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拥有全国最高等级设计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及勘察综合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等资质,入选承担国家发改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任务的咨询机构名单;具备在核电常规岛、火电、电网和新能源四大板块,提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技术研发、EPC、运行技术支持七大领域服务的能力和优良业绩。
国核电力院专业配置齐全,人力资源充沛,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博士24人,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53%,本科人员占比44%;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3名、核工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名、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7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6名、高级工程师218名,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比70%以上;拥有一支全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资深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及中青年专家为核心的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
国核电力院工程业绩遍布全国。核电领域,是国内AP/CAP三代核电(CI BOP)研究、规划、设计的引领者,全面参与AP1000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完成山东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设计,国内第一家具备AP1000三代核电常规岛全过程设计能力,承担具有四代特征的荣成高温堆核电、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核电、徐大堡核电、白龙核电等工程常规岛设计,在山东、黑龙江、广西等十余个省份开展核电选址和前期工作。火电领域,是国内火电工程技术研究与设计的领先者,研究并掌握深度节水、大型机组空冷、褐煤干燥、二次再热、洁净煤燃烧、节能环保等技术,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设计了国内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超低煤耗百万机组——莱州电厂,获得电力行业“四优工程”一等奖第一名、全国优秀设计一等奖、全国优质工程金质奖;工程设计实现从低参数小容量到高参数大容量各类型火电机组工程全覆盖。电网领域,是国内电网工程技术研究、规划、设计的领先者,承担世界首条±1100kV准东—华东、国内第一条1000kV淮南-上海、±800kV锦屏-苏南示范工程、第一座±660kV青岛换流站等特高压、超高压工程,开展特高压工程十余项,是特高压工程设计最多的核心设计单位,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设计特高压交直流变电站A包的单位之一,是少数几家掌握特高压换流站分层接入设计技术的单位之一,累计完成220kV以上变电站200余座,线路里程2.5万余公里,具有从特高压、超高压、高压、低压配电、智能电网的完整设计能力,同时总包建设神华煤制烯烃总变电站。新能源领域,是国内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规划、设计的推进者,掌握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等各式新能源发电技术;总包建设完成国家生物质发电示范工程——国能单县1×25MW生物发电等工程,是国内设计生物质发电项目最多的单位;设计天津武清分布式能源、承德围场风电、枣庄热电垃圾电厂等多项新能源工程,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工程经验。
国核电力院积极“走出去”,业务遍及22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驻埃塞俄比亚、土耳其、菲律宾、印尼办事处,形成以土耳其为中心,辐射中东、东欧;以埃塞为中心,辐射东南非洲;以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为重点,辐射东南亚的区域布局,一大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先后承担了土耳其单机容量最大的超临界火电机组——ZETES 2×660 MW火电,马来西亚巴林基安2×300MW火电,亚洲最大的生物质发电——泰国NPS 1×135MW电站,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输变电,赞比亚330kV输变电,吉尔吉斯斯坦500kV变电、菲律宾500kV输变电等多项国际工程设计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经验。
国核电力院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先后与美国SHAW、法国EDF、澳大利亚WORLEY PARSONS、比利时HAMON、韩国KOPEC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了核电常规岛、百万级火电机组、特高压等技术交流。同时,与清华、北大、西交大、哈工大、中国水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拓宽了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促进了高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
多年来,国核电力院秉承“精心设计、优质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创建精品工程,现有40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各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和咨询成果奖。其中,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级勘察设计金奖10项、银奖12项、铜奖7项;国家总承包金钥匙奖2项、银钥匙奖5项、铜钥匙奖2项;国家级优秀工程咨询奖8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一流电力设计企业”、 “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工信部“信息化标杆企业”、“全国电力行业质量金奖”、“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各类荣誉数十项。
面向未来,国核电力院将以“引领核电发展,奉献绿色能源”为使命,以“两型两化、国际知名”为战略发展方向,坚持“科技立院、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走差异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四大业务板块,统筹七大业务领域,稳步推进投融资工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打造高端企业品牌,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工程咨询公司。
领导机构
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徐潜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翟慎会
副总经理 :陈矛、郝仲好、吴伟、高文永、申伟东、李军
总会计师 马天峰
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 段红卫
这方面比较大的城市一般都会有专业的物流咨询公司,比如:北京有中物联,上海有欧麟、斯顿,成都有亿博物流,福建有大福物流考虑到物流园区或是物流其他方面的设计与规划需要时间,且后期需要双方的密切沟通与交流,...
与政府部门挂钩的肯定没得说····这根本就不是公司一类的···
值得推荐。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长江设计院)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是从事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科研、咨询、建设监理及管理和总承包业务的科技型企业,综合实力一直位于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百强,具有...
2015年2月,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100433B
为庆祝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国核电力院)建院57周年,一场精彩的员工书画摄影展在院管理楼二层三和艺术中心绽放。该院员工纷纷拿起相机,提起画笔,书写心愿,绘制蓝图,用艺术的方式,共庆国核电力院57周年华诞。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12幅,摄影作品76幅。
为庆祝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国核电力院)建院57周年,一场精彩的员工书画摄影展在院管理楼二层三和艺术中心绽放。该院员工纷纷拿起相机,提起画笔,书写心愿,绘制蓝图,用艺术的方式,共庆国核电力院57周年华诞。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12幅,摄影作品76幅。经过全院员工投票,摄影类作品中,电源事业部侍建飞的《雪后初
1
法国核电
1970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紧张催生了法国1974 年能源政策——发展核电保证法国能源安全稳定。法国从一个需要从周边进口电力的国家发展到世界最大的电力出口国。目前,电力出口是法国的第四大出口商品。
目前运行的58 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63.2GWe,占全法总装机容量129GWe 的一半,为法国提供75% 的清洁电力,核电比例位居世界第一。低廉的发电成本为法国电力赢得巨大出口优势。2014 年上网电价42 欧每千度,使得其中型企业的用电价格是欧盟27 国平均电价的90%,中等家庭的用电价格更是低于欧盟27 国平均数的一半。
法国核电站分布
在过去十年间,EDF(法国电力集团)几乎每年向周边国家售电700 亿度,收入30 亿欧元。购电国家包括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法国的核燃料后处理技术世界第一,每年17% 的电力生产来自于再循环核燃料。
法国曾经运行9 个天然铀石墨慢化气冷堆(其中一个在西班牙),其技术与英国的MAGNOX 气冷堆极为相似。
法国也曾经运行过世界最大的快中子增殖堆。1974 年233MWe 凤凰堆启动,1998 年停运改造,2003 年重启后,在140MWe 功率运行了6 年。2009 年永久停运。另外一座1200MWe 功率的快中子反应堆--- 超凤凰快堆在1996 年启动,1998 年由于政治原因停运。目前,超凤凰在退役中。
法国快堆研究。2006 年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提出到2020 年建造投运三种四代堆:气冷快堆,钠冷快堆,超高温气冷堆。阿海珐公司参与钠冷快堆和超高温气冷堆两种四代堆的研究。原子能委员会对快堆青睐的主要理由是,快堆的燃料利用率高,废物少,同时法国国内22 万吨贫铀及后处理铀急需处理。
现在运行的58 台机组全部为压水堆,34 台三环路90万千瓦机组,20 台130 万千瓦四环路P4 机组,4 台四环路145 万千瓦N4 机组。法国共计15 个核电站,除开4 个沿海核电站外,其余11 个核电站全部是通过淡水冷却塔冷却的内陆核电站。
基于法国N4 机组和德国KONVOI 机组技术,法马通联合德国西门子开发出满足法国标准和美国标准的欧洲先进压水堆型EPR,并于2004 年获得设计批准。2007 年阿海珐拿到四台EPR 机组的订单,芬兰OLKILUOTO3, 法国FLAMANVILLE3,以及中国台山两台机组。
基于目前四台EPR 的建设经验,阿海珐与EDF 正合作开发EPR 新堆型EPR-NM,建造方法将极大简化,建造成本将极大降低。2020 年完成基础设计。计划从2020 年开始每年新建一台EPR-NM 取而代之退役机组,完成机组的更新。
2014 年通过绿色成长能源转变法案,到2025 年,核电发电量占比从当前的75% 将降到50%。目前63.2MWe 是最大允许核电装机容量。这意味着,法国本土EPR 项目Flamanville 3 要想投入商运,就必须关掉1650MWe 的运行核电机组。
法国在核电站延寿和性能升级管理中有成熟的经验。基本上现有运行机组都通过延寿审评。2003 年4 台N4 机组都升级到150 万千瓦,2008 年到2010 年5 台90 万机组提升功率3%。从2015 年开始20 台130 万千瓦机组功率提升7% 的升级工程。升级后的机组,每年可以多发150 亿度。
核电机组参与负荷跟踪。一般认为,核电机组投资大,运行成本低,从经济角度考虑,适合承担电网的基础负荷。再者,核电机组的负荷改变,从技术角度考虑,复杂性高于燃气和水电机组。另外,由于法国的电力便宜,工业和家居加热或制冷大都用电。所以,在法国,电力负荷变化对气温变化相当敏感,冬季气温变化一度,电网负荷变化大约240万千瓦。所以,法国的58 台核电机组都要求有负荷跟踪能力。法国有欧洲最大电网,44 条国际输电线,包括送往英国的直流线路。整个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调节有国家控制中心控制,潮流控制由各地区负责。压水堆的负荷调节能力随着燃料循环变化。寿期初,机组有最大的负荷调节能力,EDF的核电机组能够在30 分钟内从100% 降到30%。随着寿期增加,机组的负荷调节灵活性逐渐下降。国家控制中心实时监测全法电网运行图, 根据机组的运行寿期决定每台机组的负荷调节方式。一般采用三种调节方式: 一是汽机调节器直接响应电网频率,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 二是根据调度协议进行负荷调节;三是根据电网日负荷变化以及新能源发电变化进行调节。
2
前端燃料循环简介
法国每年用于发电所消耗的浓缩氧化铀12400 吨。其中4500 吨来自阿海珐的加拿大公司,3200 吨来自阿海珐的尼日尔公司,其余的浓缩氧化铀分别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以及俄罗斯进口。另外,阿海珐还有从乏燃料生产MOX燃料的生产能力,每年约17% 的电力生产来自MOX 燃料。
铀转化厂COMURHE MALVESI 和Pierrelatte 分别建于1959 和1961 年,每年能转化14000 吨六氟化铀。MALVESI 厂将浓缩氧化铀转化为四氟化铀,然后转送到pierrelatte 厂再转化成六氟化铀。2012 年,新的转化厂Comurhex II 厂建成投产,不仅扩大了六氟化铀的产能,还能转化乏燃料提取的铀燃料。这些转化厂还有将尾矿转化成稳定的八氧化三铀后进行长期储存的任务。
铀浓缩厂GEORGE BESSE I 厂于1978 年建成,由EUROdif 公司运营,使用效率较低的气体扩散法浓缩,其浓缩产能是1080 万SWU 单位每年,足够81GWe 核电厂的燃料用铀。这个浓缩厂也是全法最大的电力用户,每年消耗约150 亿度电。GEORGE BESSE I 厂2012 年关闭,取而代之的是GEORGE BESSE II 。GEORGE BESSE II 厂使用Urenco/ETC 的离心机技术。其南线2011 年投运,2015 年达到设计能力430 万SWU 单位每年。其北线2013 年投运,2016 年底达到设计能力320 万SWU 单位每年。新旧浓缩技术的能耗比,GB I 厂气体扩散法2600 度电/SWU,GB II 厂离心技术80 度电/SWU。阿海珐占有EUROdif 公司约60% 的股份。
法国目前尚不具备贫化铀尾矿的浓缩能力。每年约7300 吨的贫化铀尾矿,只有100 到150 吨用于生产MOX 燃料,绝大部分只能储存期望用于四代技术的快堆。不过,法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尾矿浓缩合同,到2010 年底,法国共计发往俄罗斯33000 吨尾矿进行浓缩。
3
尾端燃料循环简介
法国从一开始就主张燃料封闭循环。乏燃料再处理不仅提取利用钚-239 和剩余铀-235,还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放产物的废物处理。乏燃料再处理可以提高天然铀的利用率30%,目前再处理费用与获得的燃料价值基本相当。到2011 年底,11% 的乏燃料进行了再处理,19% 的乏燃料进行干式储存,70% 储存在La Hague 乏池中。目前,共计储存约14200 吨乏燃料。
La Hague 再处理厂位于诺曼底地区,拥有UP2,UP3 两条处理线,年处理1700 吨乏燃料,到2012 年底累计处理28600 吨。EDF58 台机组每年卸出燃耗深度45GWd/t 的乏燃料约1200 吨,每年送往La Hague 再处理厂1050 吨经过现场冷却储存的乏燃料。再处理厂每年从这些乏燃料中提取10.5 吨钚和1000 吨铀。这10.5 吨钚再送往melox 厂生产MOX 燃料,供给EDF 旗下24 台900MWe 机组装料。到2012年底,Melox 厂累计生产2000 吨MOX 燃料。
4
新建机组FLAMANVILLE-3简介
2004 年EDF 决定在诺曼底海岸厂址投资33 亿欧元建设EPR 示范堆FLAMANVILLE-3 号机组。预计上网电价4.6欧分每度,与燃气电厂售电价格相当。2005 到2007 年,意大利电力公司与EDF 几经磋商,在2007 年11 月终于签订投资FLAMANVILLE-3 号机组12.5% 股份的协议,参与该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营。
2007 年12 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预计工期54 个月,计划2012 年5 月商运。可是工程进展并不如想象的美好,2012 年12 月,意大利对该工程失去了信心决定撤资。EDF 同意偿还意大利已经投入的6 亿多欧元。2013 年阿海珐造的压力容器运抵现场,2014 年1 月完成安装。2015 年,核安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压力容器碳含量超标,韧性指数低于设计值1/3。由于台山项目的蒸汽发生器也是该厂生产,在2015-2017 两年中,中国核安全局也参与碳含量超标对设备可靠性影响的评估。
2017 年6 月,核安全局的审查结论:压力容可以安全运行,但有两个条件,一是2024 年必须更换大盖,二是在这之前增加下封头的金属检查频度。由于该项目的一再延期,其基础投资(隔夜建成成本)也一路攀升。 2017 年7 月预计机组可以在2019 年5月并网发电,届时其基础投资将从最初的33 亿欧元飙升到110 亿欧元,甚至更多。
5
法国核工业集团
2001 年,法马通(1958 年由法国施耐德电气及美国西屋组建,主营反应堆及关联业务),德国西门子的核电厂业务,法国核燃料总公司高杰马以及航海航空动力堆研究院几家合并,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环节的公司--阿海珐,法国政府拥有90% 股权。
2011 年,阿海珐迎来了其全盛时期,当年营业额达89亿欧元,年底订单达到456 亿欧元,员工四万八千人。随后,由于Olkiluoto 3 和 Flamanville 3 两个EPR 项目的拖延, 阿海珐的资产逐渐缩水。2015 年由于芬兰项目和其自身的重组等原因,阿海珐损失近20 亿欧元。2016 年阿海珐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两部分,Areva NP 和NewCo, 各有自己的执行委员会。前者主营反应堆设计制造,后者主营燃料循环。
2017 年EDF 购买了阿海珐的反应堆设计制造部分业务。其实,早在2009 年阿联酋项目失败后,法国核能政策顾问委员会就开始协调阿海珐与EDF 之间的竞争关系,责令两者进行战略整合,利用阿海珐的EPR 反应堆技术瓜分更多的世界市场。
EDF 是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法国政府拥有85% 股权。主要业务包括发电配电,电厂的设计建造,能源交易和运输。EDF 的发电技术包括核电、水电、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化石燃料电厂。法国的58 台机组全部由EDF 运营。
作者简介
王廷奎
WANO香港办公室高级顾问
先后任技术项目经理,新机组启动评估员,CPO队长
参加过40多次WANO评估活动,参与过国内外近30台新机组的启动前评估
以WANO队员的身份参加过国内所有在建及运行的核电厂评估及技术支持
参加过俄罗斯、白俄罗斯、斯洛伐克、伊朗、巴基斯坦、韩国等机组的评估及技术支持等活
文:王廷奎
编辑:宣传文化中心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16日,我国已投运核电机组37座,运行装机容量为3474万千瓦,其中压水堆34座,重水堆2座,快中子反应堆1座,压水堆数量占比高达91.89%;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0座,其中压水堆19座,高温气冷堆1座,压水堆数量占比达95%。
根据中国工程院在2011年的研究预测,我国在2020年发电装机将达到171420万千瓦,2030年达到234916万千瓦。
根据对我国中长期发电装机总量和除核电外各类电源装机情况的预测,可推算出核电的装机容量,即核电在2020年、2030年的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8 030万千瓦和16 055万千瓦,分别占当年装机总量的4.7%和6.8%。
相应地,中国工程院又对我国各类电源中长期发电量情况进行了预测。我国在2020年、2030年的总发电量将分别达到70 660亿千瓦时、104 520亿千瓦时,核电在2020年、2030年的发电量将分别达到6 000亿千瓦时、12 000亿千瓦时,分别占当年总发电量的8.5%、11.5%。
我国核电发展已从起步阶段进入安全高效发展阶段,从建设第二代核电厂发展到建设第三代核电厂,从建设沿海核电厂发展到考虑建设内陆核电厂。
我国目前采用的核电技术路线都是第二代改进技术和第三代技术。第二代核电的设计没有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必须要求有的措施,世界上核电厂运行50多年以来发生的三次严重事故表明:第二代核电的设计低估了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因此,第三代核电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上必须要满足的要求。这是第三代与第二代在安全要求上的根本差别。
中国现在主要有3套第三代核电设计方案,分别是华龙一号、AP1000/CAP1400、EPR
华龙一号: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联合研发,该技术实现了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主要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满足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竞标条件。华龙一号已在福建福清核电厂开始建设。
AP1000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传统反应堆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堆型。其设计理念是:在传统成熟的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系统非能动化理念。采用非能动的简化型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在大量减少设备数量(特别是能动设备)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缩短建造周期,从而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性。2007年,AP1000技术进入中国,确定AP1000依托项目,西屋电气公司向中国有关单位转让AP1000相关技术。(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我国引进的第三代先进核电AP1000非能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我国所建的示范电站位于山东威海市荣成石岛湾厂址,拟建设2台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60年,单机容量140万千瓦。)
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是法国法玛通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法国N4和德国的Konvoi反应堆的基础上联合改进开发的反应堆。EPR吸取了法德核电厂运行三十多年的经验,保持了技术的连续性,没有技术断代的问题。EPR采取了“增加专设安全系统”的思路,即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再增加和强化专设安全系统。重要的专设安全系统都由二系列增加为四系列,同时增设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设备。这样,提高了安全性,相应核电厂系统比第二代更复杂。同时通过提高机组容量,与二代堆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和技术性能。广东台山核电一期工程建设两台EPR 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
6月16日,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开工一个月零十天,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中核集团面向全球召开技术推介会,向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等200多位代表推介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技术,并向全球提供核电一体化方案。
此前一天,中国核电的“超级代言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赴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信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你们为我撑腰,我去国际舞台为你们扬名。”李克强对中核员工表示,要用最高标准、最优质量、最好性价比,提升中国核电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非常安全。
肩负走出国门重任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早已是总理推销单上的主打产品之一。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还是到各国访问,中国核电俨然成了中国的外交名片。
据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中国几十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俗话说“好货不愁卖”,但在讲究抢占国际标准市场的今天,“好货”也要合标才能好卖。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考察期间,尤其关心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堆芯是否使用同一标准。
据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的安全指标和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国际上对于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核电不光要在国内发展,还要‘走出去’,要形成统一标准,‘五个指头要攥成拳’,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李克强说。
王长信介绍,我国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AP1400技术非常安全,而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安装运行阶段,这给核电出海打下了基础。
今年2月,中国和阿根廷签订了《关于合作在阿根廷建设重水堆核电站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这也是第一台“走出去”的中国重水堆。
据了解,中核已经与包括英国、巴西在内的多国达成合作共识,并于今年5月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巴西核电公司签订全面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
世界核电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160台核电机组,由此带来的新增投资将达到1600亿美元,这无疑给中国核电“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未来15年投1.2万亿
“你们自主研发制造质量优、有竞争力的核电机组,是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李克强在与6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视频连线时如是说。
王长信介绍,核电运营成本较低,在新能源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稳定、价低、发电能力强等优势,“投资核电很划算。”
然而,2011年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以德国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放弃了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核电建设也一度陷入低潮。
国务院此前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把“安全第一”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
在中核考察期间,李克强再次强调:“发展核电的头等大事是安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设计、验证、建设、运营,确保质量一流,绝对安全。”
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中国核电也会面临各界对安全问题的质疑。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会像珍惜中国人民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核电‘走出去’这些国家的核电安全问题。”
据中电联测算,我国在2015~2030年核电总投资额将达到1.2万亿元,其中每年设备投资额将达到3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亟待释放。