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测量队就率先进入市场为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服务,在完成许多大型国家项目的同时,承接了大量的地方项目,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香港九龙半岛到青藏高原,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都有测绘工作者的足迹,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测绘成果,同时也给众多的地方政府部门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
高精度GPS测量、精密水准测量、航空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土地资源调查、地籍测绘、界线勘测、房产测绘、海洋测绘、全数字摄影测量、数字化测量、无人飞行器航摄、灾害应急测绘等。
测量队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享受政府津贴的测绘专家1人,省部级劳动模范5人、国家测绘局青年技术和学术带头人1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我队职工总数的79.6%,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测绘高级工程师22人、研究生12人、测绘工程师99人、经济师8人。测量队十分重视科技进步,与一些高等学府和软件研制机构在编制地籍测量软件、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软件有着直接的合作关系。
测量队技术装备精良,现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低空无人机、双频GPS接收机、高精度数字水准仪、全站仪、地下管线探测仪、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双频激光干涉仪、光学水准仪、经纬仪、流量流速测深仪、多种数字地图处理软件、绘图仪、卫星电话、多种汽车等达400多台(套)。
测量队基地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占地30余亩,办公用房建筑面积达4100平方米,建成楼房总建筑面积达24000平方米。
大队资源配置合理,管理严谨,2002年通过GB / T19001 -2000-ISO 9001:2000认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诚信至上,高效服务,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请问建设部的勘察甲级证书中的“工程测量”和国家测绘局的测绘甲级中的“工程测量”有何区别?
.一般业主在设计阶段会要求建设部的勘察证书中的“工程测量”;就必须要求建设部的证书。有时业主只是要求纯粹的测量工作(如水深、地形),一般就会要求 国家测绘局的测绘甲级。
#国家测绘局#线路工程测量与地下管线测量有区别吗?那区别是什么呢?
两者关键的区别就在“地下”两个字,一般情况下前者指的是地面上的线路测量(水利、电力、油气输送、铁路、公路、通讯等),而后者则专指城市或厂矿的地下管线测量(上水、下水、污水、雨水、电、暖、气、热、通讯等...
国家测绘局发的工程测量员与建设部发的测量放线工有什么区别?适用哪些范围?具体一点!
建议考高级测量技师,或者考注册测绘师,放线员没啥用,局限性大
在持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曾被中宣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联合表彰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是成都市“园林式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6至2011连续六年被成都市评为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100433B
-1- 附件 2: 电子地图数据提供规格要求 一、概述 电子地图数据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地 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要信息资源之一,主要用于在线显示、 浏览、专题标注底图等。 本要求规定了省级及市县级电子地图数据的提供规格要 求,包括数据的数学基础、内容、表达、组织以及提供方式等。 二、规格要求 电子地图数据规格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 指标 规格要求 1 数学基础 满足《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试行稿) 》的要求 2 比例尺 省级: 1:10000、1:5000 市县级: 1:500、1:1000、1:2000 3 存储格式 矢量数据格式:以 Shapefile 格式存储(一个 Shapefile 至少包括 *.dbf ,*.shp ,*.shx 与*.prj 四个文件) 影像数据格式: GeoTiff 配图文件格式: ArcGIS MXD 符号库: ArcGIS Style
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 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7930—1987 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 1∶500、 1∶1000、 1∶2 000 地形图的规格、精度 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2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 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7931—1987 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 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 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3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 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12340—1990 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的规格、精度 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4 1:25000 1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测绘局政务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国家测绘局政务信息,提高测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测绘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测绘局向社会实行政务公开的活动。
第三条 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测绘局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国家测绘局政务公开工作,研究决定国家测绘局政务公开工作重大事项,并对测绘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相关司(室)负责人担任。 国家测绘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牵头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局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局纪检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并会同局办公室指导局所属各单位的办事公开、信息公开工作。 局机关其他司(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政务公开的实施。
6月13日,石碌河第三大桥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多名工人在桥面上操作架桥机作业。 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杨耀科 摄
作为昌江黎族自治县“千亿项目大会战”中的项目之一,石碌河第三大桥项目自2016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各项施工工作顺利推进。记者今昨日从昌江交通运输部门获悉,该大桥预计于今年12月竣工,并实现功能性通车。
昨日上午,在石碌河第三大桥施工工地,只见桥墩等桥梁下部结构已全部完工。据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许平介绍,石碌河第三大桥起点位于石碌镇昌盛路,终点与建设西路相接,全长1.051公里,其中桥长356米,桥宽36.5米,为双幅桥,共有4个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每小时,并设置非机动车道。近两个月正逢雨季,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努力克服不利施工条件,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截至目前,施工方已完成主体工程总量的65%,预计今年12月竣工,并交付验收。
昌江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能为附近数家大型建筑原料企业提供运输干道支撑,还可极大地缓解县城区的交通压力,方便市民游客出行,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曾毓慧 特约记者林朱辉 通讯员杨耀科)
自1984年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成立以来,已为测绘行业制定或修订标准193项,其中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48项,国家测绘局内部标准或暂行规定65项,承担测绘科研以及“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项目及子专题项目91项(标准化和测绘科研项目荣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测绘局、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测绘局等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159人次)。
1、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基本完成传统测绘生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了一套从大地控制测量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直至地图印刷出版的完整测绘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使得模拟测绘生产全过程得到全面技术保障。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测绘局“七五”攻关专题及子专题项目有:1:50000地形图更新技术标准的研究;1:50000地形图更新原则的研究;1:50000国家基本图版模式;1:50000地形图缩编与修测技术研究等。其他主要科研成果有:航空摄影像片室内判读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等高线及等高距的研究;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研究和采用;重力基准和地球重力场测定等。
制定的标准主要有:各等级三角、导线、重力、水准、工程等测量规范;各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各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规范;各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规范;各种测量仪器标准等。
2、20世纪90年代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测绘技术体系已从模拟转向数字,从地面转向空间,从静态转向动态,并进一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技术进步,测绘标准化工作紧跟测绘生产的需求,从“八五”、“九五”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数字化测绘方面,立项对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标准展开研究。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参与的国家测绘局“八五”科技攻关专题及子专题项目有: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各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图式标准的研究;中国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和模式的研究;地籍测绘模式和标准化研究;GPS作业技术方案研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和地形改正计算的研究等。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参与的国家测绘局“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及子专题项目有: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术语;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空间数据质量度量指标与评价方法;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总体技术纲要等。
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暂行规定主要有:各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各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各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化规范;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数字测绘产品的产品模式及质量要求等。
3、标准研究项目
(1)《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五”计划》
根据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着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需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测绘事业的要求,制定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五”计划。
《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十五”期间测绘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以及工作项目和保障条件等。
(2)《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相关标准制、修订》中所参与制定的标准主要有:河流、湖泊与水库编码原则;铁路线路、铁路车站站名、公路线路名称代码等;数据库建库工程技术文件和文档的编写规定;数据库建库工程数据归档基本要求。
(3)“九五”攻关项目《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总体技术纲要》中的系列暂行规定,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参与制定的主要有:1:10000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地图(DRG)等数据产品的检测与评价;数据库数据字典等。
根据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五”计划》,标准化工作的范围由面向测绘系统转向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在工作对象上由主要关注数据生产转向更关注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在工作内容上由主要制定标准转向在关注标准制定的同时又关注标准的维护更新、推广应用和监督实施;在工作原则上由主要关注单个标准制、修订转向兼顾标准的前期、基础研究和构建系统完整的标准体系;在工作方式上由主要依靠标准专业队伍转向兼职队伍并重、充分发挥专家和生产技术骨干的作用。
1、标准研究项目
(1)《地形图测绘基本原则》修订的前期研究工作。《地形图测绘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规范、标准、细则的基本依据,为了使科技新成果、新方法转化成标准,应用到生产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标准的前期研究,解决标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及标准间的一致性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地形图测绘基本原则》的修订重点:解决数字化测绘的数据采集方法、表示内容、产品模式、产品精度指标、比例尺系列等关键问题。
(2)测绘技术标准的适用性评估。以完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和提高标准的实效性、适用性为目标,着眼于测绘科技进步,对测绘标准进行普查和清理,为废止无效过期标准、合并内容重复标准、制定新的急需标准作基础准备工作。
(3)关注国际测绘标准化发展及相关标准信息。“十五”期间加强对ISO/TC211及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化跟踪,对于成熟且符合中国情况的国际标准予以转化或直接采用为中国标准,以缩小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标准制定项目
“九五”测绘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有:
(1)空间数据质量度量指标和评价规范;
(2)GPS与GIS数据接口标准;
(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址编码原则;
(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等。
其他制修订标准有: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2)国家重力控制网测量规范;
(3)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