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铬镍奥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数的测量 | 标准号 | JB/T 7853-1995 |
---|---|---|---|
制修订 | 修订 | 发布日期 | 1995-12-01 |
代替标准 | GB 1954-80 | 实施日期 | 1996-07-01 |
批准发布部门 | 机械工业部 |
备案信息
备案号:0005-1996。
您好,铁素体不锈钢价格一般在30-80块左右。 铁素体不锈钢(400系)含铬量在15%~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这类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
会。铁素体耐蚀性较一般的奥氏体不锈铁差,但超纯铁素体想对要好很多,可能冲压变形部位与模具摩擦 破损,在未生成新钝化膜前,产品存放环境、表面有其他介质,诱使生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
1、奥氏体不锈钢及铁素体钢焊接性能分析奥氏体与铁素体类钢的焊接 , 关键是焊接材 料与两侧钢材各种性能的匹配问题 。要获得可靠 的异种金属接头 , 焊接材料就应满足以下若干条 件 :a . 防止焊接缺...
分别应用定量金相法、WRC-1992组织图法和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方法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铁素体的含量进行测定。在定量金相法中,考虑了铁素体含量分布的均匀度;在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方法中,分析了试样择优取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考虑了测定结果的分散性。最后,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应用类似于X射线衍射仪测定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对焊缝铁素体含量进行测定,也能得到与金相法和WRC-1992组织图法比较一致的结果。
【11】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的氢致马氏体相变
(1)均匀腐蚀。铬是最容易钝化的元素。在大气环境中,铬含量在12%以上的铁-铬合金就可自钝化。在氧化性介质中铬含量在17%以上就可钝化,在某些侵蚀性较强的介质中,高铬并加钼、镍、铜等元素可获得良好的耐蚀性。
(2)晶间腐蚀。铁素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一样都会发生晶间腐蚀,但敏化处理及避免这种腐蚀的热处理恰好相反。铁素体不锈钢从925℃以上急冷容易遭受晶间腐蚀,而容易遭受晶间腐蚀的状态(敏化态)经过650~815℃短时间回火,便可消除。铁素体钢产生晶间腐蚀也是由于碳化物析出引起贫铬的结果。所以降低钢中碳、氮含量并加入钛、铌等元素,可降低晶间腐蚀敏感性。
(3)点蚀和缝隙腐蚀。铬、钼是提高不锈钢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最有效元素。铬含量增加则氧化膜中的铬含量也增加,膜的化学稳定性增加。钼以MoO4的形式吸附在活性金属面上,抑制金属的溶解,促使再钝化,防止膜的破坏,因此高铬、钼铁素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4)抗应力腐蚀破裂性。由于组织结构的特点,铁素体不锈钢在奥氏体不锈钢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介质中却是耐蚀的。
铬含量12%~30%,在高温和常温下均以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为基体组织的不锈钢。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的含有少量钼、钛或铌等元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蚀性和耐氯化物腐蚀破裂性。铁素体不锈钢根据铬含量可分为低铬、中铬和高铬三类,根据钢的纯净度,特别是碳、氮杂质含量又可分为普通铁素体不锈钢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普通铁素体不锈钢有低温和室温脆性,缺口敏感性及较高的晶间腐蚀倾向,焊接性较差等缺点,虽然这类钢发展的较早,在工业应用一直受到很大限制。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的这些不足,与钢的纯净度,特别是与钢中碳、氮等间隙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关。只要钢中碳、氮足够低,例如不大于150×10~250×10-6,基本上可克服上述缺点。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冶炼技术特别是真空冶金和二次精炼工艺的发展,已能生产出碳 氮≤150~250×10-6的高纯铁素体不锈钢,使这类钢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1999年以来,国际市场上镍等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高的镍价格使不锈钢生产企业和用户大受影响,镍是奥式体不锈钢(300系)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也许会吓跑不锈钢的潜在用户,认为要使不锈钢具有不朽的特性,价格会高的令人无法承受。
令人兴奋的是,铁素体不锈钢(400系)价格不仅相对低且稳定,并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业已证明,在许多原先认为只能采用奥式体不锈钢的应用领域,铁素体不锈钢是一种极为优异的替代材料,铁素体不锈钢不含镍,主要元素为铬(>10%)和铁,铬是是不锈钢特别耐腐蚀的元素,其价格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