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1979年加入国际隧道协会为其会员国,每年缴纳会费4000法国法郎。本会常务理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为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的高渠清教授于1984-1990年间当选为国际隧道协会执委,并被聘为"地下结构的维修与维护"专业工作组的导师。自1978年以来,本会派员出席该协会的会员国大会、年会和执委会议13次,共47人。国际隧协曾在中国举行两次活动:
1984年10月22-25日,与本会联合在北京举办"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讨论会"。有12个国家的33名专家和38名中国专家出席会议。其中包括国际隧协主席杰克·莱姆利(美国)、前主席哥诺等。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副主席王顺桐,本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副部长肖桐出席了开幕式。国务委员方毅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国际隧协领导人和全体执委。
1990年9月3-7日,在四川成都举办国际隧道协会第16届年会暨隧道与地下工程国际学术报告会,同时召开了会员国大会和执委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隧协与本会联合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本届年会及报告会的主题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现状和未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位外宾和中国的310位专家学者。国际隧协主席柯克兰德,以及副主席、执委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经学术委员会审定,选用了152篇,其中外国学者64篇、中国学者88篇,用英文出版了3卷论文集。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隧道技术设备展览会。
此外,本会在加入国际隧协前后曾接待国际隧协秘书长彼利·杜福(1978.5)、主席格尔脑(1984.5)来华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1990-2002年期间,本会多次组团参加国际遂协召开的学术会议。
北京时间2019年5月8日,中国中铁科研院研究员、副总经理严金秀在意大利当选为新一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主席,这是中国隧道专家在该国际学术组织中首次当选主席。 2100433B
协会的主要出版物:《隧道工程与地下空间技术》杂志。
协会的宗旨是:鼓励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促进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维修技术的发展。ITA有73个成员国,下设4个委员会、21个工作组,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隧道大会及会员国会议(参会人数约2000人)。从2015年开始,ITA每年组织一次评选国际杰出工程和技术活动。
好像更地上差不多,就是套做法是有点不一样
压缩文件里面有介绍,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就是中南大学这个专业的,我们班男女比例2比1,女生还是比较多的,中南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最早开设的,应该是最好的。考研可以考土木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瑞士洛桑,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国际组织,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是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该协会的主要活动:会员国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并同时举行学术讨论会。协会设立执委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执委共11人组成。执委任期3年,连选可连任。协会下设若干个专业工作组,每组设有正副组长和导师。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近期宣布,从2015年起开始设立隧道工程奖,以表彰在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领域发展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进一步提升隧道及地下工程界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美誉度。参选奖项分为以下9个类别:
通过总结目前中国隧道的修建概况,说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从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时速200~250 km既有线提速、高原冻土铁路、铁路重载运输4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和4个技术平台的搭建阐述铁路快速、高效发展的现实;介绍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际铁路通道提议及将要实施的重大工程;扼要总结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主要技术:1)江、河、海底隧道修建技术;2)钻爆法施工技术;3)浅埋、超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4)开敞式TBM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技术;5)盾构法施工技术;6)沉管法施工技术;7)辅助工法;8)明挖法地下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9)地铁车站施工技术;10)环境保护施工技术;11)高新技术改造、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技术。
鼓励地下空间利用,促进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集中各国经验,研究隧道和地下工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定期召开科学报告讨论会;组织情报交流;出版文献、报告、学报和《隧道与隧道施工》期刊。
国际隧道协会第16届年会,在1990年6月3日-7日在中国成都市召开,由ITA及中国土木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和国际隧道协会年会同时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共分五个专题,内容如下:
1. 铁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2. 城市隧道及地下铁道的设计与施工
3. 水工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4. 岩洞的设计与施工
5. 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与理论分析
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有三篇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
会议将出版英文版的会议文集。2100433B
国际隧协下设:标准、合同保险金的分担、地下空间规划、工程目录、地下工作安全、地下结构的维修及养护、结构设计模型、地震力对地下结构的影响以及城市地下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 9个工作组。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代表中国的有关学术团体和组织,于1979年正式加入该协会作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