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表印油墨分为一般软包装(如购物袋、妇婴卫生制品)用油墨(该油墨以苯溶聚酰胺树脂PA为主)、烟包用油墨(以硝化棉树脂NC为主)及纸箱油墨(水性油墨),而复合油墨中,70%以上是以氯化聚丙烯(CLPP)为主的BOPP专用油墨,10-20%的为聚氨酯(PU)油墨,还有一些是PVB醇溶油墨。由于价格等因素,导致不同材料、不同包装使用不同的油墨,对印刷厂说油墨品种多,库存多,交货也极易耽误。
1、醇类溶剂:乙醇(酒精)、异丙醇、正丁醇
2、酯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3、苯类溶剂:甲苯、二甲苯
4、酮类溶剂:环己酮、丙酮、甲乙酮(丁酮)
四、凹版油墨配方(%)
树脂 35-40
颜料 8-16
填充料 2-5
溶剂A 30-35
溶剂B 15-20
墨性助剂 10-20
合计 100
凹版油墨分类
1、按制版方式分
(1)照相凹版油墨(2)雕刻凹版油墨
2、按油墨特性分
(1)水型凹版油墨(2)醇型凹版油墨(3)苯型凹版油墨(4)汽油型凹版油墨(5)凹版塑料薄膜油墨(苯醇型)(6)凹版复合塑料(冷复合,热复合)油墨(7)纸张凹版油墨和胶片凹印油墨
3、按印刷机分子分
(1)平台凹版油墨(2)轮转凹版油墨
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一般说来,采用铜或锌板作为雕刻的表面,凹下的部分可利用腐蚀、雕刻、铜版画或mezzotint金属版制版法,Collographs可能按照凹印版印刷。要印刷凹印...
应该是用在阳极处理上的油墨,目前只接触到该类型的客户使用遮蔽油墨油墨。基本上是先将遮蔽油墨丝网印刷到产品上,油墨固化后再拿产品去做阳极处理。产品处理后被丝印上图案的地方没有被处理,也就是被保护起来了,...
通过SGS检测
日本及欧美,因包装要求不一样,故油墨体系也有很大差别,日本一小部分广告报刊为轮转柔版印刷。卫生制品大部分为凹版印刷(油墨从含苯逐步转向无苯(脂肪烃溶剂)体系,烟包也以凹版为主,复合包装袋则为苯溶聚氨酯(转向无苯)体系,CLPP体系已基本消失,在复合包装领域,通用型油墨占有很大比例,欧美除复合包装袋外,其它主要以柔版为主,(水性或醇溶)即使复合包装也是以醇溶HC+PU为主,故在欧美色浆+树脂液,这一方案非常普遍。
我国的凹版印纸油墨,首先是在出版印刷行业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新华印刷厂等企业,引进德国的多色凹版印刷机,用来印刷《解放军画报》等刊物,印刷油墨全靠进口。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天津的油墨生产企业,采用前苏联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苯基影写版油墨',该油墨以松香改性醇酸树脂为连接料,以苯类为溶剂,生产出我国第一代凹版印纸油墨,替代了进口油墨。该油墨主要以印刷画报纸和邮票纸等非涂层纸为主,具有光泽良好、干性快、色泽鲜艳等优点,但也存在流平性欠佳的缺点。七十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骨干型油墨生产企业,相继投产了"醇型凹版印纸油墨",是以硝化棉为主连接料,以乙醇为溶剂,适应在印刷速度为30-50米/分的凹版印刷机上印刷。印刷糖果纸,冰棍纸等食品包装用纸,这是我国第一代用于包装印刷的凹版印纸油墨。九十年代初,烟盒印刷由胶版改为凹版印刷,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从云南开始,我国从欧洲引进了几十条凹版印纸生产线,以印刷烟盒包装为主。由于印刷速度显著提高,掀起了我国凹版印纸油墨发展的新阶段。这次凹版印纸油墨改进的技术路线仍以硝化棉为主连接料,以醇类、酯类等为溶剂,油墨的干燥速度提高到 150米/分。此墨具有不糊版、流平好、转印性能优良、色泽浓润的特点。以前主要印刷非涂层纸,现在以印刷涂层纸为主。为了提高印纸油墨的印刷造性,向层次版印刷发展,现在国内的油墨生产企业已开发出标准的四色版油墨,以适应印刷企业的需要。目前,凹版印纸油墨的品种仍处于增加、质量仍处于上升的阶段。
塑料凹版油墨主要由连接料,聚酰胺树脂,加上颜料和助剂等经过研磨过滤制成。聚酰胺树脂软化点要控制在121°否则因树脂软化点低在梅雨季节印刷时会出现印品粘连。树脂软化点高在冬季使用时会出现冻结,就需加热混拌,使之溶化。
塑料凹版表印油墨稀释剂:甲苯,异丙醇,二甲苯,丁醇等。也可适时添加一些酯类溶剂来调整油墨的粘度。甲苯、异丙醇属快干溶剂。二甲苯,丁醇属慢干溶剂。在使用丁醇时要注意,如果油墨干燥太快,造成图文网点损失,适当加入丁醇使油墨再现力好,小字和网点清晰,但加多了会造成油墨不干,尤其在霉雨季节会出现印刷品粘连反粘。塑料凹版里印油墨又称复合油墨,是指印刷在基材里面的油墨。
塑料凹版油墨链接料:主要是氯化聚丙烯树脂,它对印刷OPP、PET、NY等簿膜粘附力高。经复合后,黑油墨夹在里层,是印刷高档次的塑料软包袋的油墨。它稀释用的主要溶剂有甲苯、乙酮、丁酮和醋酸乙脂等。甲乙酮、甲苯、醋酸乙脂属快干溶剂,丁酮属慢干溶剂。这类油墨不得加入醇类溶剂,否则油墨会变质。
1.塑料凹版油墨一般是用于印刷PE、PP、OPP、NY等塑膜的油墨,但也可印刷复合软包装,只要印刷版面没有较大的色块经过复卷冷风检验,复合气味和牢度还是基本可以的。
2.塑料凹版油墨选择
在选择和使用塑料凹版复合油墨时要注意,因为油墨制造厂家在设计油墨时有高速机快干墨和低速机收干墨之区别。印刷时要以凹印机的转速来确定油墨的选择,否则,凹印机的转速慢,油墨干在凹版网点凹坑里;凹印机转速快印件又干燥不了。对耐蒸煮的塑料软包装或印刷铝箔,要选择耐蒸煮的双组分凹版油墨和铝箔专用油墨。否则起不到耐蒸煮作用,会出现复合后里层的油墨经过蒸煮变稀,变色,图文不清晰等现象。在生产耐蒸煮的包装袋时还需选择耐高温的材料和耐蒸煮的双组分复合胶。塑料凹版油墨的表面张力一般是36达因,而PE、OPP的表面张力一般只有32达因左右,这就要求在进行凹版印刷时,薄膜要经过电晕处理,破坏塑料表面分子结构,提高薄膜表面张力,使之达到38达因以上,让油墨和薄膜亲和粘牢,用手搓和胶粘带撕不下油墨,才达到印刷质量要求。下面我们介绍塑料凹版油墨的发展方向-新型透明的凹版油墨。
以醇溶性聚氨酯为油墨用连接料主体,通过添加分散剂、哑粉、环保颜料、溶剂等助剂,制得通用于PET薄膜、NY薄膜和BOPP薄膜的凹印复合黑、蓝、红和黄墨(用于BOPP薄膜的油墨需添加0.5%附着力增强剂),并对所制得油墨的颜色、着色力、细度、黏度、附着牢度、初干性、表面张力、溶剂残留总量和耐水煮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该系列油墨配方简单,不含苯类和酮类,且溶剂残留总量低于1.0 mg/m2,符合食品包装要求,是安全环保的可水煮通用型凹印复合油墨新产品。
一、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油墨类别、成分 1、溶剂型凹版印刷油墨所用树脂有聚酰胺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所用的有机溶剂有甲苯、二甲苯、乙酯、异丙醇等混合溶剂。
染料; 颜料; 打印机和复印机用已填充的墨盒; 复印机用碳粉; 印刷油墨; 已填充的打印机墨盒; 静电复印用色粉; 凹版油墨; 已填充的鼓粉盒; 印刷膏(油墨);;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油墨的品种不断增加,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如果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则以下五种:凸版印刷油墨:书刊黑墨,轮转黑墨,彩色凸版油墨等;
平版印刷油墨:胶印亮光树脂油墨,胶印轮转油墨等;
凹版印刷油墨:照相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
孔版印刷油墨:誊写版油墨,丝网版油墨等;
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性油墨等。
油墨的印刷适性
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它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叫做印刷适性。
油墨的印刷适性,指油墨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主要有粘度、着性、触变性、干燥性等。
1.油墨的粘度
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粘滞性,量度油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计来测量,常用的粘度计有平行板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拉雷粘度计等。
印刷机的速度愈快,要求油墨的流动性愈大,粘度愈小。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调墨油或油墨稀释剂进行调整。
2.油墨的粘着性
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阻上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性。量度油墨粘着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Tack值。
油墨的Tack值可以用油墨粘着性仪来测量。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粘着性和承印物的性能、印刷条件不匹配,则会发生纸张的掉粉、掉毛、油墨叠印不良、印刷版脏污等印刷故障。
油墨的粘着性,可以用撤粘剂或ZY油墨添加剂进行调整。
3.油墨的触变性
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触变性不良,则会发生“下墨不畅”,传墨不均匀,网点严重扩大等印刷故障。为了防止上述故障的发生,需用墨铲经常搅拌墨斗中的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油墨搅拌器不时撑拦油墨。
4.油墨的干燥
油墨的干燥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渗透干燥。油墨中的连结料,有一部分渗透到承印物里,另一部分与颜料一起固着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高速卷筒纸印刷机使用的非热固性轮转油墨,一般以渗透干燥为主,主要印刷报纸、期刊。
氧化聚合干燥。油墨中的连结料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聚合反应,在承印物表面成膜而干燥。胶印亮光树脂油墨,颜色鲜艳,光泽性好,主要以氧化聚合干燥为主,用于印刷高档精细的胶印产品。
挥发干燥。油墨中的部分连结料,挥发到空气中,剩余的连结料连同颜料固着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凹版印刷油墨是用挥发型溶剂为连结料的,所用的连结料是对人体有危害的苯、二甲苯。二十世纪初已经研制了以水为溶剂的水性油墨,用于凹印和柔性版印刷,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很有发展前途。挥发干燥的油墨特别适合印刷没有吸收性的薄膜材料,如塑料薄膜、金属箔等。
除此之外,油墨的干燥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热固化等多种形式。
许多油墨的干燥,常常是两种干燥形式相结合来完成墨膜干燥的。例如,单张纸的快固着胶印油墨,适用于印刷一般的胶印产品,它是利用渗透和氧化聚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的。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干燥不良,将会引起印张背面蹭脏、粘页、墨膜无光泽、油墨“晶化”等印刷故障。
为了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催干剂。常用的催干剂有:钴燥油、锰燥油、铅燥油等。为了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干燥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