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审计由外包的职能转为内部控制的基石,审计主管需要一本能反映内部审计行业所经历的根本变化的更新手册。本书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了创建有效程序指南的蓝图。
Ⅰ丛书序
Ⅺ序言
前言
第1部分内部审计职能的基本原理
3第1章背景
31.1简介
41.2审计的历史
91.3内部审计的历史
141.4政府审计机构
151.5信息系统审计的历史
331.6有关审计的联邦法规的历史
361.7有关内部审计的专业组织
45第2章审计标准和职责
452.1简介
452.2职业道德
492.3专业审计标准
552.4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标准
592.5专业发展
602.6公司审计师的职责
目录65第3章内部控制系统
653.1定义
663.2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假设
713.3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型
853.4管制
883.5政策
953.6风险评估
1033.7控制策略
1203.8恶意活动
1243.9特定控制/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
ⅩⅧ管理审计职能:公司审计部门程序指南
第2部分管理和运营133第4章部门组织
1334.1简介
1414.2公司审计章程
1444.3公司组织
1664.4审计部门的政策
171第5章人事、管理和招聘
1715.1简介
1785.2员工发展
1855.3人员档案
1885.4定期的绩效评价复核
1985.5年度员工会议
2005.6面向新员工介绍
目录ⅩⅨ
第3部分技术程序209第6章审计计划
2096.1公司审计计划编制、进度安排和员工配备
2156.2内部控制
2156.3重要性
2186.4审计的类型
2296.5时间报告
2346.6费用报告
237第7章审计实施
2377.1公司审计实施过程矩阵
2577.2工作底稿
2687.3审计目标
273第8章审计报告
2738.1公司审计报告过程
2918.2向管理当局报告
2958.3向审计委员会报告
第4部分长期的有效性301第9章审计部门的有效性管理
3019.1简介
3019.2公司治理
3069.3质量保证
3129.4内部审计师持续改进体系
3189.5审计职能营销
为什么我的工程计价送审计部门审计,审计部门说我的税金重复取费?
是营改增的计价结算吗,如果是你要设置材料价格为除税价的
审计的职责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责任。审计职责不是一成不变的 , 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研究审计职责的目的 , 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审计这一客观事物 , 以便于确定 审计任务 , 有效地发...
按让利处理
加强基层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基层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基层审计部门审计质量及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应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针对近年来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就加强部门预算管理进行初步探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管理审计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被审计事项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项管理活动
管理过程审计是指以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为对象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它通过对各种管理职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以考查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素质的优劣以及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并针对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如对决策职能的审查,主要应查明是否制定科学的决策和程序,是否遵守合理的决策原则;决策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决策的结果是否正确等。对控制职能的审查,主要应查明有无健全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其实际效果如何等。
管理部门审计,是以企业的各管理部门为基本对象,通过对企业各管理部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及其履行状况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如对设备物资管理部门的审计,应查明是否履行了对物资消耗和存储定额的制订、采购、保管、收发和维护等职责。
对财务部门的审查,应查明会计工作是否遵循了会计法规,有无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资金的筹措,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管理审计后,从过去的纠错防弊、扮演“警察”角色为主向高层次的“参谋、耳目、助手”方向发展;从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向注重效益审计方向发展;从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财务基础审计的方向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方向发展。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目前,在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管理审计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审计是服务,财务收支审计是监督,担心管理审计会削弱审计监督的职能。事实上,管理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管理审计都兼有监督与服务的职能,监督与服务可以统一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的,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之,审计的主、客体应努力进行观念自我更新,建立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避免孤军作战,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2.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部门、经营部门之外,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被审计活动,才能做到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
3.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
审计人员要扩大视野,将审计视点和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从具体经济业务转移到管理过程上来,运用各种分析性审计程序,将传统的直观反映审计发现转变为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4.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购销过程中发生的价格行为进行咨询、审核、监察,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价格决策服务。这包括购价审计、销价审计、成本价审计、造价审计和投资价格审计。
企业在联营投资、技术引进、资源开发、设备订购、生产协作、工程施工等方面存在大量的经济合同,通过对经济合同的签定、履行、结果各个阶段的审计,及时发现影响企业权益的种种问题,如在合同签订前,即审查其是否可行、合理,可以制止无效经济合同的签订,避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查找“盲点”。通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授权审批、会计控制、主要经营管理环节、实物控制程序以及经营实体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评价经营管理秩序是否规范,是否严密和有效,各控制点是否由不同部门和个人去完成,有无“独揽”情况,经营管理职权是否民主科学和相互制约,寻找失控点和漏洞,提出弊端及症结所在,从而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它是以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管理职能为内容的一种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工艺流程、技术改造、投资决策、业务经营、劳动人事等各个环节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评价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内部审计机构要根据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灵活地开展监督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