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 | 完成人 | 赵勇等 |
---|---|---|---|
获奖情况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依托单位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等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赵 勇,喻 渝,李国良,栗恒满,霍玉华,倪光斌,朱永全,王明年,谭忠盛,肖广智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目前来看,主要是对于防水措施的应用比较成熟,以及对开挖中各种红线的控制。无砟轨道的施工:这个才是高铁赖以生存的基础,无砟轨道对标高、线型控制的严格,开创了施工上的一个新高度,各种精调设备、新机械、新工...
首先是看铁路的档次和地质条件了,速度越高、复线和电气化都会增加成本,如果经过山地和河流,需要修隧道和桥梁的话也会增加成本,还有就是经济效益和政/治/军/事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线,分出几个方案优中选优就是了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部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该线含大量单洞双线隧道,其开挖面积大于160m2,跨度大于15m,属于超大断面隧道。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以及开挖跨度与断面的增大,隧道围岩压力随埋深的变化尚不清楚,目前对该类型隧道的深、浅埋分界深度界定认识不统一。通过郑西线12座隧道地表裂缝与埋深关系的现场调查,初步确定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深、浅埋分界范围,指出小于11m可作为超浅埋,40~60m为浅埋与深埋分界深度,大于60m为深埋;基于裂缝调查,按剪切滑移破坏极限状态理论对以上分界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与验证;精心设计现场试验,在浅、深埋等地段布置17个量测断面进行围岩-初期支护间接触压力的量测,发现实测围岩压力与界定的深浅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给深、浅埋界定范围正确。
甘肃省的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城市快速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方面。相对于双向4车道的黄土隧道而言,大断面(双向6车道)隧道建设的开挖跨度大,围岩胶结差、承载力低、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及技艺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主要以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为研究背景,仅对建设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管理模式。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众多研究和建设成果的集成,反映了黄土隧道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认识与经验。书中归纳总结了黄土围岩工程特性,提出了黄土围岩的细化分级、围岩荷载特征、锚杆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等关键设计技术;阐述了黄土隧道稳定性、施工变形控制和下穿构既有铁路、公路等建筑物快速安全施工技术;揭示了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的形成机理与裂缝规律,提出了防止有害地表裂缝的施工控制标准、地表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等。2100433B
作 者: 王晓州 等 著 丛 书 名: ISBN:9787113092665 版 次:1装 帧:精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交通运输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及公路工程中修建了大量大断面黄土隧道,揭示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及初支与围岩作用机理,从而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是目前极需解决的问题。项目以多座铁路及公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离心试验等综合方法,开展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时空效应分析及支护结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性;(2)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过程时空效应分析;(3)大断面黄土隧道系统锚杆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4)大断面黄土隧道格栅钢架作用机理及适应性研究。 项目收集了大量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数据,明确了其变形规律,建立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结合现场监测变形数据,分析了施工过程时空效应。建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数值计算模型和离心试验模型,阐明了锚杆作用机理,通过大断面黄土隧道有、无系统锚杆现场试验,明确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应取消系统锚杆。建立了黄土隧道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格栅拱架 喷射混凝土、型钢拱架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作用机理,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了格栅拱架适应性,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应采用格栅拱架支护,建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及变形控制体系。研究成果在郑西高速铁路,宝兰客专、武西高速等工程了开展了试验应用,为我国大断面黄土隧道顺利修建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工程借鉴。 项目发表论文7篇,其中E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4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3次;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