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公路隧道脆性岩体岩爆机理与模拟方法研究 | 作 者 | 李永兵、李兵磊 |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4639396 |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 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及岩爆现象分析
3.1 自然地理条件
3.2 水文地质条件
3.3 隧道区域地质条件
3.4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3.5 隧道岩爆现象描述及分析
3.6 隧道工程区地应力测量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岩石力学试验及岩爆室内实验研究
4.1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4.2 岩爆发生静力学机制分析
4.3 岩爆试验内容及方案
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岩样声发射能量及时频特征分析
5.1 声发射技术简介
5.2 单轴压缩实验中的声发射能量分析
5.3 巴西劈裂实验中的声发射能量分析
5.4 岩爆模拟试验中的声发射能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GBM模型的脆性岩石破裂特征模拟研究
6.1 颗粒流理论概述
6.2 模型基本概念及算法描述
6.3 细观力学参数选取
6.4 脆性岩石力学特征及数值模型构建
6.5 岩石脆性特征细观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卸载岩爆数值试验及隧道围岩变形破坏耦合分析
7.1 卸载岩爆数值试验
7.2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连续一离散耦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2100433B
《公路隧道脆性岩体岩爆机理与模拟方法研究》通过对张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化稍营至蔚县段黑石岭隧道实地调查、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地应力量测、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室内岩爆模拟试验、声发射能量及时频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公路隧道脆性岩体在埋深不足250m(国内外发生岩爆的绝大多数地下工程埋深在300m以上)时岩爆发生的机制,并基于有限差分理论及颗粒流理论,以FLAC及PFC程序为实现平台,采用Fish语言编译连续元与离散元计算数据传输交换函数,建立二维平面应变圆形巷道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从宏-细观角度深入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仅供参考:隧道质量取决于工艺质量,工艺质量取决于开挖、初期支护及防排水质量等,初期支护和防排水质量等比较好控制可以加强监管,那么重点就是开挖质量,开挖质量又取决于钻爆质量,就是说理论上没有了超欠挖后续...
具体图是什么样子的,你要给出来才能给你说啊。不过提醒一句,有些图里面圆弧并不是一定能相交的,只要按照尺寸画出来就行。
哥,你不会是长安大学的吧!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有答案了也给我一分啊!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分析,岩爆是秦岭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岩爆机制是指岩爆发生的物理过程,与岩石的颗粒大小、颗粒胶结和粒间孔隙等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根据颗粒流基本理论和竖井混合片麻岩的基本力学特性,进行混合片麻岩细观颗粒参数标定研究。颗粒大小不是一个自由参数,通过颗粒流模拟的相似比分析,采用强度折减方法进行竖井岩爆机制的颗粒流模拟。研究表明,岩爆孕育的细观机制为平行于开挖面的微裂纹萌生—微裂纹扩展、聚合—宏观裂纹的形成,为压致张剪断裂破坏,主要是由张拉裂纹扩展、聚合引起的,是一个渐近破坏过程。研究成果为竖井岩爆稳定性分析提供初步依据。
岩体中软弱夹层的模拟方法——对岩体中软弱夹层进行模拟时,有夹层单元和接触单元两种模型。通过一个存在理论解的例子,分别用两种单元模拟并进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很稳定,精度都很高,但接触单元的精度一般较夹层单元高,夹层单元的精度随厚度的减小...
批准号 |
40872152 |
项目名称 |
高水头复杂裂隙岩体突泥涌水机理与模拟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702 |
项目负责人 |
王恩志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清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44(万元) |
本书分析了引水隧洞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总结了岩爆特征及其特殊性,研究了岩爆的破坏模式和形成机理,提出了“岩爆爆裂体”的概念,总结了岩爆发生的主控因素,提出了岩爆综合预测法。在研究岩爆洞段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爆洞段的围岩分类方法,总结了岩爆洞段的防护措施及其失效原因。书中翔实的岩爆编录资料、科学的机理研究对岩爆的研究与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隧道岩爆研究已经从状态研究到孕育全过程的机制、监测预警与动态调控研究,隧道岩爆监测预警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智能化。隧道岩爆孕育机制是指其孕育过程相关的岩体破裂对应力学机制(张拉破裂,剪切破裂或混合破裂)的演化规律。
隧道岩爆机理经历了室内试验、现场观察、数值模拟、地震监测、电镜扫描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科研人员逐步掌握了岩爆发生的孕育过程和发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