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新法及其应用 | 作 者 | 朱汉华 |
---|---|---|---|
出 版 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6-1 |
本书主要介绍公路隧道的设计及新奥法、浅埋暗挖法:矿山法等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应用,并阐述了隧道围岩稳定基本理念、隧道受力的独立性、隧道施工合理工法的选择、不合理工法导致的灾害问题、复杂条件下隧道工法的研究、隧道围岩稳定与施工安全技术、结构衬砌与防水设计及隧道特殊问题等。
本书可供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第1章 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平衡
1.1 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机理
1.2 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支护对策
1.2.1 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1.2.2 围岩的加固支护对策
1.3 隧道围岩的平衡稳定问题
1.3.1 平衡概念
1.3.2 不稳定平衡工程事故分析
1.4 洞室围岩稳定经典历史工程实例
第2章 隧道围岩稳定基本理念及其应用
2.1 隧道围岩稳定的基本理念
2.2 隧道预支护原理与相关理论及拓展
2.3 预支护应用分类
2.3.1 自承能力好的完整围岩
2.3.2 有一定自承能力的围岩
2.3.3 自承能力差的破碎围岩或软弱围岩
2.3.4 特殊环境隧道开挖问题
2.4 自稳性好围岩的预支护原理应用
2.4.1 完整硬质围岩
2.4.2 稳定性一般的Ⅱ和Ⅲ级硬质岩及稳定性较好的IV级围岩
2.5 浅埋自稳差围岩的预支护原理应用
2.5.1 浅埋预支护围岩特征曲线研究
2.5.2 浅埋预支护应用
2.6 深埋自稳性差的围岩预支护原理应用
2.6.1 概述
2.6.2 钢拱架的受力分析和支护形式的确定
2.7 深埋大变形围岩的预支护原理应用
2.7.1 大变形隧道支护技术
2.7.2 大变形支护方案
2.7.3 乌鞘岭隧道F7断层段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第3章 隧道受力独立性
3.1 隧道结构受力独立性概念
3.2 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独立性的设计与施工
3.2.1 隧道跨度对围岩稳定影响
3.2.2 传统结构构造
3.2.3 发改进结构构造
3.2.4 前人的经验与教训
3.2.5 优化结构构造
3.3 双车道连拱隧道模型合理结构构造试验研究
3.3.1 模型结构构造设计
3.3.2 连拱隧道传统、改进、优化结构构造模型试验
3.4 小净距隧道受力独立性设计与施工
3.5 小净距隧道受力独立性研究
3.5.1 试验装置
3.5.2 模型试验方案
3.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 模型试验基本认识
第4章 隧道施工合理工法选择
4.1 隧道工法台理性判别原则
4.2 遵循基本理念
4.3 正确运用预支护原理
4.4 预防隧道局部破坏引发整体失稳问题
4.5 开挖能量最小原理
4.6 应用说明
4.6.1 几种施工方法的应用
4.6.2 具体案例说明
4.6.3 小净距隧道的开挖
4.6.4 V级围岩施工工法
4.6.5 铁路高阳寨隧道发生滑坡
4.6.6 二衬开裂有关问题
4.6.7 “体稳定与隧道稳定
4.6.8 其他专家或工程经验的借鉴
第5章 不合理工法导致的灾害问题
5.1 某些公路隧道工程实践与认识
5.2 某城市地铁或道路隧道塌陷问题
5.2.1 工程事故分析
5.2.2 防止事故的工程措施
5.2.3 司类工程借鉴
5.3 某深基坑大面积塌陷问题
……
第6章 复杂条件下隧道工法研究
第7章 隧道围岩稳定与施工安全技术
第8章 结构衬砌与防水设计
第9章 隧道特殊问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作 者:朱汉华 等编著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6-1
I S B N:9787114082955
包 装:平装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质检资料、会议记录、材料购置方面的文件、管理方面的文件、整改通知书、工程计量、安全质量交底等等!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依然有效,没有废止,2014版是第二册。
http://wenku.baidu.com/view/7e193880d4d8d15abe234e19.html
近十年来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每年以60万延米的速度不断增长,因此对隧道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国内外隧道设计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国内公路隧道设计的理论体系也非常多。对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我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公路交通网络,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交通状态。隧道是公路工程的一部分,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公路隧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分析了公路隧道工程存在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到位、防排水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新法》内容包括新奥法指导思想简介及新总结,公路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及其分类,公路隧道结构施工三种方法,公路隧道衬砌合理断面图,工程实例研究及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等。2100433B
该教材主要是针对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筹学课程教学所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线性规划及其应用、运输规划及其应用、整数规划及其应用、目标规划及其应用、非线性规划及其应用、存储论及其应用、图论与网络优化及其应用、排队论及其应用、对策论及其应用和决策论及其应用等章节.其中每一章都包括问题的工程背景、问题的数学原理、问题的LINGO求解方法、应用案例分析和应用案例练习等内容.书中的所有案例和练习全部是来自各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共包含50多个应用案例和100多个应用练习问题.最后给出了LINGO软件使用方法简介.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各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筹学课程教材,也适合工科各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非运筹学专业研究生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使用或作为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之用.
分解创新法是指将一个整体事物进行分解后,使分解出来的那部分,经过改进完善,成为单独的整体,形成一个新产品或新事物。例如,普通的螺丝刀,刀把、刀头是固定的,遇到不同的规格的螺钉就要准备不同的螺丝刀。通过分解,把刀把、刀头分开,分别做了改造后发明出多用活动螺丝刀。
分解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分解成若干部分"仍构成"一个整体",但有了新的功能,这是一种分解而不分立的创新;
另一种是从"一个整体"中分出某个组成部分或某几个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功能独立的新的"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既分解又分立的创新。
分解法和组合法虽然是不同的创新技法,但是,以现有事物的功能为前提以改变功能为目的,达到完善旧功能、增添新功能、开发新产品是这两种创新技法的同一思路。组合作为一种创新技法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创新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分解法却长期被人们忽视,许多人至今对这一创新技法感到陌生。
按照分解前后的功能对比,可以将分解法分成两类:
1.原功用分解。将某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分出某一部分作为一个新整体时,其功能结构同整体时的功能目的一样。这样的分解创新叫做原功用分解。虽然原功用分解的功能目的、功能结构基本不变,但由于经过分解,功能的性能、效果、表现形式、载体、代价、寿命、意义等发生了变化,就可能产生新的价值。
例如,地毯在使用过程中有诸多的不便,不便于清洗,不便于更换,花色花样比较单调。有人把地毯化整为零,可以任意组合,使得清洗和更换十分方便,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拼装。
2.变功用分解。将某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分出某一部分,作为一个新的整体和新的组合整体时,结构基本不变,而功能却不同于整体原来的功能。这样的分解创新叫做变功用分解。变功用分解创新,追求的是功能的变化。例如,将自行车进行分解成为独轮自行车,虽然其功能结构基本不变,但是其功能目的发生了变化,其用途不再是代步,而成为杂技表演的道具供演员使用。
分解创新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和确定分解的对象。分解的对象与组合对象不同,分解创新的对象只是一个事物。经过分解创新,该事物的局部结构或局部功能产生脱离整体的变化。
分解的对象绝不是把组合创新的成果再分离成组合前的状况。对于任何一个整体,只要能分解成异于原先的状态,区别于原先的功能,或者分解出新的事物,就具有进行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可见,分解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分解事物,可以使人们深入到事物内部,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周密的思考。在分解过程中,接触事物各层次的结构、功能、分解各层次的结构,会看到很多巧妙结构,学到许多结构设计的方法。
例:手套的分解
手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将手套再分解能得到什么呢?江苏镇江的一位工程师心血来潮,把普通的薄型白手套的指套部分剪去,再在手套的背面印上五笔字型的指法和字根规则,成为专利产品"电脑上机手套"。这样,初学者戴上手套上机就十分方便,忘记了规则看一下手套的背面立即可知。西安有一位大学教师与其相反,把手套的指套部分分解出来,成为单独的产品--卫生指套,用无菌塑料薄膜做成的指套附在食品包装中,在食用前将指套套上手指,以防手指上的细菌污染食品,特别适合旅行时使用,也获得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