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钢筋机械连接 | 外文名 | Mechanical connection of reinforcement |
---|---|---|---|
别 名 | 第三代钢筋接 | 类 别 | 连接工艺 |
适用领域 | 建筑学 | 工 艺 |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
钢筋机械连接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接头的变形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接头的变形性能
检验项目 |
性能要求 |
|
单向拉伸 |
残余变形(mm) |
u0≤0.14 (d≤32) u0≤0.16 (d>32) |
最大力总伸长率(%) |
Asgt≥6.0 |
|
高应力反复拉压 |
残余变形(mm) |
u20≤0.3 |
大变形反复拉压 |
残余变形(mm) |
u4≤0.3且ug≤0.6 |
u0一接头试件加载至0.6 fyk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变形;
u20一接头经高应力反复拉压20次后的残余变形;
u4一接头经大变形反复拉压4次后的残余变形;
ug一接头经大变形反复拉压8次后的残余变形;
Asgt—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
d一钢筋公称直径。
钢筋机械连接种类
市场上常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类型如下:
一、 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而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都是径向挤压连接。由于其优良的质量,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 锥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形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锥螺纹连接技术的诞生克服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存在的不足。锥螺纹丝头完全是提前预制,现场连接占用工期短,现场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动设备和拉扯电线,深受各施工单位的好评。但是锥螺纹连接接头质量不够稳定。由于加工螺纹的小径削弱了母材的横截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强度,一般只能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85~95%。我国的锥螺纹连接技术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螺距单一,从直径16~40mm钢筋采用螺距都为2.5mm,而2.5mm螺距最适合于直径22mm钢筋的连接,太粗或太细钢筋连接的强度都不理想,尤其是直径为36mm,40mm钢筋的锥螺纹连接,很难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0.9倍。许多生产单位自称达到钢筋母材标准强度,是利用了钢筋母材超强的性能,即钢筋实际抗拉强度大于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由于锥螺纹连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接头成本低的特点,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推广以来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由于存在的缺陷较大,逐渐被直螺纹连接接头所代替。
三、 直螺纹连接接头: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接头是二十世纪90年代钢筋连接的国际最新潮流,接头质量稳定可靠,连接强度高,可与套筒挤压连接接头相媲美,而且又具有锥螺纹接头施工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出现给钢筋连接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我国直螺纹连接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多种直螺纹连接形式。直螺纹连接接头主要有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和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这两种工艺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增强钢筋端头螺纹的承载能力,达到接头与钢筋母材等强的目的。
1. 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镦粗后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其工艺是:
先将钢筋端头通过镦粗设备镦粗,再加工出螺纹,其螺纹小径不小于钢筋母材直径,使接头与母材达到等强。国外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有热镦粗又有冷镦粗。热镦粗主要是消除镦粗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但加热设备投入费用高。我国的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主要是冷镦粗,对钢筋的延性要求高,对延性较低的钢筋,镦粗质量较难控制,易产生脆断现象。
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优点是强度高,现场施工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低,钢筋直螺纹丝头全部提前预制,现场连接为装配作业。其不足之处在于镦粗过程中易出现镦偏现象,一旦镦偏必须切掉重镦;镦粗过程中产生内应力,钢筋镦粗部分延性降低,易产生脆断现象,螺纹加工需要两道工序两套设备完成。
2. 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压或挤(碾)压肋滚压或剥肋后滚压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后冷作硬化增强金属材料强度的特性,而仅在金属表层发生塑变、冷作硬化,金属内部仍保持原金属的性能,因而使钢筋接头与母材达到等强。
国内常见的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有三种类型:直接滚压螺纹、挤(碾)压肋滚压螺纹、剥肋滚压螺纹。这三种形式连接接头获得的螺纹精度及尺寸不同,接头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1) 直接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其优点是:螺纹加工简单,设备投入少,不足之处在于螺纹精度差,存在虚假螺纹现象。由于钢筋粗细不均,公差大,加工的螺纹直径大小不一致,给现场施工造成困难,使套筒与丝头配合松紧不一致,有个别接头出现拉脱现象。由于钢筋直径变化及横纵肋的影响,使滚丝轮寿命降低,增加接头的附加成本,现场施工易损件更换频繁。
(2) 挤(碾)压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这种连接接头是用专用挤压设备先将钢筋的横肋和纵肋进行预压平处理,然后再滚压螺纹,目的是减轻钢筋肋对成型螺纹精度的影响。
其特点是:成型螺纹精度相对直接滚压有一定提高,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钢筋直径大小不一致对成型螺纹精度的影响,而且螺纹加工需要两道工序,两套设备完成。
(3)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其工艺是先将钢筋端部的横肋和纵肋进行剥切处理后,使钢筋滚丝前的柱体直径达到同一尺寸,然后再进行螺纹滚压成型。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研制开发的钢筋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接头的一种新型式,为国内外首创。通过对现有HRB335、HRB400钢筋进行的型式试验、疲劳试验、耐低温试验以及大量的工程应用,证明接头性能不仅达到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Ⅰ级接头性能要求,实现了等强度连接,而且接头还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和抗低温性能。接头通过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接头处无破坏,在-40ºC低温下试验,接头仍能达到与母材等强连接。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不仅适用于直径为16~40mm(近期又扩展到直径12~50mm)HRB335、HRB400级钢筋在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连接,而且还可应用于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对接头延性要求高的混凝土结构以及对疲劳性能要求高的混凝土结构中,如机场、桥梁、隧道、电视塔、核电站、水电站等。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与其它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螺纹牙型好,精度高,牙齿表面光滑;
②螺纹直径大小一致性好,容易装配,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③滚丝轮寿命长,接头附加成本低。滚丝轮可加工5000~8000个丝头,比直接滚压
寿命提高了3~5倍;
④接头通过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接头处无破坏;
⑤在-40ºC低温下试验,其接头仍能达到与母材等强,抗低温性能好。
钢筋计价2009中,钢筋街头汇总表中,我套机械连接(至螺纹)。电渣压力焊、直螺纹连接、套管挤压是都包括在内的。
就是工程中墙、柱、梁大于16的都用直螺纹连接,我在软件中怎么设置呢? 计算设置-搭接设置-连接形式 下图上墙柱垂直筋定尺要调成层高吗,要是层高不同怎么弄呢? 还是怎么设置? 定尺长度,...
钢筋算量软件中的搭接是按相应纵筋的级别的计算的!请及时采纳!
建筑施工之钢筋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是指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 将一 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这类连接方法是我国近 10年来陆 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优点:接头质量稳定可靠, 不受钢筋化学成分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小;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无污染、 无火灾隐患,施工安全等。 在粗直径钢筋连接中,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9-6-1 一般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 9-56。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 应用与验收应符合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和各种 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表 9-56 机械连接方法 适用范围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mm)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HRB335、HRB400 RRB400 16~40 16~
1 钢筋机械连接的问题 钢筋机械连接 (主要是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有很多优点: 强度高; 速度快;无污染;适用于各个方位(垂直、水平、斜向)及同、异径 钢筋的连接;不受气候、电力、钢材化学成分的影响。对抗震结构, 接头还可进入加密区。是一种目前应用很广泛的钢筋连接方式。 但实际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 试件取样没有代表性。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下面简称规程 )7.07 条规定: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 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个接头试件作 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规程 7.0.9 条规定: “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可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 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及机械连接方法补接。 ” 我所见到的实际施工的试件都是模拟试件。 都是截取短钢筋后用 套筒连接的,不是在工程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03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7.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2月10日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2月22日以第1049号公告,批准发布,2016年8月1日正式实施,原JGJ107-2010同时废止。
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如下:
1、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补充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不锈钢钢筋YB/T4362
2、调整了Ⅰ级接头强度判定条件,由“断于钢筋”和“断于接头”分别调整为“钢筋拉断”和“连接件破坏”,增加了判断条件的说明,破坏形态也随之调整
3、明确了验收批中仅有1个试件极限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复检,出现2个及以上极限抗拉强度不合格试件时,应直接判定该批不合格,不再允许复检
4、增加了接头验收批数量小于200个时的抽样验收规则,随机抽取2个试件做极限抗拉强度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134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2003,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6.0.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3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03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7.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