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供电可靠性 | 外文名 |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
---|---|---|---|
释 义 | 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 | 重要指标 | 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 |
供电可靠性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指标加以衡量: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我国供电可靠率一般城市地区达到了3个9(即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8.76小时;重要城市中心地区达到了4个9(即9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53分钟。
在电力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衡量能使由该故障设备供电的用户供电障碍尽量减少,使电力系统本身保持稳定运行(包括运行人员的运行操作)的能力的程度。2100433B
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一、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 1、电网结构不合理。电源点少,多为独立供电,供电半径长,技术标准低,运行不灵活、不可靠;线路分段开关数量少,预安排...
WDDZ300B 在线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以下简称WDDZ300B)是一台高性能的多功能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器。采DSP+ARM+CPLD 内核,5.7”大屏幕液晶(320×240点阵)显示屏,使结构更...
文章首先从UPS电源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架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应用环境中的几种典型优化方式,并且就其主要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特征做出评析。最后对于UPS电源选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对于加强该领域的认识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在电力系统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变电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还能够促进企业加强设备的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对企业的运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供电可靠性管理对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主要探讨了制约供电可靠性提高的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变电管理中如何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中文名称:用户供电可靠性;英文名称:servicereliabilityofcustomers;2100433B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持对用户连续充足供电的能力。电力系统的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量之能力的度量,也就是说电力系统的系统可靠性包括电力系统为了保证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能力和保持电力系统最佳状况的能力两个方面。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有紧密联系,但二者也有区别。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包括充裕度与安全性四个方面;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评价主要为充裕度评价。
充裕度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能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期望非计划停运。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例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到的系统元件损失的能力。
电力系统供电中断以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为统计指标。因此供电可靠性是衡量电流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供电中断时间越短,供电可靠性越高,则电流系统的电能质量越好。反之,在一定时期内,供电中断时间越长,供电可靠性越低,则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越差。
供电可靠性计算分为离线计算和在线计算。离线计算是指根据采集供电中断的监测数据,然后进行人工计算或计算机计算。在线计算是指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自动根据供电中断的监测数据完成可靠性计算。在线计算一般由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上位机或电能质量监测中心进行,下位机(监测仪)主要进行供电中断监测,然后将监侧数据实时上传到上位机或电能质量监控中心。
为了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和可靠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深入开展可靠性统计、分析、应用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有关单位编写了《供电可靠性管理实用技术》。
《供电可靠性管理实用技术》围绕供电可靠性管理问题,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可靠性管理的基本要求与任务、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预测评估方法、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以及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进行介绍。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简要介绍国内外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情况;第三章详细介绍与供电系统可靠性相关的基础知识;第四章介绍供电系统可靠性统计评价;第五章结合国内供电企业实际情况,详细介绍有关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的管理及技术措施:第六章进一步介绍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方面的一些创新应用;第七章介绍供电系统可靠性预测评估;第八章介绍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