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傅大放 | ISBN | 9787564131821 |
---|---|---|---|
页 数 | 135 | 定 价 | 36.00元 |
出版时间 | 2011-12 | 副标题 |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内容介绍
公路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开展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傅大放、解建光、肖波、张彤炬、贾煜的《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绍了公路网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形式,回顾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发展历程和工作特点。结合具体案例,着重探讨了如何开展公路网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分析其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识别环境影响及预测评价,同时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并推荐了一种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适合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出版得到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东南大学科技出版基金的资助。
2100433B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从工程的预设就开始进行厂址选择,工厂布局,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的工作,要求为有必要的建设项目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等.这个是2005年才刚刚开始设立的工程师,非常非常难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去申请。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
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探讨了公路网规划环评的主要特征,进而论述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程序,确定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要素及范围。以西北甘肃省公路网规划为研究对象,在通常影响要素识别的基础上,补充、强调了外环境对公路网规划实施影响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研究——结合我国的环境现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对我国规划环评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是全国运输综合体系(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等)的一个组成部分,公路网必须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并能满足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在国家的公路网中将公路分为若干等级,力求做到布局合理、标准适宜、设施齐全。
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是进行公路建设决策的有力支持措施,公路网规划的目的是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出发,分析规划区域客货运交通实况,剖析公路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预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交通需求,制订合理可行的公路网规划方案及建设时序,为区域公路近期和长远发展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公路网规划按其规划区域的性质一般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省域干线公路网规划、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及县域县乡道公路网规划四类,某些地区为了强调某类公路或某一区域的重要性,也可做针对性公路网规划,如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苏南地区干线网规划等。
公路网规划的一般过程是:交通调查(一般性调查及重点性调查);交通运输需求发展预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运输量分布预测及公路交通量分配预测五个方面);公路网络规划方案形成(初始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形成、网络计算机处理、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调整);公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三个方面: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公路网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及规划滚动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如下 :
(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一般评价工作均应遵循的最为基本的原则,评价者的立场是能否科学、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通常将中立的第三方评价作为其前提条件。
(2)早期介入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在规划草案形成之前介入,可称为早期介入。早期介入原则是规划环评的精髓。
(3)整体性原则
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计划、规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尤其是应将具有共同的环境影响要素的相关规划置身于该要素(如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环境容量或环境承载力分析中,分析其是否相容。
(4)公众参与原则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一方面,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多与公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属于公共政策范畴,而公众通过参与规划环评也是促进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受害者之中,更多的是普通群众,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参与各类环保活动的意识、觉悟与能力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正在提高,因此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中显得更为重要。
(5)一致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由于规划涉及的范围、层次、详尽程度差别较大,对不同层次规划进行环评所能获取的信息相应有较大的不同,不同层次规划决策部门所关心的问题层次也不同,考虑到这些因素,强调环评的工作深度应与规划相适应,既不能做得不足,也应避免过度。
(6)可操作性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是否有效的直接体现。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