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高速铁路标准梁桥技术与应用 | 完成人 | 郑健等 |
---|---|---|---|
获奖情况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依托单位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等 |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郑 健,徐升桥,邓运清,刘 辉,牛 斌,盛黎明,胡所亭,薛吉岗,乔 健,刘永锋
主要完成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高...
一般应该执行验收标准,当设计标准高于验收标准时,应该执行设计标准。
时速350公里双线箱梁:梁长:40.6m ,梁高:3.235m, 梁宽:12.6m ,梁重:925t。时速250公里双线箱梁:梁长:40.6m,梁高:3.0m,梁宽:12.2m,...
研究目的:近年来,为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高速铁路工程事业正蓬勃发展,相应的高速铁路抗震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一般的减隔震装置难以满足高速铁路地震时行车安全性的严格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简支梁桥提出一种新型减隔震系统,并对新型减隔震系统的动力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速铁路桥梁。研究结论:(1)在LRB性能参数的可行域内能够获得满足本文分析模型约束条件的最优解,因此优化设计提高了新型减隔震系统的控制效果,可降低生产成本;(2)新型减隔震系统对强震下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新型减隔震系统可在减少梁端纵向位移、保证桥墩不屈服的基础上,使桥墩底部的弯矩最小化;(3)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的减隔震设计中,梁端纵向位移和桥墩剪力是主要约束条件,对新型减隔震系统性能参数最优解的选取起着重要作用;(4)利用SQP算法求解本文建立的优化设计模型,最优解收敛迅速且稳定;(5)该研究结论可为减隔震技术在高速铁路简支桥梁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手段。
研究目的:高速平稳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巨大的列车活荷载对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的性能有着严格要求,一般的减隔震装置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功能分离的设计理念,研发适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并采用振动台试验验证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对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论:(1)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工作后,桥面峰值加速度在不同烈度下减少幅度达30%~51%,证实了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的有效性,台面加速度被削弱程度仅与地震输入烈度大小有关,与输入地震波特性无关;(2)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工作机制遵循了本文建议的基于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3)地震强度对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的最大水平滑动位移影响较大,最大水平滑动位移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复位状况良好,发挥了良好的滞回耗能和提供了足够的恢复力的功能,阻止能量向桥梁上部结构的传递;(4)调节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中的铅芯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可有效减小梁体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提高功能分离型减隔震系统的适用性是进一步研究内容;(5)该研究结论可为减隔震技术在高速铁路简支桥梁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书依托于新建商合杭铁路站前五标古城特大桥钢混连续叠合梁工程,通过开展专项研究,系统探讨了基于预顶升施工方法的高速铁路钢混叠合梁桥在设计、构件制造、施工、施工监控、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钢-混叠合梁桥技术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总结。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供对此领域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前言
1 绪论
1.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现状概述
1.2 钢-混叠合梁桥的发展现状概述
1.3 钢-混叠合梁桥的关键问题
1.4 工程实例概述
2 基于预顶升施工的钢一混叠合梁桥受力特性分析
2.1 预顶升施工过程钢一混叠合梁受力性能研究
2.2 成桥后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对叠合梁桥的影响性分析
2.3 钢一混叠合梁桥受力对制造误差的敏感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钢-混叠合梁桥预顶升施工关键技术
3.1 钢主梁的加工
3.2 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制
3.3 预顶升施工对结构受力影响参数化分析
3.4 顶升回落方案的比较与优化
3.5 钢-混叠合梁的安装与顶升工艺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铁路钢一混叠合梁桥薄层环氧树脂砂浆施工工艺研究
4.1 环氧树脂砂浆的选型与配合比研究
4.2 环氧树脂砂浆薄层摊铺施工设备研究
4.3 环氧树脂砂浆薄层摊铺施工工艺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钢-混叠合梁桥预顶升过程监测与控制
5.1 概述
5.2 施工监控方法研究
5.3 实时监测与分析
5.4 施工过程监测数据分析与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钢-混叠合梁桥预顶升施工风险控制技术
6.1 风险评估方法
6.2 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梁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箱形梁桥。与矩形截面 的箱梁桥相比,不仅抗风性能较好,且可构成宽桥面 并可减小墩台宽度和圬工数量。适用于城市桥梁。
具有两个并列而不相连接箱梁的箱形梁桥。两 桥之间用纵向构造缝分开而独自受力,可以构成车 行道较多的宽桥(可达32m左右)。其构造较单箱多 室梁桥简单,用料经济,施工方便。
上部结构采用由钢板与纵、横肋焊接组成的正 交异性板作桥面板的箱形梁桥。能减轻桥梁自重,可 获经济效果,多用于大跨度钢桥中。
在由顶板、底板及两侧腹板组成的箱型截面梁 中,顶板及底板分别供车辆和行人或自行车等通行 的架空建筑物。梁内部净空应满足行车净空的要求, 上、下层的车行道或人行道应分别有进出口和引道 与原有线路衔接。如1980年建成的奥地利维也纳帝 国桥,箱梁内通行地下铁路,箱梁外侧设有悬臂板用 作人行道,而上层顶板桥面则为六车道的汽车路。
主梁每侧腹板均由双层腹板构成的钢箱梁桥。 它的特点是建筑高度可比一般的钢箱梁桥小,但用 钢量较多。
边腹板向外倾斜形成倒梯形截面的箱形梁桥。 在多车道的宽桥中,采用这种截面,可以减小桥面板 的挑臂长度,同时可减小箱室底板宽度,桥墩宽度得 以减小,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缺点是截面的形心 偏上,在承受负弯矩区域的底板,需要加厚,变高度 时不易处理。
用槽形梁和桥面板组合而成的箱形梁桥。是公 路和城市桥梁中组合梁桥的一种类型。常用预应力 混凝土建成,具有抗扭强度高和节省钢材的优点,但 工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