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发展
钢结构建筑相比于砖混结构建筑在环保、节能、高效、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圳高 325米的地王大厦、上海浦东高421米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京广中心、鸟巢、央视新大楼、水立方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内蒙等省市已开始进行钢结构住宅试点,其中,北京金宸公寓已被列为建设部住宅钢结构体系示范工程。高层钢结构建筑屡见不鲜人们预料21世纪是金属结构的世纪,钢结构将成为新建筑时代的脊梁。人类自 17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钢结构发展的历史要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历史悠久,它的生命力也是越来越强。在美国,低层建筑如两层楼以下的非居住型建筑市场已有70%以上是建筑金属制品。全世界已完成的101幢超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16幢,纯钢结构 59幢,不同形式的钢砼混合结构27幢;可以看出钢结构的发展必将促使建筑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农业、石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
亚洲最大钢结构植物馆——2013年1月23日,中国青岛世园会植物馆主体封顶,外形规划设计为树叶形状。植物馆工程位于天水路以北,百果山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2.44公顷,总建筑面积2274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52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22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钢结构植物馆之一,工程总造价为2.93亿元 。
因其外形为树叶形状,共所需钢结构约3000吨,拼装杆件14000多根,焊缝总长17000多米,特制玻璃15000多块,因此施工难度大,工序极其严格。结构现场拼接及焊接任务特别重,吊装难度特别大,仅现场拼接的钢结构焊缝总长度就有17000多米,相当于1万吨常规钢结构工程的焊接量。
钢材的“容重与强度比”一般小于木材、混凝土和砖石,因此钢结构比较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要轻 30%-50%;另外钢结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积8%左右。我国二十世纪初建造的松花江钢桁桥、黄河大桥、上海国际饭店等就采用了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用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国十几幢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北京就占了六幢:京广中心(208米高)、京城大厦 (182米高)、国贸大厦(155.2米高)、长富宫饭店(90.9米高)、香格里拉饭店(82.7米高)、中国工商银行总行(48.3米高),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工程。全国上百个大小机场都将设计采用钢结构,以加快建设速度和增大空间。由此可见,高速度发展的经济需要钢结构。
政策、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年初,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联合组织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制定《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阐述: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地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此外,钢结构建筑还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可设计成大量开放型办公室围绕着空中花园、中央天井加上合理的电梯设计可达到最低的能源消耗。因此钢结构又是环保型和节能型建筑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是环保型和可再次利用的、易于产业化的结构,发达国家在房屋建筑中广泛采用钢结构。金融街是北京最具现代化气息的街区,鉴于钢结构住宅有上述诸多优势,作为金融街上唯一的高档公寓,为了创造更舒适的空间感和更加节约能源,金宸公寓设计成了钢结构高品位住宅,并被评为纲要公布后北京首家建设部住宅钢结构体系示范工程,也是北京唯一的小高层钢结构住宅项目。
钢产品和建筑钢材品种的增加为钢结构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从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已成为世界的钢铁大国,随着国家二十一世纪狠抓冶金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装配水平,到2020年前后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的钢铁强国。过去长期不能生产的H型钢,已可以在“马钢”、“莱钢”和鞍山第一轧钢厂生产了。 H型钢的最大截面已达700mm,年产能力可达140万吨,轻钢结构用的彩色钢板年生产能力已达70—90万吨,冷弯型钢年生产能力约120万吨。这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五”期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达到每年建筑钢结构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2015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每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量的6%。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将上一个新台阶。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如各种反面衬垫方法的双面成型单丝和多丝埋弧焊、龙门架工字梁双侧双丝快速焊接生产线、各种数控火焰机和激光切割机,为钢结构高效制作和生产高质量产品创造了良好条件。高效焊接材料的使用,如气体保护焊和自保焊药芯焊丝以及各种高效焊条,到 2005年要占焊接材料总产量的40%左右;摩擦型强力螺栓和采用扭力自动控制方法以及防腐、防火等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等都为深入发展钢结构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节能、高效、环保与产业化。20世纪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4.4亿平方米,总产值 6000亿元(约占GDP9%)的建设迅猛发展,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世纪的新的增长点。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解决住宅建设中存在工业化水平低,部品化率低以及住宅用材档次低,寿命低,实心黏土砖能耗高,不利于环保等问题,已被列入新世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要求全行业研究钢结构在各类建筑中应用的新体系,扩大其应用范围,发展多层钢结构建筑。国际上,美国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金属结构及其耐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欧洲专家们提出,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即为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他们认为金属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空间感,能够实现创新的规划和空间设计,建筑,不光是居住、使用,更应考虑为人创造更舒适的空间,节约能源的空间。日本1998年钢产量5900万吨,建筑结构用钢量占13%,而钢结构住宅在建筑结构用钢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香港更是高楼大厦到处林立。台湾地震,明显看出钢结构建筑优于钢筋混凝土建筑;从地震破坏情况看,一般的多层住宅基本全部塌为平地,而钢结构建造的住宅没有倒塌的,因此台湾当局要求多层房屋建筑一律要用钢结构。我国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采用钢结构的试点,从天津开始。天津市采用三种不同结构,不同墙体材料,不同施工方法的方案。启动20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试点工程。其一是采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大开间结构形式;其二采用钢骨桁架结构形式;其三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三种结构的平方米用钢量都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用钢量。在青岛、上海及新疆都列出一定面积的房屋住宅工程进行试点。由于我国 “钢住宅”刚刚起步,很多结构都无法批量生产,因此,钢结构会要比混凝土结构贵一些。北京金宸公寓的建设单位经过计算认为,尽管总体上钢结构的价格还比较高,但由于工期短、能耗少、使用率高、品质档次提高,因此综合造价并不高,同时,由于这是北京首座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因此,供应商都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钢结构部品,总造价与混凝土结构差不多。
钢结构建筑是以建筑钢材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通常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梁、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其与屋面、楼面和墙面等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整植的建筑物。
建筑型钢通常指热轧成型的角钢、槽钢、工字钢、H型钢和钢管等。由其构件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称型钢结构建筑。另外由薄钢板冷轧成型的、卷边或不卷边的L形、U形、Z形和管形等薄壁型钢,以及其与小型钢材如角钢、钢筋等制成的构件所形成的承重结构建筑,一般称轻型钢结构建筑。还有采用钢索的悬索结构建筑等,也属钢结构建筑。
钢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材质均匀,制成的钢结构塑性和韧性好、精确度高、安装方便、工业化程度高、施工较快,但耐锈蚀性和耐火性差,需要经常维护。
我国年钢产量超过亿吨后,钢材价格从1995年的价格上降下来了,如钢结构制作、安装费(包括材料、制作、运输、安装)从1995年的9000-10000元/吨到2000年末为5000-6000元/吨。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在未来几年将投入1800亿元来进行体育场馆改造、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和新建一批高品位住宅和高级宾馆,同时北京又属于地震断裂带中为8度地震设防区。因此,钢结构的建筑无疑将成为北京未来建筑的主流。 2100433B
1.大大节约施工时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
2.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
3.建筑材料可重复利用,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
4.抗震性能好,使用中易于改造、灵活方便,给人带来舒适感等等
5.强度高、自重轻,构件安全富裕度高,降低建筑物造价
6.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等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同时,我国的钢产量已达10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因此,钢厂和建材企业走在了钢结构住宅的前列。
1.耐热不耐火,需要表面涂装防火涂料
2.易受腐蚀,表面需涂装防腐涂料,减少或避免腐蚀,提高耐久年限
青岛国际建筑模板脚手架展览会: 作为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 钢结构 建筑理应为构建资 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钢结构 建筑所占的比率依 然很低,只有不到 9%,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 30%的水平。此外,全国有桥梁 70多万座,钢 桥只有不到 2%,而日本、 美国的比例是 40%.由此可见, 原材料并不是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的 根本原因。 鸟巢、水立方, 以及上海世博会等一大批 钢结构建筑 的出现, 也充分证明中国钢 结构制作、 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因此, 转变传统的建筑观念,进一步完善钢结构 建筑的人居功能,应该是促进钢结构发展的可行之路。 近些年,由于许多大型公共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 使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影响日益扩大。 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的钢结构标准、 设计规范的不健全, 钢结构住宅至今没有发展起来。此 外,我国建了一批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推广实施受阻 在我国钢结构建筑最早是 1997、1998年深圳帝王大厦应用起 来的,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仍在原地徘徊。 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 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 2011年 7月就成立。近日,“装配式钢结构 民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下称“联盟” )被列入国家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这是国内唯一专门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国家 级试点联盟。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各地试点已经有十多年,但成功案例很 少,最大问题在于围护结构的成本和因地制宜的技术困扰。目前钢 结构装配式建筑仍然在技术推广阶段,从结构到建筑远没实现。我 们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没有专业分工,低水平重复, 可不能使这个行业从短缺的局面马上又过剩了。 目前这一产业发展的 最大障碍在于成本,而这主要是税收政策所导致的。 一名建筑企业内部人士认为,除了行业本身的技术提升以 外,还需要其他相关行业的国产化。
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
优点
1.大大节约施工时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
2.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
3.建筑材料可重复利用,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
4.抗震性能好,使用中易于改造、灵活方便,给人带来舒适感等等。
缺点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同时,我国的钢产量已达1.7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因此,钢厂和建材企业走在了钢结构住宅的前列。
优势
钢材的“容重与强度比”一般小于木材、混凝土和砖石,因此钢结构比较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要轻30%-50%;另外钢结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积8%左右。我国二十世纪初建造的松花江钢桁桥、黄河大桥、上海国际饭店等就采用了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用高层建筑钢结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国十几幢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北京就占了六幢:京广中心(208米高)、京城大厦(182米高)、国贸中心(155.2米高)、长富宫饭店(90.9米高)、香格里拉饭店(82.7米高)、中国工商银行总行(48.3米高),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工程。全国上百个大小机场都将设计采用钢结构,以加快建设速度和增大空间。由此可见,高速度发展的经济需要钢结构。
前景
我国年钢产量超过亿吨后,钢材价格从1995年的价格上降下来了,如钢结构制作、安装费(包括材料、制作、运输、安装)从1995年的9000-10000元/吨到2000年末为5000-6000元/吨。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在未来几年将投入1800亿元来进行体育场馆改造、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和新建一批高品位住宅和高级宾馆,同时北京又属于地震断裂带中为8度地震设防区。因此,钢结构的建筑无疑将成为北京未来建筑的主流。
近日,河北省召开全省钢结构建筑观摩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姜德果出席会议并讲话。
姜德果指出,推广钢结构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有力抓手。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典型示范、试点先行”的思路,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
姜德果要求,要做好顶层设计,将推广钢结构建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年度计划、推进重点、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要研究制定实在管用的支持政策,在财政补贴、技改资金、税费减免、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培育龙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本土化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尽快形成钢结构建筑产业集群优势。要多措并举解决成本问题,扩大产业规模,统一标准,强化科技研发,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钢结构建设奠定基础。
《安徽省钢结构建筑适宜技术指南》为“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产业现代化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安徽省钢结构建筑适宜技术指南》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安徽省钢结构建筑的产业化政策、推进机制、适宜技术、工程案例等,图文并茂,阐明了每项技术措施的基础理论、适用范围和技术要点,对指导安徽省钢结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此外,《安徽省钢结构建筑适宜技术指南》还系统介绍了国家和安徽省钢结构建筑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安徽省钢结构建筑适宜技术指南》应用性强,适用面宽,可作为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人员的学习材料,也可供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科研、工程管理和监理人员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