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地下水的活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地、缓慢地、有时先缓后急地向下滑移的现象称为滑坡(见)。滑坡成因复杂,种类很多,尚无统一的分类办法。根据中国区域地质特点,较常发生的滑坡主要有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粘土滑坡、岩层滑坡。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公路病害。它不仅会把大量泥石推向路基,甚至会把整段路基、整座建筑物埋没摧毁。对于滑坡的防治,常用排水、支挡、减重、反压等措施。
在滑坡体外设置环形截水沟,拦截旁引地表水;根据地下水流向设置盲沟、隧洞,截断和引出地下水;在滑坡体内设置树枝状排水沟、渗水沟和竖井等排除内部积水;严密阻塞夯实裂缝,滑坡表面植树种草,以防止地表水下渗,加快地下水蒸发。
最常用的支挡办法是修建单级或多级重力式挡墙。近年来,锚杆式挡墙和抗滑桩也日渐广泛采用。锚杆式挡墙由钢筋混凝土板面和水平式倾斜的锚杆组成。抗滑桩有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钻孔桩和打入桩等。抗滑桩呈排状组合,布置方法有密排式、间隔式、承台联接式等。
把滑体后部土石挖去一部分,减轻滑体自重,促使滑坡稳定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滑床上陡下缓,后壁及两侧岩土稳定的滑坡。
在滑体前沿用土筑成反压堤,对滑体进行反压。这种办法多结合减重弃土进行,效果甚好。但公路上产生的滑坡,多因地形限制,不便采用。
此外,滑坡还可采用电化学法、硅化学法、焙烧法等技术防治。但是,这些方法技术复杂,所需投资较大,较少采用 。
路基挖方边坡和靠路陡崖上的岩土体失去稳定,向路基塌落的现象称为坍方。坍方按其成因和特征主要有五种。①溜坍:土质边坡表层含水饱和而失稳滑下。②坍塌:边坡过陡,坡度小于天然休止角,在岩土体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坍方。③崩塌:边坡或陡崖上的巨大岩体,由于水浸、风化、震动,失去与基岩的联系,突然倒塌下来。④碎落:边坡较稳定,但表层风化,片粒状岩屑碎块经常不断地由坡面滚落下来。⑤落石:坡面上的岩块、孤石和峭壁上的天然活石,经水浸、冻胀、风化等作用,失去支撑而滚落下来。坍方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大量发生在雨季。它不仅阻塞路基,损坏路面,影响行车安全,甚至断绝交通,是一种威胁较大的常见公路病害。坍方一经发生,要迅速清除。短时不能清除的,可开辟便道,维持交通。
坍方防治办法主要有:①对边坡裂缝应及时夯填,并铺种草皮灌木封闭坡面,或修建必要的排水、截水工程,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冲刷和浸蚀。②对风化碎落的坡面,用三合土、四合土捶面或喷浆的办法予以防护。严重的可修建砌石护坡,或用勾缝压浆的办法加固坡面。③对坡度过陡不断坍塌的边坡,进行合理的刷坡,使之达到稳定。或者修建挡墙、扶壁等防护工程。④对于孤石、危岩、活石通常用挖撬、铁开石、小爆破等办法进行清理。破碎严重,落石甚多的坡面,修建挡墙、栅栏、落石沟等工程,拦挡落石。⑤对陡峭岩石边坡上的悬岩、“探头石”,对下部有风化软层或大裂隙的边坡,一般从稳定基岩起修建砌石或混凝土拥壁,予以支撑。岩石坡面上由于石质软硬不同和局部破碎,形成坍坑、空洞和凹槽,以砌石或混凝土进行嵌补。⑥地质条件十分恶劣,防治工程过于艰巨的路段,往往优先考虑改线绕避。
常见的公路病害主要有水毁、坍方、滑坡、沙害、雪害、路基冻胀、沉陷、翻浆、冰毁以及路面破损等。这些病害危及公路交通,须采取防治措施。
公路病害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公路质量,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高级公路在一般情况下病害很少发生。标准低、质量差、设备不完善的公路则病害往往十分频繁。
1.排水措施 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的排水方式。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加以拦截和引出,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修建一条或多条环形...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2、建立专业人员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队伍,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建立专业队伍为主的监测网点。3、对其它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为主、并与专业队伍指导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监测...
1.合欢枯萎病: 合欢树枯萎病为系统性传染病,是合欢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幼树、大树均可发生,1年生苗发病少,3—5年生树发病多而严重,生长势...
沙漠地区由于风和风沙流、沙丘移动等原因,给公路造成的风蚀和沙埋称为沙害。
沙漠地区的路基一般用沙土筑成,路肩边坡被风吹蚀损坏的现象称为路基风蚀。路基风蚀包括路堤风蚀和路堑风蚀。路堤风蚀多发生在迎风侧的路肩和边坡上部,风蚀量最大可达几十厘米,有时可使整个路肩风蚀殆尽。路堑风蚀多发生在边坡和堑顶部。当主导风向与路线平行时,两侧坡面往往被风蚀呈犁沟状;当主导风向与路线垂直时,迎风坡面往往被风蚀呈犬牙状或袋形涡穴。被风蚀的沙土塌落堑内,阻塞边沟,埋没路基。对发生风蚀的路段,除随时进行维修养护外,还应根据风蚀程度,对路基主体加以防护。防护措施主要有柴束、草皮防护,粘土、砂砾防护,卵石、砾石防护,沥青防护和水泥沙防护等
公路及其设备因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坏,称之为水毁。造成水毁的原因主要有:①持续集中的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和江河漫溢,以及连阴雨的长时期冲刷和浸蚀;②台风、海底地震等引起的高潮、海啸和急骤融雪引起的洪水;③堤防溃决、水库垮坝、山体滑坡阻塞河道等造成的意外水害;④不适当的沿河筑坝引起的流向改变和坍岸;⑤桥位附近挖河取沙,修建水工建筑物造成桥下水流紊乱和过度的冲刷;⑥流放木排、竹排冲撞桥梁墩台,以及漂浮物阻塞桥孔;⑦公路自身排水防护设施不完善,桥涵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等。对于公路水毁,主要采取水毁预防、抢修和恢复等措施。
汛期前的预防性措施,目的是增强公路的抗洪能力,防患于未然,并为汛期的抢修工作做好准备。一般做法是:①对路线和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预先发现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添建必要的驳岸、挡墙、跌水、护坡,修复损坏的建筑物和加固可能发生过度冲刷的建筑物基础;②做好雨季前的全面养护,如培修路肩边坡,清理边沟、截水沟,疏通小桥、涵管,使各项排水设施畅通完好;③同气象、水文部门建立情报联系,储备防洪抢险物资,建立防洪抢险组织等。
一般分防洪抢险和抢修通车两种,前者是保护公路的应急防抢措施,后者是在毁后迅速抢通路线的维持通车措施。防洪抢险的主要内容是:随时掌握水情动态,及时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护;随时疏导和打捞阻塞桥孔的木竹排筏、杂草树木等漂浮物;对发生危险冲刷的建筑物基础、路堤和河岸投放片石、土袋、石笼、混凝土块,以及悬挂防浪排、荆泊、柴束和打桩挂柳等进行抢修加固,对可能漫水的木桥用竹缆或钢丝绳拉紧,并与河岸固结,甚至预先拆除桥面或临时压重,防止桥面上浮,桥桩拔起,全桥漂走等。抢修通车主要是尽快清除坍方淤泥,填补冲沟缺口,修复小桥涵洞,铺设简易路面,尽快把路线抢修通车。一时难于修复的大中桥梁和路段,架设舟桥或浮桥、钢木便桥,或设置临时性轮渡以及开辟便道、组织车辆绕路行驶等,以维持通车。
按照技术标准和建设程序,对水毁的各项设施进行正规修复。有的不能一次恢复而留下的工程称之为“水毁遗留工程”。水毁恢复主要是恢复植被,整治河流,积极提高公路标准和质量,完善公路设施等。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未处治好往往会造成交通中断,影响公路正常运营,大规模的滑坡,还会造成河道堵塞、摧毁公路、掩埋村庄,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危害极大。在高速公路设计及施工过程当中,对滑坡的治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力求根治”的治理原则,针对不同的滑坡类型及规模,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 收稿日期 :2011-12-02 文章编号 :1001 -7291 (2011) 06 -0036 -02 文献标识码 :B 公路工程滑坡及其防治措施 林 颖,郭钟群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公路工程中边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滑坡现象常有发生 ,是公路中的一大病害 。对公 路滑坡产生的原因 、防治原则等进行分析 ,对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 关键词 :公路滑坡 ;作用因素 ;防治技术 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 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 坡 [1]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我国公路工程 、铁 路工程 、采矿工程等行业中出现了大量高边坡的滑坡 治理问题 ,尤其是公路滑坡灾害的防治备受关注 。本 文结合公路建设中的滑坡问题 ,对公路滑坡的成因 、 作用因素 、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以便有 针对性地采
常见的公路病害主要有水毁、坍方、滑坡、沙害、雪害、路基冻胀、沉陷、翻浆、冰毁以及路面破损等。这些病害危及公路交通,须采取防治措施。
公路病害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公路质量,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高级公路在一般情况下病害很少发生。标准低、质量差、设备不完善的公路则病害往往十分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