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国际新集合住宅 | ISBN | 9787561163627 |
---|---|---|---|
页 数 | 367页 | 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10-1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大16开 |
Park Tower Gransky
Marco Polo Residential Tower
Wohngarten Sensengasse
Herold Social Housing
MOSAIC in Beijing
Shopping Roof Apartments
Smarties
Cvetkova Apartments
68 Social Housing
Fuglsang Cuts (Competition - 1st Prize )
TRIANGOLO
Social Housing Tower of 75 Units
Jewel
156 Transitory Dwellings in Parla
8 House
Memoria 64 Vpp Emvs Vallecas, Madrid
Prater Street
Floating Houses
Django Building
Zuiderzeeweg
168 Social Housing in Madrid
The Monolith, Lyon Confluence
The Intense City
Capella Apartments, Kensington
Honeycomb Apartments
Tetris Apartments
650 Apartments, Ljubljana
Lace Apartments
Apartment Building Gormannstreet Berlin
Zagreb Street Center
Central Residential Complex
Langerak Field 6 11
Furore-blok A
Quay Houses Groningen
Boston University
The Mountain
My Home is My Patio
Sugar Dock, Jacksons Landing
Koidula Apartment Building
Bikuben Student Residence
A House of Variable Geometry
Retirement Home
Cherokee Mixed-Use Lofts
Musician's Housing, Hoogvliet
Shift Housing
Strata SE1
Marienburg ENGELS
Baufeld 10
Krautgarten
Masrampinyo
Busines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Nova Cesta
Debowa Housing Estate
48 Single-Family Houses
Corte Verona
Residential Building C
Index
高迪国际出版(香港)有限公司编制的《国际新集合住宅》收入2009和2010年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公司的最新多层集合住宅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了近期国际住宅设计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对国内的地产从业人员,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现代集合住宅基本上挑高夹层,形成上下两层夹层,中央走廊截面构造,除了住家外,同时建设商店、餐厅等,除此之外,最上层建设有育幼院下层则盖有幼儿园,屋顶结合游泳池,体育馆,日光浴室等各式各样的公共设施成为...
对室内通风,最好有进有出,并且能达到平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当房屋属于密闭性比较好的房间时候,房间也没设置进风口,只有机械排风时,就出现了拔风现象,可能使人心慌,气胀等。如果自然环境好,室外空气新鲜、没...
一个标准车位的尺寸为2.6米(宽)×5.3米(长)到3.0米(宽)×5.3米(长)、高度为2.4米。停车位是由小区物业统一规划的.一般小区都是停小型车、微型车,规范要求净高2.2米就可以了。净高指这个...
日本是住宅产业化的先行者,其室内设计精细化程度高,标准明晰。通过研究对比中日集合住宅各功能模块及标准发现,中日户型往往是总面积区间、产品定位趋同的情况下,在空间的处理以及细节的标准上差异很大。因此要求设计师在全装修住宅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设计精细化、使用功能及可实施性。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集合住宅内部空间研究——对扩大集合住宅公共空间设计倾向 的思考 姓名:王一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指导教师:郭晋生 20080101 集合住宅内部空间研究——对扩大集合住宅公共空间设计倾 向的思考 作者: 王一明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潘彬瑶 既有住宅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北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既有住宅区为例 [学位论文]2010 2. 曹仁宇 . CAO Renyu居住空间中的模糊情感——浅谈集合住宅的情感性空间设计 [期刊论文]- 中外建筑 2009(10) 3. 刘焰灵 深圳城市小地块高层住宅公共空间营造——香港都市高层住宅人性化居住环境的启示 [期刊论文]- 科技 创新导报 20
实际上集合住宅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居住者的居住形态上,集合主要是描述了若干个不同宗族的家庭共同居住生活在一栋建筑内的居住形态,它区别于以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家族聚居模式。集合住宅一般层数较高,密度较大,主要控件由公共空间和套型空间构成,它区别于别墅等一些独立住宅的形式。此外,它属于住宅,又区别于宿舍等非家庭集体居住的居住建筑。
集合住宅是目前适合我国普通家庭的主要居住形式,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相对地广人稀,独立式住宅是主要的住宅类型。而在我国建造大量的独立式住宅是不现实的,它只能作为住宅的一种类型,起到丰富市场的作用,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住宅的主流。2100433B
《日本新建筑4:集合住宅》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日本新建筑4:集合住宅》主要内容简介:松崎庄、JFE化学研究所、新泻站南口站房连接设施/南口站前广场、国学院大学涩谷校区再开发规划等。
编者:(日本)日本株式会社新建筑社
《日本新建筑19:集合住宅特辑》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主题,介绍了由妹岛和世、坂本一成等知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集合住宅项目,并且介绍了由住户亲自参与设计,创造出的新型居住空间。此外,还介绍了解决库存房问题、推动地区复兴的新方式——房屋改造,以及相关的集合住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