分类结构,从第2版的冶金化学分析方法综合、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两个部分,调整为冶金化学分析方法综合、钢铁及合金通用化学分析方法、特定钢类及合金专用化学分析方法、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测定方法四个部分,使整体结构更清晰,更适于读者的使用。
本书所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推荐性或强制性)已在目录中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目前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包括标准正文中“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标准的属性),但其属性以本汇编目录中标明的为准,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请注意查对。
鉴于本汇编收录的标准发布年代不尽相同,汇编时对标准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符号等未作改动。
本次收录的所有标准均为2005年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理整顿之后现行有效的标准。
本书可供冶金行业、下游企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质量监督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采购、管理、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