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 隶 属 | 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 |
---|---|---|---|
宗 旨 | 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 任 务 | 解决环境保护重大和关键性难题 |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批准时间 |
---|---|---|---|
1 |
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2002年9月12日 |
2 |
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2002年9月12日 |
3 |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2002年9月12日 |
4 |
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03年9月19日 |
5 |
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2004年12月31日 |
6 |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
东北师范大学 |
2006年10月26日 |
7 |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
南开大学 |
2007年4月23日 |
8 |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2007年12月20日 |
9 |
国家环境保护二恶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2008年2月13日 |
10 |
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08年9月27日 |
11 |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
东北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
2010年11月23日 |
12 |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2011年9月20日 |
13 |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11年10月28日 |
14 |
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华东理工大学 |
2012年3月29日 |
15 |
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2年3月29日 |
16 |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2年04月28日 |
17 |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 |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2008年7月11日 |
18 |
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2008年7月11日 |
19 |
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2008年7月11日 |
资料来源: 备注:数据截至2014年3月 |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批准时间 |
---|---|---|---|
1 |
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清华大学 |
2011年3月9日 |
2 |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1年4月12日 |
3 |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1年4月12日 |
4 |
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山西大学 |
2011年10月28日 |
5 |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2012年3月28日 |
6 |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
2012年5月29日 |
7 |
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2012年9月12日 |
8 |
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
2012年10月15日 |
9 |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2012年12月7日 |
10 |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2013年1月10日 |
11 |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清华大学 |
2013年2月16日 |
12 |
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3年12月6日 |
13 |
国家环境保护污染物计量和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2014年3月14日 |
资料来源: 备注:数据截至2016年1月 |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解决环境保护重大和关键性难题。 建设与发展环境科学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学术带头人,培训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学术研讨和专题交流,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向环保总局提供相关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国家环境规划、法规、政策、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受环保总局委托,为国家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和服务。
国家环境保护点实验室是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是: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展创新性研究,解决环境保护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环保总局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环境科技中长期规划,编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通过组织申报或者招投标等形式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凡从事环境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在某一环境科研领域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单位法人可申请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申请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中、远期科研目标,学科方向属于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或优先发展领域,符合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有坚实的学科基础,有原始创新能力,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和业绩。
2.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比较合理的科学研究队伍,具有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并建立了相关制度,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包括必要的实验设施、仪器装备和技术支撑条件。
4.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良好,具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5.有建设重点实验室的积极性,能够保障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2100433B
9月6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专家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验收汇报会。与会专家考察了实验室,审阅了验收材料,听取了建设单位的汇报。经讨论评议后,专家小组一致同意通过对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验收。福建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宁参加了验收汇报会。
9月6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专家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验收汇报会。与会专家考察了实验室,审阅了验收材料,听取了建设单位的汇报。经讨论评议后,专家小组一致同意通过对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验收。福建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宁参加了验收汇报会。
为促进重点实验室更好地建设和发展,验收委员会专家组建议,在现有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申请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433B
关于同意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的函
环科财函〔2021〕42号
北京大学: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以下简称《建设申请书》)收悉。经研究,同意以你校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任务是面向我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以大气氧化性调控为重点,以臭氧污染控制为核心,开展大气氧化性闭合检测与模拟技术、臭氧与大气氧化性来源成因与调控、大气复合污染健康影响与环境效应、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战略、区域臭氧与细颗粒物协同控制实践等研究,为我国大气臭氧污染的科学与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以重点实验室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培养创新型骨干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构建我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两年。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环办科财〔2020〕24号)的有关规定,请依托单位围绕《建设申请书》中提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模式,落实资金投入,按期完成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建设任务。在建设期间,若遇重大事项,请及时向我部报告。
生态环境部
2021年4月21日
(此件社会公开)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于2015年获批,属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电网电磁环境特性及影响、噪声特性及控制、电磁干扰特性及防护、新型环保输电技术与设备等技术攻关。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深入研究电网环境影响特性和机理,提出电网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解决电网环保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发展前景的新型环保输电技术与设备,主导电网环保的标准化,推动我国电网环保技术领域研究整体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