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工程环境 | 外文名 |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
---|
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比如农田、林场、工场等等。2100433B
可按图纸总说明给出的表格设置
工程环境监理是指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在接受工程建设项目业主的委托和授权之后,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环境 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针...
辽宁沈阳属于工程严寒地区,应该选二b
1 工程环境监理初探 刘晓涛 简介: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得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环境监理竣工验收, 管理上相对薄弱。随着法律依据、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相关内容的不断完善,工 程环境监理必将在我国今后的环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 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验收,规范 一、 前言 长期以来, 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 比较重视工程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和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对工程施工期所带来的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景观影响 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管理上相对薄弱。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 污染,从 20世纪 90年代,我国相继在一些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国家重点工程开展了施工期 工程环境监理试点,包括:黄河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新建铁路青藏线、西气东输管道工 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 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 当
第1章 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理
1.1 环境监理概论
1.2 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
1.3 工程环境监理的模式
1.4 实施工程环境监理的条件
1.5 环境监理的作用
1.6 国外环境监理发展状况
第2章 工程环境监理组织与实施
2.1 工程环境监理单位
2.2 工程环境监理组织
2.3 工程环境监理方案
2.4 工程环境监理实施
第3章 工程环境监理的全过程控制
3.1 施工准备阶段
3.2 项目施工期
3.3 工程验收阶段
3.4 工程运行过程
第4章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监理要点
4.1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4.2 环境监理要点及环境知识
4.3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4.4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工艺设备
4.5 工程环境监测
4.6 工程建设应急防护和救援
第5章 工程环境监理案例分析
5.1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环境监理
5.2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
参考文献2100433B
内容简介
《工程环境监理基础与实务》是在河南省两期工程环境监理培训班试用教材《建设工程环境监理》一书基础上修改整编而来的。它紧密结合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实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工程环境监理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并对国家和有关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情况作了适当介绍;探索性地提出了生态影响类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的原则思路及主要监理内容;特别精选了铁路、公路、冶金、建材、石油、矿山开采、输油输气管线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以及城市基础建设、轻工、畜禽规模化养殖多行业类别有代表性的工程环境监理大纲、规划、总结等案例并加以点评;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该书的突出特点。此外,各篇设有习题,最后还有案例分析及模拟试题,可作为自学、培训、练习之用。
《工程环境监理基础与实务》题材新颖、信息量大、观点明确、通俗易懂,基础理论适度,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可作为工程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人员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高职高专环保或监理专业教学、培训参考辅导书。2100433B
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监测的内容在日益扩展。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工程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包括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四类特征变形值的监测。
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对它们进行监测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大气和废气监测主要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大气污染的监测。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不下数千种,已发现有危害作用而被人们注意到的有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有机物,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监测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常见的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性物质等。颗粒性物质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有毒重金属、多种有机化合物等。
(2)二次污染物监测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物理性质完全不同,多为气溶胶,具有颗粒小、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低等特点。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乙醛和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PAN)等。
(1)急性毒性的初筛实验
(2)易燃性的测定
(3)腐蚀性的测定
(4)反应性的测定法
(5)浸出毒性测定
(6)城市垃圾的监测
土壤监测中确定土壤中优先监测的依据是国际学术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提出的“世界环境监测系统”草案,该草案规定:空气、水源、土壤以及生物界的物质都应与人群健康联系起来。土壤中优先监测物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汞、铅、镉、DDT及其代谢与产物,多氯联苯(PCB);
第二类:石油产品,DDT以外的长效性有机氯,四氯化碳醋酸衍生物,氯化脂族,砷、锌、硒、铬、镍、锰、钒,有机磷化合物及其他活性物质(抗素、激素、致癌性物质和诱变物质)等。
进行生物污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检测,及时掌握和判断生物被污染的情况和程度,以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这对促进和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四种:一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声;二是工厂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所产生的噪声;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像打桩机、挖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四是社会生活噪声,例如高音喇叭、收录机等发出的过强的声音。
环境放射性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在当今世界,原子能工业迅速发展,核武器爆炸,核事故屡有发生,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国防、航天、科研、民用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有可能使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高于自然值,甚至超过规定标准,构成放射性物质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和监督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