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斜空心板桥下部构造》是2006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公路桥涵标准图》是公路工程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公路建设,保证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ISBN | 9787151140335 | 定价 | 150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6-1 |
1 说明
2 桥墩一般构造(一)
3 桥墩一般构造(二)
4 桥墩桩柱钢盘构造(一)(L=6、8米)
5 桥墩桩柱钢盘构造(二)(L=10、13米)
6 桥墩桩柱材料表(2*净-11.5、28净-9.75,L=6、8米)
7 桥墩桩柱材料表(2*净-11.5、28净-9.75,L=10、13米)
8 桥墩桩柱材料表(净-9+2*1.5、净-9+2*1.0、净-9+2*0。25,L=6、8米)
9 桥墩桩柱材料表(净-9+2*1.5、净-9+2*1.0,L=10、13米)
10 桥墩桩柱材料表(净-7+2*1.0-7+2*0。25、2*净-9.75,L=6、8米)
11 桥墩桩柱材料表 (净-7+2*1.0、2*净-9.75,L=10、13米)
12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11.5,L=6、8米)
13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11.5,L=6、8米)
14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11.5,L=10、13米)
15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11.5,L=10、13米)
16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9.75,L=6、8米,φ=10、20)
17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9.75,L=6、8米,φ=10、20)
18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9.75,L=10、13米,φ=10、20)
19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9.75,L=10、13米,φ=10、20)
20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9.75,L=6、8米,φ=30、40)
21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9.75,L=6、8米,φ=30、40)
22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2*净-9.75,L=10、13米,φ=30、40)
23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2*净-9.75,L=10、13米,φ=30、40)
24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净-9+2*1.5,L=6、8米)
25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净-9+2*1.5,L=6、8米)
26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净-9+2*1.5,L=10、13米)
27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净-9+2*1.5,L=10、13米)
28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净-9+2*1.0,L=6、8米)
29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净-9+2*1.0,L=6、8米)
30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一)(净-9+2*1.0,L=10、13米)
31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二)(净-9+2*1.0,L=10、13米)
……
关于采用交通行业标准
《公路桥涵标准图》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公路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重庆市交通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公路院校:
《公路桥涵标准图》是公路工程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年代以来,我部先后批准发布了50本标准图,对加快公路建设,保证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技术标准、规范的制订,早期发布的标准图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各地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部公路司组织有关设计院对现行的标准图进行了清理和复审,重申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对我部1993年至1998年批准发布的15本标准图(详见附件一),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JT/GQB 001-9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斜空心板桥上部构造。
1)对跨径20米空心板,由于支点锚固区应力较大,在施工中应保证锚固区混凝土振捣质量。
2)钢绞线控制张拉应力为Q=1125MPa。
(二)JT/GQB 002-9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斜空心板桥上部构造。
在施工中芯模材料宜采用钢模或木模,若采用气囊芯模时,应采取严格措施,固定气囊位置,防止上浮或下沉,保证各部结构尺寸准确。
(三)JT/GQB 003-9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盖板涵的填土高度限制在4米高度内;
2)涵台材料原设计采用片石,现改为30号砂浆浆砌块石或30号混凝土。
(四)JT/GQB 004-93,石拱涵。
1)石拱涵的填土高度限制在6米高度内;
2)涵台材料原设计采用片石,现改为30号砂浆浆砌块石或30号混凝土。
(五)JT/GQB 005-93,JT/GQB 006-93和JT/GQB 007-93,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形组合梁斜桥。
1)工形梁预制时应设置反拱;
2)工形梁从预制起到架设时,不宜超过三个月;
3)工形梁预制时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管道位置,张拉和吊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侧弯。
二、对我部七、八十年代发布的35本标准图,经复审,终止使用的有12本。继续使用的标准图有23本,详细目录见附录二。
今年是部公路建设质量年,请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准确使用标准图。今后凡在设计中采用标准图的要注明图号,严禁施工中随意变更部颁标准图的结构尺寸、钢筋规格、混凝土标号。
附件:一、1993年~1998年部颁公路桥涵标准图
二、70~80年代部颁公路桥涵标准图(继续使用部分)
我帮您查询了这个标准,给你一个链接,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不过希望能帮助到你!标准编号:JTJ 041-2000标准名称: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标准状态:现行英文标题:Technical...
请问谁有《公路桥涵标准图集》(34—36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上部构造(1米板宽)》,感激!
我在百度网盘分享了你想要的图纸。去下载吧。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类型: 1)实心平板 预制实心平板的跨度不超过2.4m;预应力构件,跨度可达2.7m。 2)槽形板 由于有肋,允许跨度可大些。 当肋在板下时,称为正槽板。正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标准跨径: 13m 2.计算跨径:计算跨径 12.5m 3.桥面宽度:净 -9+2 0.5m防撞护栏,桥面铺装为 0.08mC40混凝 土铺装 +0.06m沥青混凝土面层,桥面横坡为双向 1.5%,桥面横坡由 铺装层形成。 4.设计荷载 :公路 -Ⅱ级 5.材料: (1)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 1; (2)混凝土及其技术指标见表 2,主梁混凝土为 C40,防撞护栏 C30,桥面铺装混凝土为 C40,沥青混凝土容重为 23 KN/m3,混凝土 容重为 25 KN/m3。 钢筋技术指标 表 1 种 类 弹 性 模 量 抗拉设计强 度 抗压设计强 度 标准强度 R235(MPa) 5101.2 195 195 235 HRB400 级 Ф(Mpa) 5100.2 330 330 40
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 1 设计资料 荷载:公路Ⅰ级 标准跨径 =11m , 计算跨径 =10.6m ,总跨 10×11m。 桥面净宽 22.5 m 斜角度 =0 横截面布置:行车道板预制块件厚 55cm,中板宽为 125cm,边 板为 141cm,水泥砼铺装厚 8cm,沥青砼厚度为 6cm。 2 主要材料 (1)普通钢筋: R235、HRB335 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 7-1。 表 7- 1 种类 弹性模量 Es 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R235钢筋 2.1×105MPa 235 MPa 195MPa HRB335钢筋 2.0×105MPa 335 MPa 280MPa (2)空心板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及现浇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防撞 护栏均采用 C30混凝土,铰缝混凝土采用 C30小石子混凝土,桥 面面层为沥青砼。技术指标见表 7-2。 表 7- 2
系指主要由侧压力的挤压作用形成的背斜,一般两翼岩层较陡,倾角较大,常呈不对称状,经常伴有逆断层。其形成主要与褶皱作用有关,是不均衡侧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我国西部含油气区为挤压应力环境,常发育此类背斜构造。
在古侵蚀面之下常存在各种古地形凸起,可以是结晶基岩、致密坚硬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下伏古地形的影响,上覆沉积岩层呈现起伏形态,这样形成的背斜叫做披覆背斜。当新的沉积物堆积时,古凸起上堆积较薄,古凸起的周围堆积较厚,这样在深部背斜两翼较陡,向上逐渐变得宽缓。这种背斜的形成主要与古地形凸起有关。
塑性拱张背斜与刺穿构造是地下柔性物质如盐岩、石膏、岩浆体、粘土或煤层等,在不均匀构造应力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问密度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其中,使上覆地层弯曲变形所形成的背斜,称为塑性拱张背斜;刺穿上覆岩层,破坏了上覆岩层的连续完整性者,称为刺穿构造。刺穿构造附近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在某一相对稳定地区,稳定下沉接受沉积的同时,基底却不均匀隆起,导致上覆部分沉积地层随之而弯曲变形,形成背斜,此即基底升降背斜,又称同沉积背斜。其形成主要与地壳的差异运动有关。这种背斜形态开阔,两翼倾角往往是上部较平缓,向下逐渐变陡;顶部岩层厚度变薄,常沉积浅水粗粒物质,甚至缺失某些层位,向两翼和向斜中心部位岩层厚度增大,沉积物粒度变细。多分布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起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滚动背斜的形成与同生断层的活动有关。同生断层是在沉积的同时形成的,即边沉积边断裂,又叫生长性正断层、同沉积断层。断层下盘地层近于水平,上盘近断层处的地层,由于重力滑动沿断裂带下掉,形成滚动背斜(又称逆牵引背斜),其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
逆牵引背斜中,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深部陡,浅层平缓。轴线基本平行断层面。主要分布于快速沉积的三角洲地区,常沿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盘)呈串珠状分布,是陆相断陷盆地中重要的构造类型,也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水平构造
水平构造是未经构造变化的沉积岩层。原始产状是水平的,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二)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是经过构造变动的岩层。单斜构造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二、褶皱构造
(一)褶皱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
(二)一个弯曲称为褶曲,每一个褶曲都有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褶曲要素。
(三)褶皱形成机制
绝大多数褶皱是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褶皱在层状岩层中最明显。
(四)褶曲基本形态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1.背斜
上拱弯曲,当地面受到剥蚀,较老岩层出现在褶曲的轴部,从轴部向两翼依次出现的是较新岩层。(中间老两边新)。
2.向斜
下凹弯曲,当地面受到剥蚀,在褶曲轴部露出的是较新岩层,向两翼一次出现较老岩层。(中间新两边老)。
三、褶皱构造影响
工程在褶曲的翼部遇到的基本上是单斜构造,对建筑物的地基一般没有特殊不良的影响。
四、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走向的关系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如下表下图:
(二)对于隧道工程,如下表下图: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斜向走滑构造是指走滑断层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断层面斜交的走滑构造,包含斜压(transpression,oblique contraction) 和斜拉( transtension,oblique extension )两种类型。
斜压系指产状直立的走滑构造活动中,伴有垂直走滑断层面的水平缩短和平行断层面的垂向伸长的一种走滑构造变形方式; 斜拉则是伴有水平方向伸长和垂直方向缩短的走滑构造变形方式。在对斜向走滑构造研究中,人们又发现具有这种构造运动学特征的走滑构造的断层面并非仅仅是近于直立的,因此又有人提出了倾斜斜压(incline transpression)构造的概念,并对其中的应变和构造类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应用在实际研究中。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