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是李晓丹写的论文,由刘学录指导。
所有责任者: 李晓丹著刘学录指导
所有题名: 并列正题名: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Gansu province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甘肃省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
语种: Chinese 汉语
论文方向: 土壤学. 土地资源管理
论文授予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论文授予时间: 2009
载体形态: 44页 2100433B
如按各种用地的作用和利用价值为指标,可以各类生产建设用地和非生产建设用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前者如农业、工矿用地等(直接生产建设用地)和城乡居民点、交通用地等(间接生产建设用地);后者如沼泽...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是一种动态过程。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景观生态学》试卷 共 4 页第 1 页 安徽师范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B)(时间 120分钟) 1.景观按照人类的影响程度, 可以分为: 、 、 。 2.景观规划的要点包括: 、 、 。 3. 尺度转换即为尺度信息转换 ,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 一般称 为 。 4.景观多样性主要表现为: 、 、 等方面。 5.大尺度指较大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 比例尺、 分辨率。 6.基质判定的三个标准:① ; ② ;③ 。 1.景观结构 2.尺度 3.廊道 4.生态系统服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得分 学 院 : 年 级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 ( 每空 1分,共 15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
- -----中国古代园林折射的景观生态 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描绘着手, 从它们的特色、本质、 寓意等方面对景观生态学进行中国文化式的分析,以鄙人对中 国园林特色浅薄的观点来浅谈景观生态在中国文化中所面临的 局面,而且还从中国的园林中寻找着景观生态的影子并进行了 文化和理念的跟踪,从古代先人们的生态意识当中渐渐的展现 景观生态最原始的解释和最圆满的形态, 最终达到“以和而治” 的理想,也就是中国古代园林所折射的景观生态的缘由! 关键词:景观生态,中国古代园林,自然,设计理念,以和而治 研究背景 :中国古代园林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不倒,固然有其必然的 美学道理,于是在结合景观生态和景观设计的理念之后, 经过我的一番追本溯源和挖掘探讨,中国独特的景观文化 就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正文:中国古代园林折射的景观生态 一:浅谈对景观生态的初步认识 自从上了景观生态学这门课以后,有一个词就深深
如直接生产用地(耕地、牧地、林地等),间接生产用地(道路、渠道等)和非生产用地(沙漠、冰川、沼泽地等)的面积各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比重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如城市的扩大和发展使农地减少、而农地减少又促使土地的集约经营等。自然经济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也有很大差别。
是2017年甘肃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认定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是2017年甘肃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认定的省级研究中心,由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共同建设。中心致力于甘肃土地利用和整治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实践需求,开展应用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工程研究中心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多学院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和雄厚的人才技术实力,联合省内外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发机构及企业,面向甘肃省国土空间调查、评价、规划、修复等空间治理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实践需求,开展国土空间多源数据挖掘和分析、国土空间利用关键过程与效应研究与评价、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空间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对我省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
1.研究多源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方法,建立高精度、定量化、高效率遥感智能计算与遥感地学分析模型,实现全省覆盖、高时序的地表参数反演与特征分析,服务于我省国土空间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
2.研究国土资源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效应,评估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服务功能,提出维持国土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性和生产功能可持续性的适应性调控途径。
3.建立评估国土空间生态风险和确定多尺度生态安全阈值的方法,提出国土空间生态恢复标准、目标,发展国土空间修复的理论、途径与关键技术,构建以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国土空间治理模式。
4.结合国家和地方空间治理重大需求,建立和发展我省土地利用与空间治理应用与示范系统,促进土地利用和空间治理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深化。
土地利用结构直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可用以分析土地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经济中各部门的作用程度、经济效益及其潜力,以及开发的可能性。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可以预测和规划今后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发展趋势。土地利用数据的测定,可按利用现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同时,为使利用结构在时间、空间上有可比性,分类指标内容必须一致。面积数据除按已知数据和地面测量外,还可利用航空、卫星遥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