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依托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主编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参编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评价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场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等标准,为国家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环保技术水平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心依托单位还是“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活垃圾焚烧炉工作组”的(SAC/TC275/WG5)秘书处承担单位,代表国家对生活垃圾焚烧炉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进行管理,负责对生活垃圾焚烧炉以及液压系统和燃烧器技术要求、制造要求、验收要求和调试要求等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中心”将紧紧围绕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及市场需要,不断开发具有市场价值的垃圾焚烧炉核心设备机械式炉排焚烧炉、烟气处理核心设备雾化器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目前依托单位已拥有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及其应用技术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垃圾焚烧发电厂液压及控制系统技术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垃圾焚烧处理领域各类技术研发项目,其技术路线创新性和先进性已获得国内有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二次污染控制集成与关键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立项。“INC750垃圾焚烧炉成套设备”项目,被列为重庆市100项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实施项目和重庆市技术创新项目指导性计划(第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被列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5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之一。“大型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成套设备”获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立项。“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垃圾渗滤液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重庆市科委立为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INC350型垃圾焚烧炉成套设备项目”,被重庆市大渡口区科委立为科技计划项目。
“中心”将拥有焚烧炉组装调试平台、液压系统、350t/d焚烧炉冷态试验装置等先进和完备的研究开发、组装调试基地,总价值约5000余万元。同时,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与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拥有2000m2的研究和实验基地,2500m2的研究院中试车间、现代设计制造工程中心及多功能材料研究室、化工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VMC4525法道加工中心等,有各种设计分析软件及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具备研发及技术推广与服务的有利条件,完全满足研发实验需求。
垃圾焚烧厂的吨投资成本在50万~70万不等,吨投资成本意思是,如果日处理1000吨,投资规模5~7亿元。
填埋和焚烧两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效益对比分析 根据近三十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经验,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和生化处理等处理方式的反复论证和比对,基本确定了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主要处理方式,它们...
固体废物资源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经济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与能源的耗费,使资源与能源获得充分的、有效的合理利用,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固体废物的产能,使固体废物中有效资源获得最大限度...
目前拥有十余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在垃圾焚烧核心技术、机械炉排式焚烧炉关键装备等方面获得国家专利三十余项,可通过工程项目实施、产品供货、环境设施运营、技术咨询服务累计创造产值上亿元。2100433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xxxx—2006 条 文 说 明 ` 2 前 言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2007,经建设部 年 月 日以建标 [ ] 号文批准,业已发布。 本规范第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医药 工业设计院、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环卫综合处理厂、宏发垃圾处理工程 技术开发中心、江苏省溧阳市建委。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 行条文规定,《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 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城市建设 研究院。 ` 3 目 次 1 总 则 ................................
现批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90--2009,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4.2.1、5.2.6、5.3.2、5.3.4、6.2.2、6.2.5、6.5.2、7.3.2、7.6.6、10.2.5、10.3.4、10.4.5、10.5.1、12.3.9、16.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历程
工程中心名称: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于2011年2月16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函[2011]27号通知)批准组建,建设期为2年,依托单位: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序号 |
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中南大学、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2 |
国家环境保护膜工程技术中心 |
中蓝膜技术有限公司 |
3 |
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
4 |
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浙江)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5 |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公司 |
6 |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
7 |
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
8 |
国家环境保护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
9 |
国家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10 |
国家环境保护电子电镀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 |
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11 |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环境院、华北制药 |
12 |
国家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
13 |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14 |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北京)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15 |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