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分类
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
多个小型供热系统联成一体的集中供热。
城市某个区域的集中供热。
若干个街区及至整个城市的集中供热。
供热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
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
集中供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城市污染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集中供热。
供热介质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量的中间媒介,也称热媒或带热体。现代热工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供热介质是水,因为水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热容量大,在换热过程中能经济有效地循环运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也普遍采用水为供热介质,以热水或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 热水供热系统 由水泵驱动进行循环,水的流速约为1~2米/秒,输送半径达10公里以上。供回水温度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设计供水温度多采用130°C或150°C,回水温度则为70°C。当室外气温高于采暖计算温度时,常用降低介质温度的方法进行调节。这样既可减少输送介质途中的管道热损失,又便于利用供热机组的低压抽汽,提高热电厂供热的经济效益。由于水的比热大,蓄热能力高,因此供热系统运行有波动时,供热状况仍较稳定。热水供热系统运行中介质漏损少,所需补给水量较小,补给水的处理要求也较低。
蒸汽供热系统 靠蒸汽本身的压力输送,每公里压降约为0.1兆帕,中国热电厂所供蒸汽的参数多为0.8~1.3兆帕,供汽距离一般在3~4公里以内。蒸汽供热易满足多种工艺生产用热的需要;蒸汽的比重小,在高层建筑中不致产生过大的静压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为25~40米/秒;供热系统易于迅速启动;在换热设备中传热效率较高。但蒸汽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热能及热介质损失较多,热源所需补给水不仅量大,而且水质要求也比热网补给水的要求高。
供热介质的选择 既要能满足多数热用户的需要,也要符合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的对象主要是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等低位热能用户,一般以热水为供热介质。厂区供热系统主要满足生产工艺用热,通常以蒸汽为供热介质。
地暖管道的材质最好选择PE-X,千万不可用PB、PP-R和PERT等生活热水管来做采暖管道。资料图片 如何提防采暖 消费陷阱系列之二 本报于上周五推出了“如何提防采暖消费陷阱系列报道”,此举受到了众多...
我认为不可以。因为管径的选择,是根据流量,阻力而得的。计算的管径的整个环路,我们通常所说的最不利环路只能有一种管径。
集中供热应用主要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以及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烘干、蒸煮、清洗、溶化、致冷、汽锤和汽泵等操作(见城市集中供热应用)。发展趋势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1 供热纪实 供热纪实 1993 年蓟县成立供热办公室的次年 4月,牵头第一热力站建设, 该站占地 8.12 亩,建筑面积 375平方米,安装十吨炉两座,总投资 800万元,供热面积 18万平米。 1995 年 4月,第二供热站破土动工。该站占地面积 18.8 亩,建 筑面积 1800平方米,安装 10吨热水炉 3台,设计供热面积 20万平 方米,总投资 1250万元。 1997 年 9 月初,第二供热站扩建工程开工,扩大供热面积 5 万 平米,新装 10吨热水炉 1台。 1998 年 10月,翠湖新村供热小区建成,供热面积 4万平米,新 装十吨热水炉两台; 1999 年正常供热,并投资 22万元对 7 台 10 吨热水锅炉,4万 延米供热管网及水、电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同时,又投资 42 万元 进行了变频节电改造,保证了供热设备
从供热方式上看,清洁供热分为集中清洁供热、区域清洁供热和单体清洁供热等。
从供热用途上看,清洁供热分为清洁供暖、清洁供冷和清洁供蒸汽等。2100433B
个人认为供热发展的主要几个阶段就是集中供热,分户计量,能源管理,三个阶段。集中供热的发展已经差不多了。现如今我国大力推进分户计量。分户计量的最大依仗就是热表。无论什么方式都需要一个或多个热表进行统计。
说到了热表必须要说一下,热表只是个计量方式。是没有节能功能的,所以即使安装了热表也不见得一定能减少能源的浪费。紧接着就与热表进行配套了N种节能计量的方式。现在最常用的也就是:温控一体化(一户一表),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面积法(老小区用)等等。其中每个方案都是各有优缺。
其中温控一体化:温控一体化(一户一表)需要进楼的管道口安装一个大热表,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个小热表,在进户的管道口处需要安装一个温控阀(球阀或闸阀)。用户家了安装一个温控面板。这是比较好的一种计量方式,可以说是和电表水表相同的计量方式,都是经过了很多验证的。但是供热又与供电供水不同,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同的。第一:水质问题。我国地区分布广泛,情况多种多样,各地水质差异很大,加热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大家都知道热表为了增加准确性大多采用多流束方式(超声波基本没有这个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容易堵塞。第二:热量会造成向周围扩散性流失,对建筑位置优势的用户和位置没有优势的用户会造成不公平,也就是说住中间的热量会使用的少些,顶层会多一些。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由我来做(已经有成功案例)首先会解决水垢问题,要求建筑设计院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安装至少三个过滤器。一个安装在换热站,一个安装在单元供热进口,一个安装在每户进水口也就是安装在热表的前端(或者使用特定型号的热表)。关于公平问题,采用楼层系数的计算方式,以同一的楼层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加权计费(软件体现)。而且在售楼的时候在楼层上的价格有所体现。而且近几年我国加大热表基表的研发力度,热表计量更为精准,还有采用超声波热表基本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了。
其二通断时间面积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是清华大学江亿院士提出的,即以每户的供暖系统通水的时间为依据,分摊建筑的总热量。理论的依据为在同一栋建筑内,相同建筑面积在同一供水温度下,花一样多得时间达到同一室内温度。江亿院士非常厉害,提出的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解决温控一体化中产生的水垢,楼层差异的问题,如果能按照实际运行将是很完美的一种方案。但是有几个方面一直不好解决。第一:为满足这套理论必须要再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按照不同楼层,面积来精准计算每户所用的散热器,从理论角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安装的实际过程中要保证散热个体热负荷及性能温度就很难达到了。第二:建筑物内不能有明显的水力失衡现象即在安装前应经行户间水力平衡调节,消除系统内的水平失调或垂直失调。更别说真正运行中个别用户不检点的偷水行为了(也可能有部分企业已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室内的供暖系统应为水平串联式系统。用户散热器末端不能分室分区控制(也可能有部分企业已解决这个问题)以免改变户内的环路的阻力。第四:用户不得私自改变室内散热器末端设备的容量和类型。(以中国人对房子重视程度估计这是最困难的一点)。
其三温度面积法:温度面积法,就是在老小区那种情况下进行温度与面积的混合计算来收费。进单元的地方安装一块大表,每户每间房子内安装温控器,对温度和面积进行一个系数运算。还能说什么呢"para" label-module="para">
以上产品为热表衍生出来的节能产品,不管怎么样国家大力支持,国货需自强。每个研发人员也都在努力。有了这些用户的信息后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集抄。集抄产品是即与热表相互配合又与热表完全不同。
现如今的集抄系统以热表厂家推出为做常见的方式,前文也提过,集抄是与热表完全不同的另一条产品线。热表企业(除少部分企业外)做集抄系统相当于开发另一条生产线新的产品。假如组建个10人左右的团队进行研发,因为集抄产品销售数量相对很少,所以一般情况下热表企业连研发的费用都收不回来。更别说售后,维护,质保了。而且A热表厂家的产品绝对不会采用B热表厂家的产品。(具体为什么大家也都明白,厂家有竞争关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热表企业卖集抄系统但是却很难做好。更别说后续的一系列产品问题了。如今真正搞得好的一般是之前做供水集抄系统,供电集抄系统的工程师。但是供热又与供水供热不同,包括环境不同,信息不同,问题处理不同等。供水,供电的工程师很少有懂暖通的,就造成了供热的集抄系统多样性和不完全性。但也不外就是这几种。国家如今还没有明文规定,我这里就不对比了。只能说说自己的产品。
我国城市供热基本上有三种供热方式:第一种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方式。城市集中供热可由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实现。集中供热由城市统一规划,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式,供热的热效率包括热网损失在内高达88%,比采取小锅炉房供热效率提高30%左右。区域锅炉房内都装置大容量高效率的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向城市各类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用区域锅炉房代替分散小型锅炉供热,能节约燃料,改善供热质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区域锅炉房的热能利用效率通常低于热电厂,规模和场地的选择比较灵活,投资比建热电厂少,建设周期短,是城市集中供热的一种主要方式。第二种供热方式为独用锅炉房供热方式。由工厂、企业、住宅区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自建小锅炉房供热,也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分散供热的小锅炉一般吨位都比较小,热效率低,大都在40~60%,是冬季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第三种供热方式为分散供热方式。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一家一户直接用煤炉烧煤供热采暖,占90%以上。这种供热方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